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彝族音乐构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彝族民歌
彝族民歌是彝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最初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情感体验。其特点是触景生情,想象独特,词藻朴实。耐人寻味,它所涉及的生活面比较广泛。在众多的彝族民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叙事歌、劳动歌、风俗歌、爱情歌和儿童歌等。
(一)叙事歌
叙事歌大都属于风俗性的彝族民歌。常在节日、婚嫁、酒宴及追悼亡灵时演唱,既可用以演唱有关创世造物、民族历史,又可用于祭龙、祭山等礼仪活动。
(二)劳动歌
彝族一般都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主要从事农业、牧业生产,劳动歌就是反映彝族群众劳动生活内容的民歌,主要有牛山歌(亦称“牛歌”)、下种歌、推磨歌等。
(三)风俗歌
主要有婚礼歌、丧礼歌,以及传统节日唱的风俗歌三类。
(四)爱情歌
这是彝族民歌中最丰富的一种,分短篇情歌和长篇情歌两种。
(五)儿童歌
在彝族民歌中,儿歌极为丰富。由于彝族儿童长期置身于能歌善舞的人们中间,在这种环境、气氛的影响和熏陶下,产生了不少美妙的儿童歌曲。
二、彝族乐器
彝族乐器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吹奏乐器、拉奏乐器、弹奏乐器三种。吹奏乐器有竹笛、巴乌、彝笛、草杆、马布、铜角、葫芦笙等。拉奏乐器有彝族四胡和胡惹,弹奏乐器有月琴、口弦、三弦,击奏乐器有铜铃、八角鼓、烟盒、鼓、锣、钹等。在众多的彝族乐器中,以月琴、口弦、马布、三弦流传比较广泛。
(一)月琴
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在彝语中称“巴布”、“班匹”或“和巴”。彝族的月琴有二弦、三弦及四弦三种,基本形状为长颈圆腹。
(二)口弦
口弦是彝族各支系都拥有的乐器,比较独特而简易,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有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
(三)马布
马布是一种吹奏鸣乐器,主要流行于四川大凉山一带。马布的管身用竹制成,长20厘米,直径1厘米,有5至8个圆形按孔。
(四)三弦
彝族三弦有大小两种。小三弦是彝族古老的乐器之一,大三弦于20世纪40年代流行,常用于歌舞及彝剧伴奏。
彝族的器乐演奏形式主要是独奏,合奏曲不多,且主要源于民歌和民间歌舞音乐。独奏曲中以大、小凉山彝族月琴演奏曲“秋风吹”、“打谷场”,云南无量山区彝族笛子独奏曲“过山调”、“放羊调”,云南红河彝族的巴乌独奏曲“阿哩”等最具特点。合奏曲在历史上形成很早,最着名的是公元800年南诏宫廷乐队赴长安所演奏的“南诏奉圣乐”,其规模宏大。乐曲优美。现代彝族民间合奏乐以聂苏支彝族的“歌舞组曲”和阿细支彝族的“阿细组曲”最具代表性。着名的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就是根据彝族民间乐曲创作而成的。
三、彝族舞蹈
舞蹈在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形式多样。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民族风格。彝族各支系都有各自独特的歌舞,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踏歌、四弦舞、“阿细跳月”、烟盒舞等。
(一)踏歌
踏歌是最具群众性和普及性的彝族舞蹈,在各地彝族中踏歌又称“打歌”、“达踢”、“跳歌”、“左脚舞”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形式。踏歌遍及云南各地,不仅在彝族中比较流行,在白族、纳西族等民族中都盛行这种歌舞形式。
(二)四弦舞
彝族称之为“叶切比”,意为弹着月琴跳舞,流行于云南峨山、双柏、新平、姚安等地区。跳四弦舞是彝族男女青年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方式,他们往往通过跳四弦舞相识、相恋。并结成伴侣。
(三)“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是云南阿细支彝族群众喜爱的一种舞蹈,舞蹈时男子弹奏大三弦和吹笛子,女子面对男子拍掌起舞。因为一般都在皓月当空时跳,直到月落星稀时才散,故名“跳月”。
(四)烟盒舞
烟盒舞流行于云南个旧、石屏、建水、蒙自、开远、通海、元江等地彝族尼苏人中,因为跳弦用木质烟盒伴奏,所以称为“烟盒舞”。
四、彝剧
