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浅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给我们留下来无数的艺术瑰宝,在文学殿堂里,诗词是一块别具一格的风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艺术语言,感人的艺术情感,悠然的艺术境界,丰富的艺术形象等,都是其他文学作品无法企及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把这一艺术作品继承和传承下去,就成了教学中研究的重点。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多一些诗词文化的气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
关键词:诗词教学思想情感美意境空灵美
一、诗词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欣赏思想情感美
品读诗词,就是要通过关键的诗词名句,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所集中的地方,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去接触感受作者的内心,与先辈们鲜活的心去碰撞,激起心灵的火花。当我们诵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时,看到的是铮铮铁骨的易安居士,而不是“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通过这样的对比,其人其情,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当我们吟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想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中华民族的的脊梁所在,民族魂所在,民族精神所在;当我们低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看到的是一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当我们高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时,心中定会激情昂扬,扬帆奋进。当我们吟唱“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时,看到的是一个矗立天地之间,伟岸而凛然不惧的一代名臣的形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撑起的中华民族的不朽魂灵。每当读到这些感人肺腑的诗词句的时候,我们的血液就不得不沸腾,心脏不得不膨胀,豪迈之气由胸中油然而生。我们要教育学生从这些诗词中汲取精神营养,谱写自己美好的青春篇章。
二、送别诗的教学更要赏析情感意境美
送别诗是常见的,可以说人人送别过自己的亲朋好友,心中的感慨千千万万,但是就是说不出来,这种情感在诗人的笔下就被巧妙地表达了出来。有的可以直接说“西出阳关无故人”,真的没有吗?不是说朋友遍天下吗?怎么会没有呢?经过一连串的思考追问,就明白作者的情义了,朋友多的是,但是像我们这样的从今后就没有了,真正的贴心朋友就是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种生死与共的情谊,上哪儿去找。这是一种朋友之间的感情,另外一种感情就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天底下都是你的老朋友,像这种感情就大度多了。放心大胆地去吧,一路上都是朋友,前提是你的品德、你的修养、你的才干大家都知道的,因此你是不会感到孤独的,像你这样的人才到哪儿都受到欢迎,何苦死死守在这儿受这窝囊气。同样是送别朋友,有人就只字不提送别的意思,他在那里一个劲地描写风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你看你这朋友送的,什么时间走的都不知道,也不和他人一样,说上几句勉励的话啊!你就是不说,只顾远眺滚滚长江东逝水,哦!明白了,原来你是把这长江之水比作是你和朋友间的情谊啊!你也真是的,让人想了大半天。太伟大了,流不尽的江水就是你们之间的绵绵情谊啊!难怪你抽刀断水呢。朋友间的情感是能斩断的吗?越断越流的。所以,既然朋友走了,那你就再在江边逗留一会儿吧,把对朋友的愁思,等到明月升起来了,让月亮代表你的心吧,“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你看看,诗词里的情感就是丰富,如果细细分析,那一幅幅的情感画面美真的难以数清。
三、诗词教学中不忘对学生的理想教育
还有别样的情感,就是诗人不屈的精神。虽然说暂时受到了打击报复,人生旅途中遇到了风雨,前面荆棘遍地,但是心是不死的,跳着的一颗心依然是鲜红的,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蓝蓝的天空,就那一只鹤在极力扶摇直上九万里,其他的鹤呢?为什么这只鹤不惜生命的疲劳要孤独地飞翔呢?哦!是诗人的情之所在啊!难道说诗人仅仅是想作诗吗?我想肯定不是的,他是借助作诗来表达自强不息的信念的,不管高空有多危险,我都要一飞冲天。这是一种舍生忘死的精神,其情其感令人肃然而敬。更有比这厉害的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就是死了也要去护花,你说这种人不值得我们敬重吗?活着的时候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不灭的,就是化作泥土也要滋养万物。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完美无缺了,这时候就有个女词人大喊“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巾帼不让须眉,可歌可泣啊!诗词里的情感、思想、语言艺术世界,我们要认真地去分析,认真地去教育学生,让他们真正明白诗词的诗人思想的世界,走进诗人词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艺术情感美。
四、诗词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美
王国维把诗词的境界分为有人的和无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不管那种境界,我们要的是它的艺术美,一种艺术的享受。“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我们试想一下,天上的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和我们人间的织坊一样还是玲珑剔透的世界?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还是毫无人身自由的生活?如果这样想就无法理解诗词的意境美了,黄河流啊流,一直流到天边,流到那牵牛织女的地方去了,牵牛织女在什么地方呢,遥远的地方,你想有多远就有多远。这样诗词的艺术魅力就彰显出来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试想一下,时间是早上还是晚上,后面说“明月来相照”,作者是早上就来的还是晚上月亮出来才来的,时间也是可以想象的,王维选择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呢?竹林,那竹子长的怎么样啊,值得作者这么上心?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想象吧。你想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还有呢,王维弹唱的是什么曲子呢?值得他那么“长啸”?就不怕影响别人休息吗?经过一连串的问题,一个隐居的诗人形象就丰富起来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就勾画出来了,这样一幅月夜弹琴的画面就完整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非常优美的一幅画面,远离尘世的嘈杂,远离人世的纷扰,完全是天人合一的,在这样的境界里,忘却一切,追求的只有精神上的完美,这种完美的人生对于今天的我们,是非常好的精神食量。在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在分析诗词的时候,结合时事政治,联想我们的现实生活,从古人的地方走来,而后又走进古人的生活中去,真正体悟诗词的精髓,领略这一艺术瑰宝的精神之所在。
作者:黄建国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