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以语文为核心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起点,必须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要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要创设审美情境;要通过审美想象来拓展审美感知的空间;要重视诵读,培养语感。
关键词:审美感知力;审美感官;审美情境;审美想象;审美语感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和教学研究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核心命题。目前,学界已达成初步共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方面。虽然审美层面的语文核心素养被确定为“审美鉴赏与创造”,但我们却不能忽视审美感知。这是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先从感知开始,审美当然也不例外,要从审美感知开始。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起点。离开了审美感知,审美鉴赏与创造便无从谈起;拥有了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活动才能开展。所以,培养审美感知能力是提升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就语文教学而言,所谓审美感知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文本时,各种感官(主要是大脑)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符号、各种意象等产生反应,获得审美愉悦和感悟的能力。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文本的语言文字、句式、段落和结构、层次等外在形式美的感知能力;二是对文本语言文字背后隐含着的情感、意蕴等内在美的要素初步理解的能力。仅仅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审美感知能力的结构要素和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探寻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基本途径与策略,并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才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根本。
一、训练审美感官,提高学生审美感官的敏捷性
美总是首先诉诸人的感官,“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而为声”。人的感觉器官是进行审美感知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这个最基本的条件,就难以进行审美感知。正如马克思所言:“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本差不多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这些经典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要素。有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情感,还有美的声音、美的颜色、美的味道……而这些琳琅满目的美又以抽象的形式存在着,隐藏在语言文字中。要感知它们,仅仅靠眼睛和大脑是不够的,如果能够调动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心理学实验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感知器官的敏捷性高低决定着感知能力的强弱。因此,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审美感知,增强学生审美感官的敏捷性,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位教师这样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指导学生认真品读课文,要求学生联系切身经历和感受,说一说最喜欢文中哪一种颜色,最喜欢文中哪一种声音,最喜欢文中哪一种气息,最喜欢文中哪一种味道,最喜欢文中哪一种感觉。这个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全方位地感知文本,使学生眼前再现出一幅桃红柳绿、蝶飞蜂舞、花香醉人的春光图,和作者一起走进自然,走进春天。这种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审美感知的训练,能够增强学生审美感官的敏捷性,培养他们敏锐的感知力。要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所描写的色彩、线条、形体、音韵、节奏,乃至情感、意蕴进行敏锐的感知,就要培养他们“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以色彩为例。人类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对色彩应该具备敏锐的感知力。高明的作家在摹景状物、写人叙事时,常常会借助色彩来传情达意。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素描赋予本质以形体,色彩赋予本质以生命。”色彩对绘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色彩使形象描绘绚丽多姿,使情感表达鲜明生动。色彩话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意蕴。《祝福》中祥林嫂人生命运的改变和精神世界的变化总是最先从外貌色彩的变化中表现出来:第一次到鲁镇,她“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第二次到鲁镇,“两颊上已经消尽了血色”;第三次出现在鲁镇,“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教师应借此培养学生“看”色彩的本领,使学生能从外貌色彩变化中,“看”出祥林嫂身心备受摧残、生活逐步恶化、精神一步步崩溃的悲剧命运。再以声音为例。音乐之美是难以言传的,但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却能笔底生花,成功地写出了琵琶声的美妙绝伦与变幻莫测。这里有急雨的繁复,有私语的亲昵,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错杂,有“间关莺语花底滑”的流畅圆润和“四弦一声如裂帛”的高亢激越……琵琶女的演奏过程,或低回压抑,充满愁思,如泣如诉;或轻柔圆润,如莺歌燕舞,欢快流畅;或穿云裂石,如铁骑交锋,奔腾激荡……教学中教师要借此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使他们能“听”出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听”出演奏者内心深处浪涛般起伏不平的情感涌动。
二、创设审美情境,缩短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距离
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的“审美距离说”认为,审美主客体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是审美感知和鉴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审美感知和鉴赏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距离过大,离审美对象太远,审美主体就看不清审美对象。审美感知的欲望难以满足,求知心理受挫,常常会导致审美主体放弃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和欣赏。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本大都远离学生生活,而学生又阅历浅,认识能力有限,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自然超过了合适的限度。创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审美情境,是唤醒学生的经验积累,弥补学生的认识缺失,缩短主客体审美距离,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帮助学生顺利走进文本的有力措施。比如老舍先生描写20世纪30年代北平风土人情的散文《想北平》,京都韵味浓郁、怀旧气息浓重,这些对现代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陌生的。如果不进行铺垫,创设情境,直接教学,学生会像雾里看花,提不起兴趣,感知难以深入。教者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创设审美情境,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1)展示一组反映旧北平民情风俗的老照片给学生欣赏。(2)播放杭天琪演唱的京韵十足的《前门情思大碗茶》。(3)播放名家朗诵的与《想北平》内容和风格相近的梁实秋的《北平的冬天》、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照片和音乐既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了昔日的北平,缩短了他们与旧北平之间的距离,又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感知和鉴赏文本的积极性。