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政治教学研究论文4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篇
1构建高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策略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构建和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一堂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应包含以下教学环节:
1.1发挥集智备课的优势,加强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工作量大、教学任务重是事实,所以依靠单兵作战效果不好,应该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通过集智备课,教师能够集思广益,交流和探讨自身的心得体会和困惑,改进和更新导学稿和教学稿,最大程度优化教案。集智备课的主要流程为:个人“初备”——备课组“集备”——个人“复备”——课上“续备”——课后“补备”。
(1)个人“初备”是教师先进行个人备课,形成“初案”。在初案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应秉承“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尊重差异”的原则,以“备学生”为核心与前提进行个人备课。
(2)备课组“集备”是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轮流发言,初步形成师生共用的导学案的过程。
(3)个人“复备”是教师在集体研讨教案的基础上再一次备课,形成“个案”。利用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发动、引导、激趣与点拔等环节设计,进一步完善导学案。
(4)课上“续备”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动态把握学生学情和问题生成,了解预设与实际的差入,及时调整和修正教学策略,形成“续案”的过程。(5)课后“补备”是课后反思和修订,从而形成“补案”的过程。
1.2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组内、组外交流讨论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同层次分组,组内成员展示并讨论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然后进行组与组之间交流讨论。例如:在“正确的人生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则新闻报道: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激情后的他们大多选择用网络麻醉自己。过度玩网络游戏使有的大学生不仅失去金钱而且毁掉了自己的前程。每年都有学生因各种原因退学,但不可否认沉迷网络已成为不少学子“玩物丧志”的罪魁祸首。让各个小组讨论就“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如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进行探讨和交流,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好基础。
1.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学习成果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在高职院校政治课堂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应该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努力解决问题,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新形势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例如,在学习“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就提出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1:怎样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问题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什么样的理想?问题3: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学习自主学习,努力寻找出问题的答案后,再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学习成果,并由教师对学生展示的结果进行点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结束语
总之,构建高效的高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教学课堂中。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效进行。但是,高效政治课堂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进行实践探索,逐渐积累教学经验,才能不断的完善,最终实现高效的政治课堂教学。
作者:杨文单位:湖北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1创立创新教学模式
2006年之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偶尔有几次诸如讨论、演讲等活动,都只限于班级,“满堂灌”是教学的主流模式。新教材使用后,我们原来承接的几项课题也均已结题,使我们豁然开朗,感觉到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光靠“满堂灌“”一言堂”不行,学生不接受、也不好学。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从死板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经过七年的探索我们基本上实现了以案例教学和“参与型”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延至在学院范围内广泛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为此,我们主编了农业部两本统编案例教材,完成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子课题关于“参与型”教学项目的研究,为我们创新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新一轮课改首先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为主导,以招标形式为主体,集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前沿的四门课的专家学者,统一了教材体系,编写了本、专科共同使用的四门课教材(高职高专两门)。而且每年都进行修订,直到2010年。如何使用好教材,把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各高校和高职院校必须要根据本校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改革。
2.1新闻
这是一种双向的,既有老师,也有学生,国际的、国内的、社会的、校园的都可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时事,增强学习热情,我们在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每一次新课时都是这样做的,3-5分钟,边边评论,效果极佳。
2.2讨论、演讲
这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式。讨论的内容可以随课而定,老师要制定讨论的问题,主要是一些热点问题,学生分组准备,查找资料、汇聚共识,每组一个重点发言,最后由老师点评;演讲的内容开课前老师就要有布置和安排。如近几年我们新生入学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2011年是共产党诞生90周年,结合理想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我们就进行了理想和歌颂党两方面的演讲题目,并且扩大到全学院范围,进行演讲,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每人在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了一篇演讲稿,在班级人人都参加演讲,然后选出代表参加全院的演讲,使之心灵受到震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洗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3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信息承载量大,能从时空两个方面有效地扩展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表现形式丰富,能将抽象、晦涩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一段富有教育意义的视频、一首动人心弦的歌曲或者一个震撼人心的画面都能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切感。近几年来我们7位政治课教师的教学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并对“两门课”的课件进行了再开发,形成了系列。
3创新教学内容,使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从2011年开始,我们把原来制作的两门课的课件均做了一系列的修改和创新,结合90后的特点,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做了如下调整和设计。
3.1每章开篇前,选择一首与这一章内容有关的歌曲,进行3-5分钟的歌曲欣赏,通过这首歌而导出要讲的本章内容。激发学习热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2教学目的。这门课共设15章内容,每章都具有独立性,反映不同内容,所以教学目的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针对我们的受教育者---学生,每章的教学目的中都要表达这一重要教学目的。
3.3本章重点难点问题。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在通读几遍本章内容过程中,结合现在的实际,列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3.4相关链接,主要是用一些伟人和名人语录,揭示本章内容,起到把本章内容串联起来的作用。
3.5具体内容,以节为单位,有文字叙述,有视频,有图片,有案例,形象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
3.6本章思考题。
3.7本章参考文献与影像资料,便于学生课后查阅和观看。
4延伸教学过程,开辟第二课堂,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4.1开辟第二课堂。与学生管理部门、思想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延伸教学过程,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思想受到教育,心灵受到洗礼,人格得到提升。如上党课,进行党史知识竞赛、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演讲、关于社交礼仪的讲座、革命歌曲大家唱等,我们都积极组织和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2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近几年我们在佳木斯市和周边郊区与县城,共建立了四个基地,教学过程所涉及到的与基地有关的内容,我们就带学生去学习、参观、调查,收到了课堂教学收不到的效果。
