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歌唱用力相对性艺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歌唱是身体肌肉运动震动的产物。声音的好坏取决于身体如何用力,向什么地方用力和用力点的准确与否。肌肉的活动规律一般是一紧一松,这种松紧的交替运动,可以使肌肉有更大的活动强度和更长的活动持久性。在一般情况下,力量同音量是成正比的,用力越大,音量就越大。但在歌唱发音的技巧中,这种成正比的规律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关键词:歌唱用力相对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对立和统一,并且是在矛盾的运动中发展、前进。声乐也是如此,要唱出一个好的声音,是全身肌肉力量有机配合,协调一致的运动、震动的结果,是全身各种肌肉力量对立统一的产物。
声音的好坏,取决于身体如何用力。我们知道,歌唱如果不用力是发不出声音的,但如果用力不得法,也发不出好听的声音来。因此,关键在于如何用力。用力得法唱起歌来声音就自然、悦耳、动听,而且省力。因此,在歌唱训练中,不但要研究声音共鸣等问题,而且还必须研究歌唱发音中如何用力和用气等。
歌唱发音所用的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支持”,它是由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如果把“支持”认为是气的作用,这就把力和气的关系弄颠倒了。实际上,不是气决定力,而是力决定气。也就是说,气息的控制完全是由力来实现的。
歌唱发音所用的力基本上有两种形式:推动力和对抗力。推动力是发音的原动力,它的方向是自下而上的。由于各有关肌肉的收缩而产生力,又通过这种力把肺里的气排出而产生气流。气的流动产生推动力,与声带摩擦产生声音。因此,如果没有力,就不能产生气流,而没有气流也就不能发音。推动力是最基本的发音原动力,是自然的用力形式。
嗓音是两个力,两个能连续相撞而产生的力。一个是压缩空气的力或能,一个是不断与前者对抗的肌肉的张力或抵抗力。
在歌唱学习中,是以一个基本的物理原理为基础的,嗓音不能服从于推力。当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讲话时,这个原则总是遭到破坏。因为,直接同另外一个人讲话会产生一种想法,就是声音应该直接对着那个人。如果这两个人彼此距离很远,为了把声音送得更远,他会把声音更有力地推送。换句话说,就是喊。喊叫是毫无音乐性的,而用正确的方法唱出最响的或最弱的声音来,是有音乐性的。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跟对方说话时或多或少地强行增加力量推出声音来的一种产物,后者是一种不影响自然发声的技术的产物,能使歌唱者不用推力,就可以向四周发出声音。由于共鸣的作用,可以使歌唱者能用较小的作用力,发出较大的音量。由于有关组织肌肉对气息控制的作用,也可以使歌唱者有可能用较大的控制力,而把声音控制在最弱的程度。
歌唱发音除了有推动力的作用以外,还有支持力的作用,它是同推动力相反的一种对抗力。推动力是一种作用力,而支持力是一种反作用力。因此,支持力是产生于推动力而又制约着推动力的一种对抗力,它可以使声音丰满而有持续性。
歌唱发音更离不开发声器官。发声器官是由四个明显的结构组成的:
1.风箱(肺及呼吸的肌肉系统),风箱的作用是产生第一种力,即压缩空气。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因为如何呼吸而困惑,他们都知道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因此每天不断地坚持呼吸训练,采用快吸慢吐、慢吸慢吐、快吸快吐等各种呼吸方法,他们可以吸进很多的气,甚至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但一张嘴却发不出好的声音来,也唱不出好听的旋律。这是因为学生过分重视深呼吸,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的对抗不协调,共鸣腔体的运用也不恰当,气吸和声门的配合不够默契,因此,发出的声音不好听。