内容和风格相近的文本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又如唐代诗人岑参描绘西北边塞雄奇风光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南方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是非常陌生的。教师不妨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图片,有的表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的奇丽,有的表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奇伟,有的表现“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的奇寒……这一幅幅画面给学生带来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大大缩短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距离,引领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诗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
三、激发审美想象,拓展审美感知的空间
高尔基说:“感知和鉴赏文学作品需要从驱遣想象开始。”[1]是的,没有想象,抽象的文字符号就难以还原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想象把一个个独立的景物、场面、人物等形象整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统一、有血有肉的鲜活画面,使我们获得全面完整而又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我们感知文本奠定基础。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对其进行审美感知时,抓住“空山”“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意象,从光与色、动与静、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展开联想和想象,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鲜明生动的立体画面。通过对画面意境的品味,不难体会出诗人的情趣和诗歌的意蕴。美学家王朝闻说:“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如果没有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来充实、拓展其诉诸人的感官的有限空间,那么,它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受到大大的约束和限制。”[2]想象的参与,是审美感知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其一,文本中艺术形象的组成材料是一个个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而把这些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的手段只能是想象。其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本身包含着作家丰富的想象。因而,读者也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才能走进作者思想的天空,理解作者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例如庄子的《逍遥游》为我们描写了一个“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形象,如果我们不能和庄子一起驰骋想象,那就不可能知道这鲲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更不要说领会它的象征意义了。其三,按照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文本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其中存在着许多空白和未定点,召唤着读者去填充和拓展,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发掘其意义。这也就是萨特所说的“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实践证明,艺术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审美也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审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想象”为抓手,充分激发学生审美想象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体验来补充、丰富作品所提供的艺术画面,不断拓展审美感知的空间。四、培养审美语感,夯实审美感知训练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诵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诵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关键,而且也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抓手。实际上,许多文本的好处、妙处靠理性分析是说不清、讲不透的,只有通过诵读——反复地读、体会着读、品味着读,读出情味和意味,才能领会其中的妙处。优美的诗歌、脍炙人口的散文、扣人心弦的小说、冲突迭起的剧本,都适宜诵读。诉诸视觉的无声语言通过诵读能够转化为有声语言,作品中的人物、场景通过诵读能够跃然纸上。诵读是一根神奇的魔棒,能够调动人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感知文本的过程中来,使文本内容入于人之目、出于人之口、闻于人之耳、铭于人之心。鲁迅先生说过,“汉字有三美:一为音美以感耳,二为形美以感目,三为意美以感心”。只有诵读才能达到对这“三美”的理解和把握。第一次、第二次诵读,学生可能只能粗略地感知语言文字的音美、形美以及文本的表层意义,但第三次、第四次诵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意美”可能就欣然有所领会。
因此,要把学生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满腔热忱地投入到读中来。教师要根据文本的体式对学生进行读的指导和训练。比如文言文,诵读时要处理好文言虚词,尤其是语气词,要把握好停顿和语气,读出一些文言味道。诗歌则要读出抑扬顿挫感,读出节奏感和韵律感,读出诗味。对于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的小说,诵读前要凭借作家的描写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想象人物的音容笑貌。要通过诵读使人物形象“活”起来。要根据文本的内容指导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读书方法。比如篇幅较长的文本,不必从头到尾诵读,可诵读其重点部分和精彩内容,其他部分则默读、略读、跳读;对话较多的文本,先体会角色形象特征,再分角色朗读。简洁凝练、意味隽永的句子,生动优美、表现力强的语段,应在品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要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领悟的能力。语感是学好语言的关键,也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着力点。正因如此,吕叔湘先生才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3]从宏观上说,语感有语气感、文气感和情意感三个方面的要求:把握文本语气、语调的变化,读出语气、语调来,以形成“语气感”;读通文脉,读得气势贯通,读出文气来,以形成“文气感”;读出情味、意味,读至对文本的情感意蕴心有所悟,以形成“情意感”。
最终达到耳迷其音、目醉其景、心动其情的效果,实现与作者心灵和情感的相通。总之,“读”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之本。只有改变当前语文课堂“讲个没了、问个没完、练个没休”的现状,强化诵读教学培养语感,夯实审美感知训练的基础,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起点,必须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要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要创设审美情境;要通过审美想象来拓展审美感知的空间;要重视诵读,培养语,使审美感知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林焕平.高尔基论文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125.
[2]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61.
[3]吕叔湘.语文常谈[M].上海:三联书店,1998:53.
作者:袁国超 单位:凤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