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间音乐特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间音乐特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间音乐特征

内容摘要:民间音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风格鲜明,喜闻乐见。本文就民间音乐的创作、传承过程,艺术风格的地域性、质朴性、即兴性,古文化的积淀性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求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就此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民间音乐特征博大精深

民间音乐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纵观历史,人类在创造劳动工具的同时也创造了艺术。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人类艺术以两大系平行发展。一类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艺术,这是人类本源艺术的发展延续;另一类是职业艺术家和音乐院校的艺术,这是由前者派生出来的。前者是从历史文化开始的群体艺术,后者是职业艺术创造的个体艺术。民间音乐贯穿于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和人民的生产劳动、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可以说民间音乐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结合,而不只是为了营造节日气氛、烘托婚丧嫁娶的“奢侈摆设”。它可以美化环境,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民间音乐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历史上,我国各地不少妇女都能随口唱几句《绣荷包》《编花篮》《摇篮曲》;搬运、装卸的人都不时地发出劳动的号子;不论城镇市民还是商贩、学生都能来几句时尚小调等等。至今,我国有不少民族还流传着这样的习俗:“当小孩长大到一定年龄,就必须向老人学唱歌,不会唱歌便被认为是一件十分不体面的事。在有些地区、有些民族过去甚至将是否善于唱歌作为选择配偶的条件之一。不少民族不仅在平时有唱歌的习惯,而且还有自己的唱歌节日。如壮族的‘歌墟’、苗族的‘游方’、侗族的‘坐妹’、蒙古族的‘敖包会’、回族的‘花儿’、瑶族的‘放浪’、仫佬族的‘走坡’等。每逢会期,四面八方的青年男女就聚在一起,高歌低吟,纵情表达他们之间的爱情和对幸福的向往。”①由此,我们认为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和精神食粮。

中国民间音乐,如同黄河长江一样,虽流经数千载,尽管沿途又纳入了多少川流,但始终保持了民族的气魄和个性。就像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所说:“民间文化具有自己的生命,具有某种不朽性,由于它们得以在人的短暂的生命结束之后依然存在。”以下就本文提出的民间音乐的特征进行论述。

一、创作过程的集体性与传承过程的口头性

前面已说人类艺术以两大系平行发展。然而,在创作过程中它们是各不相同的。“在历代文人创作或现代专业作曲家的创作中,一般来说,其创作过程是作曲家个人单独进行的。但民间音乐却不同,它的创作过程是个人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甚至个人的创作活动完全为集体所淹没。它们有的是在集体场合中许多人的即兴创作。如许多人在一起扛木头时,为了统一步伐,协调动作,其中有一人领头唱起了劳动的呼声,其余人跟着应和,如此一呼一应循环往复所形成的扛木号子,就凝聚着参加扛木劳动的所有人的音乐创作。”②劳动号子如此,山歌、小调也是这样,不论在民间音乐的哪种类别里都蕴含着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应该说民间音乐的创作过程和它的流传过程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创作的过程即是流传的过程,流传的过程也是创作的过程。过去由于劳动人民不可能真正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因此,难以通过书面形式进行传承。甚至在有了文字记载之后,仍保持着它的口头性特征。另一方面由于民间音乐具有重视和谐、提倡神形兼备、突出意境等审美特征,用书面文字传承的方式,也较难准确表现民间音乐精、深、博、大的内涵,而灵活便捷、形象生动的口头传承形式就成为至今常见的民间音乐传承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艺术风格的地域性

人,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家有一方文化。人的体质和社会生活方式,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人的文化活动和其他活动,也必然与其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在自然地理上最大的分野是南方和北方。南北地形地貌不同,气候物产不同,民风民俗不同,人的许多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不同,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习惯将中国的文化形态划分为南北两类。这种划分虽然不可能与地理分界完全相符,但从历代学者的论述和人们普遍感受到的现象看,这样的划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古往今来,中国南北两地的确存在不少文化差异。从最简单的角度来说,衣,南丝北棉;食,南米北面;住,南床北炕;行,南舟北车。而至于“南腔北调”,那就离我们音乐的范畴更近了。通过这些罗列,是要说明地域文化的差异,不是仅凭概念就可以诠释的,它实际上浸润在具体而细微的生活之中,不仅会时时刻刻对我们的生活发生影响,更能点点滴滴地塑造出不同的性情和趣味。而这些性情和趣味,正是民间音乐创作的源泉,民间音乐艺术风格的地域性所在。所以,我们从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就能看到或感受到某些因南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古人论乐,早有所谓“八方殊风,九州异俗;乖离分背,莫能相通;音异气别,曲节不齐”之说(见阮籍《论乐》),并有“秦声、楚调、吴歙、蔡讴”之分:“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词情少而声情多,南声情少而词情多。北气宜粗,南气易弱。”(见明·王骥德著《曲律》卷一)试以西北民歌《红军哥哥回来了》与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一比较,《红军哥哥回来了》的旋律高亢,以四度音程跳进为特征,这与西北人民生活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他们在唱歌或唤人多需“隔山跨塬”,所以习惯采用粗犷的语言和高亢的音调。而山清水秀风光迷人的江南,语言和音乐要柔和得多,江苏等地的方言也被称为“吴侬软语”。具有江南柔腔韵味的《茉莉花》,就充分体现了“吴音”的委婉。除民歌之外,在民间音乐中,几乎所有说唱的曲种、戏曲的剧种都冠以地区的名称,如说唱曲种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山东琴书等;戏曲剧种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秦腔等等。在这些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中,讲究字正腔圆,原汁原味。它不仅受到当地人们的喜欢,而且也为其他地区的群众所接受。人们所欢迎的正是那种浓郁地方特色的东西。

