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课前预习语文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语文教学的讨论
大概是所有教学中最多的了:自从吕叔湘先生批评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以来,语文教育界一直在争论不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语文改革首先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呢?答曰:大多数人基本的读写能力的问题,特别是阅读的能力,当然也包括一般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的能力。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先要学会掌握语言表达的工具,然后才是审美、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知识可以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也称描述性知识或记忆性知识,它具有静态的性质,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后者也叫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它具有动态性质,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我们提出这一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将陈述性知识为主转变为程序性知识为主,为学生掌握科学的、高效的言语技能发挥定向作用。下文将首先从理论层面作简要陈述。
二、布鲁纳结构
主义课程论告诉我们:“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用发现的方法学习学科基本结构,重视对学生最佳动机———兴趣的培养。由此能够提高课程质量,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把我们要讲的东西转化为适应儿童的思想形式,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兴趣是一种能转化为学习动机的内在心理因素,其驱动力强,持续时间长,作用持久,它能使学生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的教育需求,再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和个性,实现教育目的。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优点是明显的,它拓展了结构的视野。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间的关系,自觉地运用结构方法有利于教学,有利于课程分析。比如语文,每一篇课文都有一定的结构:文章的引言、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尾声、前后的呼应(关联)。此时的元素可能主要是情节及其间的关联而并非概念和原理。因此我们认为,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有方法可依的,有程序可走的。事物无序的背后,存在着严谨的结构。也就是说,语文学习也应该是有序的。方法、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学科也不例外。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具体的教学实际,我们首先提出了“三块、六步”的语文教学模式。“三块”,即按教学线性结构将其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大板块“。六步”,即按语文教学要素将教学内容分为“作者、字词、结构、主题、语言、手法”六步。以此为依托,解决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问题。但我们又清醒地认识到,结构主义课程观尽管有其合理的成分,然而,它又是有明显的缺陷的———结构思想意义的普遍性被夸大了。比如说,优秀的教师总希望学生能别出心裁、异想天开,对结构的过分强调就可能成为这种自由思考的障碍。为了纠正一味强调结构主义课程观带来的偏颇与失误,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我们又在“三块、六步”的基础上增加了“吟咏、讨论、体悟、运用”四环节,以避免语文课堂教学的过于僵化。
三、先谈“三块
“三块”就是按教学线性结构将课程分为“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巩固”三大板块。课前预习些什么内容呢?预习“六步”当中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翻阅资料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比如“作者、字词、结构”三步。课中讲解主要分“作者、字词、结构、主题、语言、手法”六步。可根据课前预习的反馈结果,作适当调整。“作者”,要记的是现当代名家、大家的姓名及古典作家的时代与姓名。“字词”,包括学生不认识的字、常见但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可利用课本后《字词表》这一工具)。根据经验,侧重点当在“结构、主题、语言、手法”四步,特别是“语言”和“手法”两步。“结构”,要求画出文章的结构图,并说明这样划分的理由“。主题”要解决的是文章“为什么写”的问题。“语言”这一步,主要是学教学大纲上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手法”这一步,学生是普遍感觉难以掌握的。其实中学阶段涉及到的手法并不多,主要是对比、铺垫、衬托这么有限的几个。如果文章中使用的写作手法并不突出、典型,就不再重点讨论,切忌机械地搞一刀切。课后巩固首先是知识反馈,最浅层次的要求就是“教什么,考什么”。但教材只是个例子,学生到底掌握得怎么样,主要不是看他能反馈多少,而是看他能不能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我们对“课外拓展”这一环节狠下功夫。有一点要加以强调: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学习成果,都应力求简洁,记录在案。除此之外,我们将不布置任何作业。下面重点谈一下“四环节”,这是针对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把“吟咏”放在首位,理由很简单,任何对文本的解析,都必须建立在“亲密接触文本”的基础之上。受布鲁纳“发现法”教学的启迪与影响,我们认为,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是思考、讨论、综合的结果,是思维相互撞击的结果,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务必要强调“讨论”这一环节。关注结构的同时,还应关注直觉。如何在课程设计中既重视逻辑,又兼顾直觉?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提倡学生“体悟”。阅读在本质上是阅读主体对文本内在的、动态的反应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对象(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以达到构建“新我”的创造性活动。只有当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当中,通过自己的体悟,真正获得了内化于心灵的知识、技能或情感,阅读对于他来说才是“有意义”的。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读和写。学了之后,检测其有没有真正掌握的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请学生摹写。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作文课与阅读课合二为一,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作者:任勤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文昌实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