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英语文学文化疆界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文化也产生出跨界发展和相互融合的现象。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同样也逐渐被打破,英语文学形象因作家的文化背景不同而变得更加复杂。在对英语文学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进行跨界研究,而不能局限于欧美国家的地理疆界。对英语文学所反映出来的文化融合问题进行研究是当前全球化视野下文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英语;文学;文化;疆界;人物形象
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作家在进行英语文学创作的时候具有先天性的优势,他们成为英语文学发展的先锋。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使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已经不再局限于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这些作家所创作的英语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文化底蕴充满了异域风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传统的英美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的思维特征、文化特质大相径庭。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需要进行跨界研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作家本身的民族文化和其生活轨迹。下面本文将就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问题进行探讨。
一、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的变迁与重构
从英语文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在20世纪中期之前英美作家在英语文学界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对整个发展潮流起到引领作用。除了印度作家泰戈尔和智利作家米斯特拉尔之外,欧美白人作家几乎囊括全部的世界重大文学奖项。然而随着世界英语文学的迅猛传播,进行英语文学创作的作家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亚非拉地区的作家的英语创作水平迅速提高,开始参与诺贝尔文学奖之类的重大文学奖项的角逐。在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移民现象越来越普遍,更多从事英语文学作品创作的作家具备了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背景。到了20世纪末期,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家中非欧美裔作家人数甚至过半。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出现重大变迁,我们需要突破传统,对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进行重构。对世界文化疆界的划分方式按照作者写作所使用的语言和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在通常情况下,这两者之间是保持一致的。然而当前的产生跨界的英语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化方面采用英语作为艺术文化创作的工具,它在语言形式上符合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民族传统、表达方式、风土人情、思想观念[1]。然而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属于作者本身的民族,其人物形象所生活的背景明显具有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人物的活动特点也会打上明显的地域烙印。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奈保尔出生于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家族信奉印度教,出身于婆罗门家庭。1948年,奈保尔从西班牙港女皇学院毕业之后,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主要攻读当代英国文学。他从牛津大学毕业之后在英国的广播公司工作,并在英国结婚定居。奈保尔遍游世界,这些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因为奈保尔的祖国是英国的殖民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形成独特的社会环境。在这样一个社会政治复杂的环境里,奈保尔拥有较为多元的文化意识,这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奈保尔的文学作品多采用讽刺的写作手法,用较为诙谐的语调介绍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见闻。从已有的英语文学作品来看,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为多元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提供了有效的媒介,为英语文学疆界的重构提供了可能。非欧美裔的作家在用英语阐释人物形象时可以呈现出文化多元化趋势。在奈保尔的作品中,读者既可以领略到英语文学的语言魅力,又可以欣赏到西印度群岛的社会文化生活。
二、英语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民族特性
作者一旦完成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其对人物形象的控制力就向读者转移了。读者要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完成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再创造。世界经典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形象可以使读者在阅读时获取审美上的愉悦感,并能够受到道德上的熏陶。文学形象在读者的头脑中建立起来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所使用的语言载体就可以忽略,而人物形象的民族特性也会和人性的共性融合在一起,因此就有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观点。莎士比亚作为伟大的戏曲学家,其作品是世界文学典范,而不仅仅属于欧洲文学。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既有民族特性,又具有普适性,因此就为文学形象在全球范围内跨界传播提供了可能[2]。文学形象更像中国古诗中的“意象”,既有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又有文化意境的传播,是“形”和“意”的巧妙结合。在美国诗人庞德的诗歌中借鉴了中国古典诗中的意象,将美国诗歌关注的中心从形象转移到意境。形象学也将研究的重点由表层意象转移到深层文化价值观念上。意象派诗人在写作的时候多采用自由体的方式,突出形象的多变,使读者跟着诗人所建立的意象而进行思维的转换。当诗歌所描写的意象透射到读者的头脑之中后,读者就获得该意象所代表的民族特征的经验感知。人的思维方式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可以将对意象的感知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所以对人们在体会语言表述意义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征。康拉德曾经对隐喻中的语言和审美体验进行过区分。隐喻中的语言所塑造的是形象,而审美则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作者破除语言的藩篱,使文学形象跨越民族的疆界,使其精神向全世界传播,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精神食粮。惠特曼的《自我之歌》主要宣扬的是自由、平等和博爱,具有鲜明的美利坚民族的精神特征,它所塑造的文学形象跨越民族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适性。中国诗人郭沫若感受到了诗歌中所蕴含的激昂和个性,从而在其诗歌中体现出了张扬的个性,开创中国现代诗歌的浪漫主义先河。英语文学中的形象塑造是跨民族、跨文化的,比如哈金小说中对中国人的形象塑造就是将语言载体作为他者,而将人物形象作为自我,两者之间的文化互动形成了跨界文学作品。