三、民间音乐的质朴性、即兴性

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愿望以及审美情趣。全国各地的民间音乐虽然在艺术的形式和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在质朴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它没有浮华之习,也没有装腔作势。由于生活的贫困,政治地位的低下,他们只能用廉价的材料制造使用的生活用品,包括音乐艺术在内。在艰苦而繁重的劳动之余,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来美化自己的环境和生活,用他们自己创作的音乐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对幸福的渴望及对未来的向往。民间音乐是质朴的、纯真的。

在我国民间音乐的演唱、演奏甚至是传承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即兴性。即兴性是指在世代相袭的传承中,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唱、奏者,将现成的民间音乐作为蓝本,按个人的需要进行润腔润字、迟疾顿挫的灵感式的调整。如在江南丝竹的合奏中,固定的曲谱仅是基本的框架,演奏者之间的熟道及彼此间的默契,使得他们不拘泥于谱面上的音符,而是瞬间的心有所感、指有所发,奏出的谱外妙音。如此指上生花令听众拍手叫好,赞不绝口。民间音乐这样的唱、奏及传承形式至今还在广泛沿用。

四、古文化的积淀性

民间音乐中的古文化积淀是极其广泛的学术领域。近年来渐渐为人们所认识,研究工作也正在展开并逐步深入。

1.远古时期的乐器。在现存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中,关于远古时期的乐器里,较有影响的是石磬、土鼓和陶埙等。如先秦典籍《尚书·益稷》中记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说的就是远古先民敲击石头,化装成野兽又歌又舞的祭祀场面。而近些年在山西夏县发掘出土了至今年代最早的“石磬”,通过将其悬挂起来敲击,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测音结果表明其音高为升C。古代又称其为“鸣球”。另外,就有关此类敲击乐器在《礼记·明堂位》也有记载:“土鼓、篑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等等。而远古时期的吹乐器尤以埙为代表。一般多为陶制品,故又称陶埙。从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殷商时期众多陶埙的测音结果来看,陶埙的绝对音高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可以吹出小三度音程,这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音阶形式。从大量出土的乐器和文献资料来看,形形色色的古代乐器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贵宝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

2.华夏歌舞的典范。大约7000多年前,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先民进入畜牧业和农业文明。原始歌舞随之有了新内容。在《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记录的集体歌舞中出现了三人手拿牛尾、边跳边唱的情景。以后又发展成八种歌舞,其中《奋五谷》《逐草木》《敬天常》《依地德》这些歌舞都是表现先民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强烈愿望。音乐艺术在那时还处于萌芽状态,歌、舞、乐三者之间仍存在着相互之间的依赖性,都不足以发展成独立的艺术门类。因此,先民们常用“乐舞”来表示对帝王功德的赞颂、部落图腾的崇拜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所形成的华夏乐舞很多,最具代表的当属“六代”乐舞。所谓“六代”乐舞,亦称“六代”之乐,简称“六乐”。它们分别是: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大咸》,舜时的《大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周朝时的《大武》。这些乐舞对歌词、曲调、音律、动作、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考古发现,当时人们已注意到歌唱者与乐队的排列对音响效果的影响。即表演时,把唱歌的演员和乐队中音量最小的乐器瑟放在距听众的最近处,音量较大的管乐排在稍远一些,音量最大的打击乐器如鼓、磬等放在更远的地方。按这样的层次排列,体现了人们早在几千年前就已懂得根据音响学来依次排列演员与乐队的位置了。约在公元前516年,孔子根据在齐国所见《大武》的演出情景,作了他著名的评论:《韶》,“尽美矣,又尽善”;《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从此引发了美学史上最早的关于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评论标准,这也可能是华夏先民确立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文艺批评标准。

3.震惊中外的编钟。1978年,在我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出土的大批古乐器,震惊了我国的考古界和音乐界,也震惊了世界上的同行。曾侯乙墓出土乐器数量之多,设计、制作工艺之精巧,都是十分罕见的。在出土的所有乐器里,编钟、磬是最精美的也是价值最大的。特别是在钟架子上悬挂了2400多年的编钟,全套共65件,总重2567公斤,分三层八组悬挂。每个编钟都能发出双音,其音质纯正清晰,总音域达五个半八度,几乎包括了一架钢琴的整个音域。在约占三个八度的中部音区,由于有三套音列结构大致相同的编钟,形成了三个重叠的声部,不但12个半音俱全,还可随意旋宫转调,演奏现代复杂的多声部乐曲。另外,在钟体上还刻有铭文,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楚、齐等国各种音律及阶名,变化音名之间的对照情况。这些出土的发掘,证明了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及音律学科达到的高度,它对于传统乐律史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曾侯音乐宝库的发掘,大批古乐器的出土,是中华悠久文化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文明的骄傲。

综上所述,民间音乐由于其本身根植于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同时又有着几千年的不断提高发展的文明历史积累,形成了它与职业艺术家和专业音乐院校艺术的不同。今天我们研究民间音乐,首先应对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进行了解、学习和掌握。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可以这样说,民间音乐不但是了解中华民族的窗口,也是反映华夏文化的一面镜子。

注释:

①《民族音乐概论》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第9页

②《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1页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音乐概述》肖常纬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曲艺音乐概论》于林青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3]《中国民歌》周青青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4]《中国音乐艺术赏析》孔繁洲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