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浅谈民族乐派和传统音乐的联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传承
现以巴托克的和声为例,来看看传承、解构与重构的关系。巴托克的和声并不以西欧发达的和声体系为参照,而是将它建立在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形成他那独特的富有创造力的和声体系。匈牙利民间歌曲旋律中有很多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这种五声音阶除了在旋律上有着推动力以外,还提供了在和声上的暗示。它的一级、三级、五级、七级这四个音级的重要程度几乎是均等的,四级则是常以经过音的姿态出现,而七级还具有一种相对稳定、谐和的性质。由于七级具有的这种谐和性,巴托克就曾在一首#f小调的乐曲中,用#长a、#c、e来结束整个乐曲。在当时,这种手法是很异乎寻常的这个终止和弦是旋律动机的一个纵向投影,是合乎逻辑而自然形成的结果,而不是凭空的臆造。这样,七度音就可以直接作为谐和因素来使用,而不需要任何准备了。匈牙利民歌的另一个特点,是经常出现纯四度的跳跃,这种纯四度的经常反复引起了巴托克对各种四度叠置和弦以及各种转位的尝试。巴托克有的和弦构置还受到罗马尼亚民歌的启发。我们来看一个罗马尼亚民歌的例子这条旋律中出现了增四度音程,这是罗马尼亚民歌的一个特点。
2解构
巴托克依此自然而然地采用了增四度、减五度音程,并以此来结构和弦川另外,民间音乐中大量的多声的特点,给巴托克以极大的启发,大大地扩展了他进行尝试的范围。他大胆地进行各种试验,不为传统的陈规所束缚,对民族文化传统一再进行着解构与重构,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立足点,以探索和革新的精神逐渐摆脱德国浪漫乐派统治的影响,形成他那独特的音乐风格。解构的是本民族的传统,而重构可能受到异文化传统的影响,这在亚纳切克的音乐中有较典型的体现。与生活在波希米亚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不同,亚纳切克出生于莫拉维亚,这个地方西面与德国之间隔着波希米亚,东面与俄罗斯相邻。因此,莫拉维亚的文化受俄罗斯影响较多,这就为更多地摆脱西欧传统创造了条件。《死屋手记》是亚纳切克的一部“表现这个阴暗的世纪”的真实伟大的歌剧,歌剧的这种平民化的悲剧意识来自俄罗斯文化传统。《死屋手记》的构想源于陀斯妥耶夫斯基有关西伯利亚劳改营地的报道。另一部歌剧《卡佳·卡芭诺娃》则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为基础写成。俄罗斯文化中两种对立的因素—深刻的东正教禁欲主义传统和自然的、语言的、酒神的力量,在亚纳切克的音乐中都有反映。在《耶奴发》、《卡佳·卡芭诺娃》和《死屋手记》中,充满了远离恶世界、禁欲主义、勇于牺牲和忍受苦难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作曲家本人充满同情心的斯拉夫情怀,表达出对人的不公正地位特别是奴隶地位的忧伤与痛苦,以及拯救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渴望。在《耶奴发》的结局中,耶奴发的精神处于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中:虽然被淹死的私生子被找到,虐待女儿的母亲在认罪服法后也被带走,但耶奴发本人在痛苦的煎熬中仍有一种道德的负罪感;她所爱的斯蒂瓦不能与她结婚,而她并不喜欢的拉柯却执意要和她在一起,等待他们的是漫长的流放之路,是无边无尽的耻辱与苦难。正如莱因哈特·劳特在《陀斯妥耶夫斯基哲学》中所指出的,痛苦帮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生活的意义,促使人们去改变生活。借助于痛苦,从黑暗的深渊中培育出高尚的心灵。但是异教的、狄奥尼索斯的精神也同样影响着亚纳切克。《马可波罗斯案件》完全不同于前面提到的几部悲剧性的歌剧,它讲述了一个女人在喝了魔药之后又活了三百年,最后终于发现,如果没有幸福,长生不老实在是人生的一个包袱。这种近乎神话的椰榆手法亚纳切克并不常用,但它的确构成了亚纳切克音乐风格的另一面。I2]与亚纳切克的做法相类似,巴托克吸收了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民族的音乐文化。