呼吸离不开横膈膜,在身体的许多活动中,横膈膜就是经常被称作为“原动机”。这一重要肌肉的特点是,它的活动总是由一个间接控制系统所促成的。当我们用力吸气、呼气时,是横膈膜在把空气吸进来,推出去的。横膈膜的收缩导致它下沉和部分变平,从而增加胸腔的容积,它属于吸气肌。腹肌的收缩,减小整个躯体的容积,它们是呼气肌。在收缩中,它们受到横膈膜的抵抗与稳定。当横膈膜和腹肌都紧张时,上腹部就向前推。呼与吸这两群肌肉的力量大小是不一样的,训练中常见的现象是加强吸气肌肉力量,以对抗呼气的肌肉力量。于是就以为吸进的气越多,在身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因此导致了身体僵硬,各方面的肌肉无法配合、协调。其实,吸气的力量压力越大,呼气力量的反抗力就越强,这样的结果只能引起身体的肌肉力量越来越紧张、僵硬。
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1)应该从根本上减弱呼气力量的办法入手,加上少量的吸气力量和身体放松的力量,来求得呼与吸两群肌肉力量的平衡(也就是呼与吸压力与抗衡力的平衡)。这种呼吸方法要借助于整个身体的运动才能完成。要用口鼻通过后背向后腰慢慢地做少量的吸气(切不可多吸,以避免引起身体的紧张)。吸气的过程中,要特别细心注意吸气的通道与吸气时身体由上而下、从里向外扩张的力量和感觉。吸气时,要注意吸得快、吸得深、吸得柔而轻,动作敏捷自然。(2)在呼气的时候,则必须在声音延长的全过程中保持吸气时的状态,让横膈膜、腹肌的张力控制呼气,使气息出得慢,出得匀净,出得平稳而舒畅。要做到这样,就必须保持控制呼吸的两组肌肉群的抗力,即保持吸气时一组肌肉收缩另一组扩张相抗衡的力量。
擤鼻涕这个动作,同歌唱的基本动作是比较相似的。做这个动作,我们就把鼻孔内部的表层合拢到能产生振动的程度,然后再加上空气的压力,这样产生的结果就是声音。
发音之前,通过扩张较低的肋骨和横膈膜,以尽可能小的张力吸气。然后,在起音的一瞬间,保持这种吸气的姿势,张力要平稳,不可猛撞。当音建立后保持这种张力,必须使这种张力“即时地”出现在起音的瞬间——不早也不晚。用吸气的姿势起音,你就建立了所需的吸气张力。
2.振动器(喉),振动器的作用是产生第二种力,即反抗的肌肉阻力。喉的活动结构是一对振动着的声唇(声带),和一个由极纤细的肌肉、腱和软骨所组成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声带和咽部任何一点点细微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声音的好坏。声带在发声与歌唱中的第一个作用是振动,第二个作用是随着声音高低的变化自身的长短、厚薄,声带的振动是由靠近的和拉紧的声带与气息压力的对抗产生的。如果只把声带拉松拉紧和闭合,而不适当控制呼吸肌肉,气息将漏出而浪费掉。声带拉长得越紧,边缘靠得越近,对气息压力提供的阻力就越大,这时必须加强气息。歌唱发音是由声带的行动发出来的,要发出好听声音,是要靠全身肌肉正确运动规律的支配下才能实现。声带不像弦乐器的弦,而像一对膜质的唇。这对唇被呼出的气息不断迫向两边,由于它们自身的弹性和肌肉张力而不断彼此靠拢,从而把呼吸气流截断成一串噗噗声或律动,当呼吸气流足够快时,就产生音的感觉。具有弹性的膜(声带),把它们边缘之间的缝隙(声门)快速打开和闭合,以快速连续的噗噗声把空气压力释放出来。为使声带能够振动,必须拉紧它们,从而把声门的缝隙变窄到足以为气流提供阻力。声带永远处于兴奋的收缩状态,所以始终具有弹性。
我们发出的一个音,不管它是轻的、响的、低的或高的,都需要受体内气息压力的控制与支持。气息出来与声带开关的时间要完全协和,在气息发出时,声门应做好准备,当气息通过声门时,声门恰好打开,如配合恰当,则可发出好听的声音。如气息出得太慢,而声门却早已打开,声音就会变为慢的波动,音就会偏低;如果声门尚未打开,而一部分气息却已到声门,部分向外挤出,这就是漏气,这是坏现象。当我们在发高音时,声带缩短而拉紧,其振动频率快;反之,发低音时,声带伸长而松,其振动频率也较慢。高音歌手的声带,细而短,低音歌手的声带则粗而长。唱低音时,因声带松,气息通过声门的压力就低。唱中音时,因声带较为紧缩,气息压力也渐渐需要加强。唱高音时,因声带更为紧缩,气息压力就需要更加强。
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着重加强中声区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在完全掌握中声区的基础上,再向下、向上扩展音域。使各方面的肌肉群体协调发展。
