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声乐情感艺术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声乐情感艺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声乐情感艺术

一、在情感体验中练习歌唱

《礼记·乐记》曰“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钓,累累呼。端如贯珠。故歌者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它讲了歌唱和语言之间的异同。说明声乐中文学的、音乐的、表演的各种艺术体现,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语言性、歌唱性、动作性是融在一个自然的创造体内的。原始的歌唱艺术从它的实用性逐渐发展到审美欣赏的艺术演变过程中,它的艺术创造分工不断日益精密。人们也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地创造着新的艺术综合样式,从单一到综合的多样变化调配中丰富了艺术的审美品种与表现力。凡是音,都是在人心中产生而成的。心,有感于物在动,由声表现出来,声与声相应和,才发生变化,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变化,歌声上感动人意,唱到兴奋之处,则加以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之物,歌唱是人们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语言,是语言的升华。但在音乐世界里,音乐又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活泼、婉转、庄重、悲伤的情感,使人们从美的音乐中受到熏陶和情操的冶炼,从而凝聚成美感。在音乐教学中,尤其是声乐教学首先创造生动、新颖、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也使学生在课堂声乐中解除了紧张的心理。优美的环境,充分地感受美,在创造情境的情况下,使学生情感得以激发和深化。在教学的过程中,带着良好的情绪、充沛的感情去感染、教育学生,而且要运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学生在氛围中理解音乐作品的感情。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自己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发声共鸣的过程。调动学生的情感,用情去唱,用声去唱,用心去唱。音乐作为一种抒情的本质,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吻合的时候,才能真正达到营造感情氛围的艺术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有意识训练气息、位置、歌曲的处理等技术性的实践才能有效果。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使音乐感情体验作为基本要求,要做到“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以此来激发学生健康而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情感想象在声乐中的运用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声也”,人是在有了感情之后,才去歌唱的。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一种驰骋想象的空间。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应在实践教学中充分挖掘音乐形象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体验音乐的情感。挖掘音乐情感应当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调式和调性有全面了解。从节奏方面看,要让学生懂得舒展的节奏使人沉静,激扬的节奏使人振奋,战场上催人奋斗的战鼓与节日欢庆的锣鼓都向我们表明了不同节奏所具有的作用,挖掘音乐情感不能忽视音乐的表现手段(速度、音高、力度)对音乐的情感起积极作用。从而让学生懂得表现激动、兴奋、欢乐活泼的情绪是与快速度相结合的。田园风格的比较抒情,则往往与适中的速度相配合。而赞歌、挽歌、沉痛的回忆等则大多用慢的速度。也就是说,同一曲调用不同的速度产生不同的情绪。在教学当中还应当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联系在一起,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故事、诗歌、美丽而丰富的情感色彩的图画等,促使他们产生联想和想象。由此看来,歌唱的想象情感是声乐演唱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我们都知道,我们平时所练的声音技术最终都是为音乐服务的。在歌唱创造性思维中,应当注重发展想象情感能力。所谓歌唱的想象情感是指音乐在其自身发展中已形成了一套内在规律,对音乐的理解,作为一个内在的体系,它不需要依赖其他的人生经验即可被掌握,学生要培养自己敏锐而精确的音乐和音乐感觉。乐感是音乐自身领域的心理体验,是用音乐语言——声音表现情感的要求。乐感好,音乐的感觉和知觉效果就好,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就强。但是,所有的手段应当是为了一个主要的目的服务,以声音艺术为核心,促进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听觉表现为基础培养歌唱想象的情感能力。体验是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应当演唱足够数量的作品中国传统民族声乐。中外艺术歌曲及歌剧咏叹调等。储备较多的演唱经验,有较丰富的音乐语言、音乐素材、音乐文化等基础要素。沈湘先生说“音乐是表演艺术,一个歌唱家需要有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并且会用歌声去表达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这是我们应当具备的表现能力:1、对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神态和事物的内涵有观察、分析,理解能力,2、对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段所表现的感情有感受、体验和认识能力;3、善于运用歌唱技能技巧,把所理解的内容,感受的情感用歌声表现出来的表达能力。”从这里足以说明想象情感尤其是同域想象能力是音乐工作者所应具有水平的标志。