然而美国诗人庞德的诗歌则是相反,它是将语言载体作为自我,将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作为他者而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两类文学作品都体现了语言载体和人物形象的文化融合,形成了文化疆界的突破。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中的共性促使了异质文化的跨界传播,实现了异域文化的本土化。在文化迁移的过程中,英语语言中所具有的特质能够促进不同地域文化间的沟通。193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作家泰戈尔,可以同时使用英语和孟加拉语进行文学创作,他的许多作品用双语写作,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比如泰戈尔的作品《吉檀迦利》将当时欧洲所流行的人道主义和古印度《奥义书》中所宣扬的泛神论思想结合起来,既体现出作者对本民族人们的命运的关切,又展现出对整个人类的前途思考。从这个角度说,《吉檀迦利》是英语文学的典范,又是世界的文化遗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跨越了民族文化的疆界,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英语文学和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有所交融,现在所看到的英语文学作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欧美文学,而是世界文化融合的结果。当然,这并不否认英语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特征,各种文学人物形象通过英语语种的塑造,都会打上英语文化发展的烙印。在工业革命之后,英语随着资本主义扩张的步伐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上最为通用的语言,同时也将欧美文化推向亚洲,在与东方文化的冲突和互动过程中实现交流[3]。我们通常所说的英语文学包含了所有以英语为创作语言的文学作品,既包括英美文学,又包括其他地区如澳大利亚、加拿大、非洲、亚洲英语文学。所以对英语文学的考察应当采用全球化视野,将英语文学中所塑造的不同民族的经典人物形象都纳入到研究范围之中。
三、英语文学中跨文化作品的人物形象实例分析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南非著名小说家,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羞耻》中描述了南非白人教授卢里一家的生活状况。生活在黑人聚居地之中,卢里和他的女儿感到耻辱,小说描述了后殖民时期社会矛盾的发展状况,展现了种族之间的冲突。这部作品以英语为创作语言,以非洲本土文化为写作背景,重塑了当地白人的族裔身份与社会地位。卢里虽然是一位白人,但是随着经济来源的丧失,其社会地位也随之下降。她的女儿甚至成为了黑人的帮工和小妾。作品通过对当地黑人文化特征的揭示和对人物命运转变的描写,向读者展现出转型期的社会深层矛盾。在以往的英语文学作品中,白人从来都是占据优势地位的,在《羞耻》中白人却成为了弱势群体,实现了人物形象民族特征重构。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用具有优势感的英语来塑造非洲本土文化形象,也是对英语的一种“羞辱”。从该作品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在对东方民族进行文化殖民的同时,也会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响,成为一个为自己预设的文化陷阱。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定位,完全是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之上的,实现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重新界定了白人在非洲的文化身份。因此,库切通过文学人物形象实现了在英语环境中的对本民族文化特征的重塑。作品完全没有了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殖民痕迹,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全新的非洲文化形象。通过英语来了解非英语文化背景中的人物,读者更容易体会出不同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奈保尔的小说《比斯瓦斯的房屋》的主人公比斯瓦斯的原型是作者的父亲。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人物的生活历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社会中小人物在奋斗的过程中有更多的痛苦与无奈。该作品深受英美国家读者的喜爱,后来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在小说中,主人公比斯瓦斯出生于特立尼达殖民地的一个普通劳工之家,因为先天性的手指缺陷受尽人们的歧视,其父亲因为家庭贫穷而不能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然而他却在逆境中艰苦奋斗。最终成为一名记者,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比斯瓦斯的长子阿兰德和他一样是一位追求上进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去英国留学。比斯瓦斯因为长期劳累而积劳成疾,最终病死。学成归来的阿兰德要面临一个更加窘困的家庭环境。在该作品中,人物之间充满各种冲突,这些冲突既是家庭生活冲突的表现,也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奈保尔以写实的手法重塑了印度族裔和当地白人的社会形象,透视了印度社会文化的时代背景。主人公比斯瓦斯通过奋斗拥有了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却因为积劳成疾病死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比斯瓦斯的长子阿兰德因为生活轨迹的差异,其命运和家中其他人的命运形成对比,揭示了殖民地特有的社会矛盾。该作品用独特的方式阐述了印度族裔和当地族裔人民之间的关系。殖民地的非白人族裔成为英语文学的主人公,英语作为一种载体具有更强的世界性,形成了与英语文学宗主国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对比。奈保尔的文学作品以“反叛者”的角色实现了西方文学文化疆界的突破[4]。海明威在他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一个渔夫桑提亚哥,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百折不回的精神是全人类的共同体现[5]。海明威用桑提亚哥的勇敢和坚强来展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对渔夫形象塑造时,作者完全可以选择一个青年人,这样更能够给人以勇往直前的想象空间,然而他却选择了一位年老体衰的渔夫,希望能够通过渔夫的身体和精神的对比,来塑造出一个硬汉的形象。这也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正处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在带给人们灾难的同时也赋予了他冒险精神。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作者具备了坚强的意志,同时也赋予其作品独特的时代文化魅力。世界文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出现融合,从而揭开新的历史篇章。英语作为世界各国交流最为常用的语言,其文学创作中也出现了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状况,传统以欧美文化为背景进行文学创作的方式逐步向以全球文化为背景进行文学创作转变。世界各国的作家在用英语进行人物形象阐释可以推动本土文化向世界传播。我们在进行文学人物形象分析的时候,要注重从人物所处的文化背景进行考虑,从民族性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和定位。
参考文献:
[1]王宁.全球化、民族主义及超民族主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7):48-52.
[2]李勇.阐释的边界及其可变性[J].学术研究,2016(01):14-20.
[3]金健人,许心宏.基于文字的中西思维差异新解[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10(03):64-74.
[4]江宁康.论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及形象阐释[J].南京社会科学,2004(2):77-81.
[5]兰玲.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及形象阐释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195-196.
作者:徐丹 单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