3.扩音器(胸腔、气管、咽腔及头部的空腔),扩音器的作用是通过产生一个大而且部分被封住了的腔体。加强上述二力碰撞后所产生的声音,这个腔体能产生极大的振动。
声带在没有共鸣的情况下发出的音量很小,要靠共鸣把声音扩大和美化,才能成为歌唱的声音。
胸腔位于声带以下胸部肋骨内,声带发出的音波有一部分(主要是低频率的音波)可以传到胸腔中,引起共鸣,发出浑厚宽广的音色。
咽腔位于声带以上。由真、假声带之间的喉室和以上的咽管组成,在歌唱发声时由于喉内肌群的积极活动,使喉室和咽管扩张形成空间,是音波向上必须经过的第一个共鸣体。咽腔是个管道,从口的后部延伸到食管的入口处。咽腔像所有的体内管道一样,可以由它的纵向肌肉和轮肌来改变它的长度和宽度。
头腔共鸣是打开鼻咽腔所产生的共鸣,能发出高频率的音波。头腔共鸣的效果就是加强高泛音而得到光彩。
4.发音器(舌、腭、牙、唇)。嘴和口腔是音通道的一部分,嗓音自喉通过它传到外界。口腔被一个横的骨质与肌肉的分隔物与其上方的鼻腔隔开,这个分隔物就是腭。口腔还包括舌、牙、唇、腭和下巴。
咬字发音器的作用是,由于咬字发音器各部分具有不同的形状,因此,能在被扩大了的声音上按上字眼儿。
舌是口中可以自由移动和伸出的肌肉,在歌唱时,舌头必须保持在低而靠前的位置。
软腭或软口盖是硬腭的膜质的肌肉的延伸,与后者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表面,形成分割口腔和鼻腔。
下腭的自由动作是向下和向后。在歌唱的过程中,下腭应该是自然的、平衡的、飘逸的。下腭下面的整个部分,在发音过程中,都必须是柔软的。
总之,控制口腔形状的肌肉与喉肌的行动密切相关并互相协调。
以上这四个结构的特点是:无论哪一个结构都能影响其他三个的运用方法。如果要想获得最良好的效果,就是四个部分应该同时活动,但是活动时,应该各自独立。
歌唱中的用力,要做到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如呼吸,该用的是深呼吸,不该用的是深呼吸时的下坠或僵硬;再如共鸣,该用的是打开各自的共鸣腔体,不该用的是打开共鸣腔体的同时又加上不该加的力量等。因此,在歌唱发音中,对力的使用应该注意其相对性。
发音来自矛盾的或对抗的力量(如:气息压力与声门阻力的对抗),是在一种完美的平衡状态下发挥作用的。
松弛的声音是正确用力的结果。歌唱发音要避免发紧或沉重。要使人听起来感到轻松自如,并不是要把各有关肌肉都放松下来,而恰恰相反,要把各有关肌肉动员起来,使之处于积极状态,尽量以主动、振奋的状态发音。
嗓音训练中放松和紧张也是相对而言的。就字面而言,放松意思是不坚实、不僵硬或紧张、松弛和宽松,从抑制中解放出来。在歌唱中“肌肉干扰”就是嗓音通道中的紧张、僵硬或坚硬,它妨碍正常的肌肉行动或根本就背道而驰,从而在嗓音行动中诱发生理阻力和过度用力。正确的歌唱应该是排除不必要的心理和肌肉的紧张与过度用力。放松不是僵硬、紧张或迟钝。放松时,僵硬和迟钝都不存在而是处于肌肉的紧张状态。肌肉纤维出现有益的张力或局部收缩,即使肌肉处于休止状态。放松是从对抗的肌肉拉扯中解放出来的积极运动,它不是一种肌肉、关节或喉的静止状态,而是一种运动方式的控制。放松是一种相对状态,要求解脱不正常的紧张,而不是嗓音器的松弛。
总之,嗓音是多个协调的肌肉运动或协同的产物,每一运动受时间和动力因素所支配。不只是肌肉收缩出现的程度要正确,它还必须出现在恰当的时间。参与的肌肉组织(如呼吸和发音中的),其行动是同步的而非连续的。体内肌肉的相互行动关系总是对抗的,即:没有肌肉是自动的,它总是与一个对立肌相互而动。
力量,或具有建设性或具有破坏性,有规律的振动中的能量是建设性的,无规律振动中的暴力是破坏性的。有规律振动使嗓音音高准确、声音洪亮。因此,只有用力得当,才能使歌唱发音轻松而自如。
(注:本文为上海师范大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QW885)
参考文献:
[1]威廉文纳著.李维渤译.歌唱——机理与技巧.2000年.
[2]维克多·亚力山大菲而兹著.李维渤译.训练歌声.2003年.
[3]弗·兰皮尔蒂等著.李维渤译.嗓音遗训.2005年.
[4]歌唱与声音训练.音乐论丛.1982年.
[5]沈湘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1998年.
[6]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编.声乐译丛.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