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语文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困境
(一)课程定位不准确
长期以来,人们基本上是以工具论为中心来定位高职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高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首先体现在把高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母语教育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同等看待,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即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技能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素养。其次还体现在把高职语文作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工具,为他们专业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工具论的定位,使得语文这门学科在高职教育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既失去了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统一,也割裂了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联系。
(二)课程地位弱化
在高职院校,文化课的地位如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为职业技能到企业几个月就能学会,而文化课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如果缺失,就会影响到人的一生。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只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轻视甚至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把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观念,导致了对课程设置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如在安排教学计划时,重专业课和实训课,轻文化课,增加实训比重,删减文化课课时等。在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与未来的工作前景息息相关,因此,学生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语文学习对今后的工作没有实际的帮助,从思想深处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使得高职语文这门课程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边缘化的地位。
(三)课程内容普教化
大多数职业院校高职语文教学课程内容出现了普教化的现象,不能很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据统计,现在全国已经编写出来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之多达上百种,而这些大学语文教材,几乎都是针对大学本科生而编写的,很难寻求一本全国通用的适合高职语文教学的教材。即使能有一些为数不多的高职高专语文教材,但这些教材也毫无特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和普通高等教育使用的教材大同小异。如在形式上,存在着相同的编写体式———按单元进行内容的组合,或是按文选的体裁组合单元,如诗歌单元,记叙文、散文单元,小说单元,戏剧小说单元,写作单元;或是根据文选的体裁、时间、中外文选组合单元,如现代文单元、古代文单元、西文汉译单元等。在编写体例上也是千篇一律,如选文前是作者简介和导读,选文后是注释和课文简析,最后是思考与练习。这种模板化、教条化的编写体式和体例,不能体现高职语文自身的特点。在内容上,这些教材存在着古文偏重,文选偏多,文选涵盖各类体裁,知识理论系统完备,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等现象。“语文即生活”,高职语文不仅要与生活相通,而且还要与职业相连,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字。但这些教材在内容上大多陈旧,缺乏新鲜性和时代感。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高职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目前,各职业院校,不管什么专业,使用的都是同一教材。使语文教学没有达到既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又要为专业教学服务的目的。高职语文呼唤着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优秀的语文教材呈现在广大教师和学生面前。
(四)传统的教学方法
高职语文之所以处在如此尴尬的境地,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其主观原因在于:语文教学不能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基本上延续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仍然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观点。教学手段落后,一支粉笔、一本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翻版。而课堂教学形式的程式化、模板化、单一化,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高职语文教学的突破
高职语文教学目前遭遇的困境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要想从这种尴尬和困境中寻得突破,学校及教师必须具有改革的意识和精神,更新观念,创新实践,大力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其在学校课程体系和学生心目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一)找准高职语文课程定位,努力发挥其职教作用
高职院校准确的定位应该是兼具高教和职教双重功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担任语文课程的教学具体说来,首先,必须具备自身的学科特点,比如语文性、人文性等等,这是大前提;其次,必须具有职业院校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教学特点,即融入专业元素,为学生专业培养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服务。通过各种文体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及写作能力,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要提供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把口语交际作为这些专业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走向生产第一线。因此,我们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大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写作教学的力度。目前的应用写作教材庞杂,形式大多相同的,其中的选文多是公共写作的内容,不能体现专业性的特点。时代在发展,伴随着新的行业的出现,就会有新的应用文体的产生。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专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最新、最实用的文体作为教学内容,以此贴近专业、贴近学生。此外,应用写作教学还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如写调查报告,写通讯报道,还可以为企业广告、产品说明书等。但重视应用写作并不能忽视语文教学的本位作用———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可以从教材或从其他报刊杂志上精选一些既贴近学生专业又具有文学性的文章,使理工科学生既学了语文知识又增加了专业知识。高职语文教师还可以从培养对象的专业出发,适当选编一定数量的补充教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自编校本教材,以备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
(二)积极研究教学实践,努力做到语文性与专业性的结合
在找准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之后,教改的关键是研究“怎么上”。作为一名高职院校语文课教师,在新学期备课之前首先要做的功课是读懂所教专业的专业培养计划,悉心研究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和通用能力,其次,在具体的语文课教学过程之中,既要做到应有的“语文性”、“人文性”,还应结合所教专业进行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相关的专业元素来组织教学,做到语文为专业服务,具有专业性。必须把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作为立足点,坚持“就业导向”,显示其针对性和适用性特点,把“必须”和“够用”作为度,服务于专业建设与发展,进而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应当依照专业和岗位的需要,确定语文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地安排教学内容,将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放在第一位。
(三)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极不适用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来说,既要担当文化传承的任务,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如口语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交际能力,应对能力等,以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在课堂教学中,要因人施教、因专业施教,无论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应用写作教学,还是其他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习题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材中的习题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而设计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带有公共性和普遍性的特点,不能完全适用于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设计课堂和课后习题,使学生既掌握了语文知识,又增强了职业能力。
(四)积极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除日常教学活动之外,语文课教师应该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努力创建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新思想和通用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广义的教学活动为载体,以贯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通识、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以未来人才所需的特质文化为溶剂,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人文素质教育,增加人文类课外活动。例如通过人文讲座、社团活动、社会调查、辩论、演讲等形式,表明高职语文课的实用性,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使高职学生以及专业系部真正领会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如此,将使高职语文教学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架构中牢牢占有一席之地。
(五)改革评价方式
教学改革要收到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考试与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是必要条件。显然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试办法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因此,应该尝试建立一种更加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应把学生的成绩核定分为两大部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一半比重。前一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后一部分重在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考试和考核真正为教学改革导航,起到杠杆和导向的作用。
作者:徐灵单位: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