这正表明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动态特征。正是由于文化的流动性,才使艺术充满了活力,才推动着民族性不断向前发展。一种民族文化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那么它将最终失去生命力,将成为发展民族文化的阻碍。巴西作曲家维拉。洛勃斯的音乐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重构。拉丁美洲文化并不象远东和近东或非洲各个民族的文化那样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有时很独特的艺术手段那么闭塞。相反,拉美音乐虽然在地理上并非属于欧洲,但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却同欧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巴西音乐中能见到三个大陆:南美洲(印第安人)、欧洲(尤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和非洲(不同部落)的影响。其中有些体裁从欧洲和非洲移植过来后,就在美洲的土地上扎下根来,开始新的生活,以致变化得几乎无法辨认。
3重构
维拉一洛勃斯的特性就是在各种复杂的、不同方向的文化发展过程的氛围中形成的。他13岁就己在称作“绍罗”(Cheros)的街头乐队里演奏了,后来又作为大提琴手得到机会参加一些表演萨苏埃拉的小歌舞班的乐队。他四处旅行,深入到了民间创作以原封不动的形式幸存下来的腹地,使他感兴趣的不仅是音乐材料,而且还有神话、传说以及诗词。他以民俗学者的细心来记录旋律。在各个阶段中维拉一洛勃斯主要创作民族风格的作品,而这方面最光辉的范例当数他加年代所创作的规模宏大的套曲“绍罗”,这里他对巴西民族体裁使用得尤其出色。另外,在他早期的创作中,有一些出色的形式简单的乐曲,它们完全属于流行体裁,乐曲里没有傲慢的讽刺或风格上的摹拟,这样的音乐利用在电影院的休息室、小咖啡馆的舞台上演奏,或者说简直像街头小夜曲。他直接面向民间音乐,写出了为管弦乐队作的《非洲舞曲》,在舞曲里引进了地道的黑人歌调和民间打击乐器;进行试验,如钢琴套曲《特性情节》,在套曲中的一首乐曲《猫和老鼠》里,他完全放弃使用旋律结构,以便使整个写法服从于造型动机;还有给人印象最为鲜明的交响诗《亚马逊河》和《维拉普鲁》,这两首作品的内容都和印第安人的传说有着渊源关系。维拉一洛勃斯是非欧洲音乐文化的独树一帜的代表者,但他的音乐也不应被看成是超脱于20世纪欧洲音乐基本风格流派之外的,在他的作品中很容易发现许多直接属于欧洲浪漫主义流派的东西.这首先涉及到一些以传统歌剧一交响乐形式写的作品。另外还受到德彪西的强烈影响。他还创作了一套《巴西的巴赫风格曲)},采用欧洲古代音乐演奏的曲式,诸如钢琴组曲(No.4)、器乐二重奏(No.6)和声乐咏叹调(No.5)等等。对维拉一洛勃斯来说,巴赫的音乐无论是旋律,还是曲式,都不是毫无伸缩性的、往里硬塞巴西音调的“铁履”。他的《巴赫风格曲》充满即兴性,能够不断变化乐队的音色,创造出有时极其意想不到的音响。维拉一洛勃斯的作品又只有在非欧洲的土地上才能产生。欧洲“时代思潮”的反映在这里获得这样的独具风格的形式,故而可以把维拉一洛勃斯列入20世纪最伟大的创造者之列。他的活动是产生拉丁美洲现代作曲乐派的基础。后来这个乐派的代表人物有卡洛斯·查维斯(墨西哥)、阿尔贝托。希纳斯特拉(阿根廷)、阿马杰奥·罗尔丹和亚历山德罗。卡图尔拉(古巴)、克劳迪奥.桑托鲁和约瑟·西凯拉(巴西)。而他们每个人在选择自己的道路时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受益于维拉一洛勃斯的先导。
4小结
类似的重构还发生在美国。美国的文化在传统上应为欧洲文化,但由于后来多民族的融合、折衷,对形成美国独特风格产生了很大作用。象格什温的爵士乐成分,科普兰的法国音乐与美国西部音乐相结合的特点等等。美国的地理、文化都体现出广大、混合、多方面文化滋养、多元化特点,把外来的、本土的、民间的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人数众多的美国民族乐派,成为现代音乐发展的主要潮流,美国也成为现在的世界音乐中心。这些事实都是在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构中体现出创作上的创新。解构与重构,成为民族主义音乐不可缺少的一个创作过程。
作者:庞桂南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