三、二度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声乐演唱是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词曲情感与形象的深入体验,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最终以有声音响来完成声乐形象的创造呢?这就是二度创作的问题,有的作品从曲式上来看,很简单,结构也不复杂,但是,经过演唱者细致恰到好处的处理,唱出的东西会非常感人、生动。这就充分地说明二度创作是以词曲的有机结合通过丰富想象的情感体验,给予准确的音响发挥,从而完美地塑造声乐艺术的感人形象。中国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前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的民间音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琳琅满目,表现手段不同。技巧不同、风格不同,都是二度音乐创作的根基,是中国民族民间的宝贵遗产。因此,我们还要采用多听。多看包括姐妹文化,如我国的京剧,它的戏剧动作的构成主要是靠音乐、语言和形体艺术。即唱、念、做、打,京剧与声乐创作的思维,都是“歌”与“剧”的结合,而且都是在不断地结合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只有热爱它才能吸取它的精华。电视剧《冼星海》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一个艺术家只有植根于自己本民族深入的土壤中,才能使音乐开出最灿烂的花。”那么在发展中国民族声乐事业中,我们只继承是不够的,还应借鉴国外声乐各个学派的科学唱法和艺术表现手段,要做到思想感情、语言、风格、技巧、表达方式五种因素的结合。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无论是教学、演唱都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努力,要使发声方法和我们的语言结合;要学习民族的音乐语言,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要研究民族传统声乐技巧,同时还要学习民族民间歌唱艺术的表达方式。西欧古典音乐曲目的确有丰富的技巧及很强的艺术性,对于他们的唱法和表现方法,我们采取借鉴,但目的不是照搬,更不是代替,而是吸取精华洋为中用,发展中国的音乐艺术,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使我们的民族声乐更加完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演唱风格。例如。陕北民歌《赶牲灵》“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儿呦,三盏盏地那个灯,哎呀带上那个铃子呦,噢哇哇声那个声,你要是我的哥哥呦,就招一招你那个手,你不是我的情哥哥,哎呀走你的那个路……”短短几句,如果学生字正腔圆,很正确地演唱下来,应该是好的,那么对于欣赏者来说总好象缺少了什么东西,就像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缺少了地域风格的唱法,这就要去寻求原生态唱法的情感。陕北民歌是陕北文化最具特色的代表,它是陕北人民在各个时期地域风情和思想风貌的艺术表现,它以其独特的旨趣、风格和魅力,让我们品嚼生活所赐予的辛酸。陕北民歌语言朴实,节奏自由,悠扬动听,旋律简单,形象生动,无论在那绿格茵茵的山峁中,还是在崎岖弯弯的小路上,随时能听见人们那高喉咙、大嗓子的高歌回荡,因此我们更加要求学生抓住这原生态的情感,进行自己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它是以词曲的有机结合,通过丰富想象的情感体验,给予准确的音响发挥从而完美地塑造声乐艺术的感人形象,并结合陕北的语言特点,在整个语言声音的处理表现上,应该紧密地伴随着曲调旋律、节奏的起伏变化,增强旋律与节奏的音乐表现。而这种音乐性表现是由语言的轻重音处理,语调的情感变化,以及与此同时产生的语言的高低、抑扬。强弱、顿挫等语言表情手段形成的。这种音乐化了的语言,已经具有了丰富的音乐性,同时在运用特有的润腔技巧,加上滑。下滑音,带有陕北人民的质朴感,使宇或语言音乐化、旋律化,产生一种自然、和谐,又微妙新颖的行腔韵味。根据自己深入体验与用嗓传情的具体条件,使它产生了引人入胜的“韵味”。还有,唱这首歌时,一定要注意方言中的土语,如“我”要唱“饿”(陕西方言),“路”要唱“陋”(谐音)等等。可见,在同一曲调的旋律表现中,字腔结合的音乐美包含了多方面的音响变化条件或造型因素,充分运用这些基本因素的造型性与表现技巧,是二度创作加强音乐的艺术形象表现力与感染力的重要艺术手段。让学生在歌唱的实践中,不断突破、不断构建、不断拓展思维空间,艺术的审美,歌唱的创新意识,永远是艺术生命之树常青的“阳光”和“水分”。

综上所述,声乐艺术中情感的运用是基础,技巧是手段,二度创作是二者的完整统一。只有这样,声乐才能到艺术境界,才能感染人,才具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