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学音乐艺术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学音乐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学音乐艺术论文

一、审美体验价值

审美是一种能力,审美不单单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更重要的是心灵。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心理体验。优美音乐是心灵的栖息地,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在潜能开发方面,挖掘不同学生的长处,并对音乐知识进行合理化分析,对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对音乐类艺术考生进行专业的音乐知识和理论的辅导。同时,为有特殊音乐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审美发展需要,这一切都是音乐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在体验的层面,音乐有着非比寻常的粘合力,音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音乐在当下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消遣娱乐的大部分,音乐对于人的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可以让人产生癫狂、悲愤等各种状态,也可以让人获得希望,体验巅峰感受,所以培养音乐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思维是我们应该客观对待音乐的态度。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不同阶段学校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中小学和高中的音乐课程价值也有所不同,集中体现在高中音乐课程加入了有关发展学生个性的内容。这一内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基于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包括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意识和人生规划能力。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发展需求,都是展现学生个性的过程,也都是为发展学生个性服务的。也可以说是对“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的强调,是高中音乐课程价值与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价值的主要不同点。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通识教育的要求。在人格培养和个性塑造上对学生的世界观、文艺价值观都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创造性发展是高中阶段的关键期。研究表明,人在高中阶段的创造能力最强,我们的音乐教育就是要鼓励和提升他们的创造精神,在精神层面鼓励他们、感化他们、激励他们,音乐教育要体现示范性作用,要在审美熏陶的前提下,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在高中阶段加强审美教育,加强道德情操的培养是培养人才的客观需要。中国民族音乐需要继承和发展,靠的不单单是艺术院校和艺术研究单位,还需要以高中为起点的教学单位的高度重视。

二、创造性发展价值

艺术是审美的世界,音乐是听觉的享受,在词曲旋律的创造上,音乐没有止境。创造最好听的音乐是所有音乐人的梦想。高中生年龄在l4—18岁,正处于青年初期。研究发现,14岁是创新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高中生的成人意识开始觉醒,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是非观念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是他们首先需要解决好的问题。高中生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有了自己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他们也想用自己的创造让大人们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他们,成人感和认同感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他们渴望成功的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是来自高考的应试教育,而是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运用。创新思维是在人的意识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应用性能力的直接体现。心理学研究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和培养与创新思维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这里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坚韧性、强烈的动机、热情、自信心、吃苦耐劳等等。创新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潜能,要有效地开发出这些潜能,需要个体有从事创新活动的驱动力,个体的兴趣和动机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内驱力,非智力因素减弱以至降到很低水平,是创新思维不活跃的关键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因素,就要激发强化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创新能力,有能力受到他人的尊重,有能力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永远保持好奇、质疑、探索的自觉意识。最后,要形成一种商讨气氛,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这应成为每个集体成员的共识。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创新思维,还要有实现创新设想的能力。这些能力既包括思维能力,也包括实践动手能力。21世纪极具挑战性和竞争性,发展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其创新潜能,是中学生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没有中学创新教育的成功,就没有中华民族强大的创新能力。

三、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的功能体现在情感的共鸣,进入21世纪,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精神文明却在钢筋水泥的城堡里被高强度的生活所抛弃。人类自己的精神家园需要维护,人们在沟通和交流中需要情感的相互关怀。音乐是传递情感的最恰当方式,无论什么样的心情,无论什么样的状态,也不论什么样的视听要求,都可以找到合适的音乐,音乐类型的无疆界和音乐创造的多维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享受。同时也在人群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我们的音乐老师站在讲台上,不仅仅教学生们知识文化,更是给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有理想,有追求。在音乐的课堂上,在试听歌曲的享受中,我们开始不需要去懂得歌词的意思,跟着节奏和旋律就能自己哼唱;自己学会唱歌的时候,了解了歌词的深意,更会身临其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即可以安静欣赏的歌曲,又是可以歌唱的音乐,在歌词的表达中把我们老师和孩子们紧紧地拉到了一起。可以互动,可以沟通,更可以角色互换。很多学生谈理想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将来当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最好的榜样,歌曲具有很强的代入感,让老师想起上学时候的样子,也让坐在教室里的高中生有空间去想象自己以后当老师的样子。这份感动从音乐中款款而来。也就形成了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同时又把现实和理想进行了对接,对高中生思考和审视自己的未来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

四、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的作用不但是审美,更重要的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知道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流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同时也就产生了交换的文化。最早期的文化是以口对口进行传播的,说唱就是原始传播的方式,文学和音乐一开始是不分家的,口头文学就是以音乐的方式呈现的,而且世界各地都一样,希腊有古老的《荷马史诗》,中国有先秦的神话故事,都是有故事情节的文化。而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文人开始对口头文学进行了润色,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在文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诗经》中绝大部分诗歌是用来歌唱的。纵观中国的诗歌史,诗歌的押韵和形式美都是对音乐的借鉴。音乐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歌曲改编自文学名著。从欣赏的角度,听觉的愉悦更适合积极的记忆,而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体现音乐的传承价值。高尚的审美情操、良好的艺术品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就是在听和唱的欣赏过程中挖掘艺术的魅力,在休闲和愉悦中得到身心的愉悦,这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高中生更需要精神世界的休息和调整,音乐及时地满足了他们个性化的需求,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但是在教学中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那就是对音乐过分地追求给学习带来的不良后果。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追星”的现象严重,音乐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观是教育的目的性要求。

近些年来有关音乐类的综艺节目此起彼伏,仅在2013—2014年,浙江卫视、湖南卫视、央视相继推出了音乐类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快乐男生》《中国好歌曲》等,这些节目对高中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正确引导、合理分析这些节目的特点,以求对学生的未来规划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欣赏能力、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树立积极健康的艺术观念,把现代化的素质培养和精神塑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学生各个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高中教育是承接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学专业教育的转换阶段,高中阶段的教育具有全局性意义,高中教育要因地制宜,教育学科要合理分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才是今后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作者:杨帆单位:眉山市青神县青神中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