彝剧是一个年轻的剧种,是20世纪50年代在彝族民歌及歌舞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音乐源自民歌、歌舞曲和器乐曲,表演动作采用“打歌”等民间歌舞的舞步和身段,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彝剧主要流传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彝族聚居地区和云南省内部分彝族自治县,最早的戏剧演出活动始于1947年,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直苴乡(现属永仁县)小学教师用彝族歌舞编演成节目:1957年。大姚县昙华乡麻杆房俱乐部一民办教师采用端公“跳神”的某些动作与神态,以《梅葛调》、《过山调》、《放羊调》为唱腔,结合彝族民间歌舞,模仿汉族花灯形式编演了《谁是医生》、《牧羊在林中》、《狼来了》、《半夜羊叫》等剧目:1958年,大姚县昙华乡业余彝剧团参加文化部在大理召开的西南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时演出了《半夜羊叫》,受到赞扬与肯定,并正式定名为彝剧,大姚县昙华乡也就成为彝剧的发源地。
彝剧音乐由彝族流行的山歌小调、舞曲和器乐曲结合形成唱腔。称为“山歌体”,尚未形成固定的板腔和联曲体。主要曲调有《梅葛调》、《过山调》、《放羊调》、《大松平调》、《曼嫫若调》等,乐曲有《芦笙曲》、《唢呐曲》、《月琴曲》等。彝族“跳歌”用的笛子、三弦(或月琴)、芦笙也是彝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俗称“三大件”。目前。彝剧表演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式,也没有严格的行当分工,最初是以模拟某些生活动作和动物特征的简单表演,后又从毕摩(彝族祭司)祭祀和唱《梅葛》的动作、声调、表情中吸收一些表演技巧,再从“打跳”中提取某些身段、步伐,变成节奏性和舞蹈性较强的表演技巧,发展为以歌、舞、乐
、剧结合的表现形式,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彝剧自产生以来已创作演出近百个剧目,多属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主要代表剧目有《半夜羊叫》、《曼嫫与玛若》《歌场两家亲》、《查德恩达》、《银锁》、《掌火人》等。
五、现代彝族音乐的发展
新一代的彝族音乐在创作尺度上多取材于传统文化的民族规范与诗风传统,以其单纯而又柔韧的民族诗歌精神映射彝人与自然、与人生、与文化“对话”的生活基调,使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字里行间中那深藏的文化底蕴与流溢芬芳的民族诗化情调。浓郁的民族特色与鲜明的支系地域特色一旦结合,也就形成了彝族新声词曲创作的独特风格和流派,这些彝族新生代的词曲创作,得到了文艺界的充分肯定。
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背景为当代的音乐人提供了直接的创作素材,在艺术上也提供了可借鉴的表现手法。如“山鹰”组合的原作词曲围绕“鹰”这一核心,描绘出的是彝山大地那辽阔深邃的风光,以及在高地上生存和繁衍的彝人情感与美好愿望,风格粗犷豪放。云南彝族创作歌手倮保以其《水缸里的月亮》,摹绘了西南边陲特有的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与当地少数民族淳厚的民风民情及古朴的生活画面,构成了清丽隽美的语言风格与瑰丽的水墨色调。在表现手法上,“山鹰”组合在原创歌曲的制作中,在不同程度上成功地转接了月琴、口弦、葫芦笙、巴乌、竖笛等彝族民间器乐的传统音乐素材,丰富了现代电子音乐合成的表现力,强化了MIDI音乐的配器层次与旋律色调。
放眼未来,彝族音乐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当代彝族音乐在不同的发展层级上,有着不同的文化心态与不同的生活感受,其词曲创作的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一种必然。我们要注意从为数众多的民间歌手与民间歌谣那里汲取养分,感悟民歌所具有的广泛的群众性。要注重让大众能够接受当代彝族音乐,使曲调扎根于文化的沃土,让歌词染上时代的特色。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借鉴现代特别是电子音乐的技术手段以扩大音乐的表现力,重新认识到中国彝族民间音乐作为创作源泉的重要意义并深入挖掘其特有的审美价值。要在彝族民间音乐素材上深入开掘,发挥其强烈的民族个性,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作曲手法,来进行彝族音乐的创作。另外,还要更多的从彝族歌舞、器乐中寻找创作素材。
摘要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歌舞和音乐艺术,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年节婚丧,都要以歌舞抒发其情感。彝族的不同支系之间风格差别很大,各个支系的民间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因此,彝族音乐是十分绚丽多姿的,包括有民歌、器乐、歌舞、戏曲等体裁。
关键词彝族音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