作者:李婷单位: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1、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语言艺术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的地位,教师是课堂的主角。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开始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劣势。特别是在高校的学习教育过程中,这一时期的教学对象是已经较为成熟的学生,他们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在这一阶段,如果还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开阔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形成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促使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和探讨问题的习惯。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的声调要富有节奏性。语言艺术涉及说话人语言风格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语言内涵,言语幽默同时也包括语言的外向形式,例如语言的节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声调要富有节奏性。在教学过程中,千篇一律的声调给人死气沉沉的感觉,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涉及问题及程度的不同,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通过不同节奏的变换告诉学生什么是重要的,那些部分应该着重掌握。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情趣以及记忆点。对于教师教学语言节奏的要求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对于教师教学激情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情澎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情感激励性。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共产主义观念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注意,带动学生进入有效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情感激励性的语言应该与教师的手势、动作等相配合,从而提高课堂感染力。第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幽默生动、民主平等的特点。一个人语言的幽默程度是这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生动幽默的语言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愉快的教学环境,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更有利于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幽默应该服务于教学内容,不可以为的哗众取宠,真正的幽默是具有智慧性同时又发人深思的。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是自己的语言具有民主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形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形成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2、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第一,课程体系的时代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方面始终具有时效性的特点。这对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逻辑性和枯燥性是较好的解决方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中国特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感。第二,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内容不应该是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当今的时代热点及政治事件进行积极的补充,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为学生搭建自主思想和学习的平台。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较为密切的学科,如果仅仅以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意义也就损失了很大一部分。第三,信息时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今,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不再处于垄断地位,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传媒、新闻报纸等各个途径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新闻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思想政治的时效性,进行新的更新和改革。第四,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是实现教学时效性的重要保证。身处教学一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认识到,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同时运用时效性元素是高校德育工作主动引导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平等互动的需要,而这些都是建立在教师高素质的基础之上的,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实际经验,才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3、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在于依靠教师的语言,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注意把握沟通艺术的内涵,注重语言的艺术性。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学与其他阶段思想政治课程相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方法,教师也应该对这一方面进行及时的改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
作者:耿亚杰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
第四篇
1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的德性成长
1.1挖掘学科知识要素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按“育人”价值的需要,认真挖掘本学科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知识要素并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科内容进行重组。在目前中职学校政治类课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四个学科中,均有不同的内容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如通过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中关于“社会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对学生渗透建构和谐社会共建共享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活动,抵御腐朽文化的侵蚀。通过学习“哲学与人生”,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1.2构建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与学在本质上是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结合,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均应旗帜鲜明地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通过创设融洽、民主、紧张而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建构和谐、平等、诚信而友善的价值观。由于学生的个性和文化基础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研究学生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启发式和个性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尊重个性的价值观,运用渗透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有利于触动学生培养主动的人生态度。由于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和中职生本身的某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或许会出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或对课本观点提出另类看法等随机事件。对于这样的课堂随机事件,教师应本着平等、向上、有利的原则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而不应因为“师道尊严”而对学生进行训斥,这样做只会事与愿违,南辕北辙。正确处理好课堂随机事件有利于构建平等、尊重、合作、理解的价值观。
2将提高德性认知能力作为德性培养的基点
认知是人的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是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德性认知是人们对德性现象的认识,反映着个体的德性认识水平。德性认知能力是个体形成德性概念,并应用已有的德性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是个体德性行为和习惯的先导,是德性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
2.1德性认知能力是学生德性构成中的基础因素
德性是一个多维度概念,涵盖了知、情、意、行四大领域。在所有各个维度中,认知具有基础地位,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其他要素的发展。德性认知与人的理智和情感自觉结合,能促使人按照一定的德性原则和规范去行动,不但懂得应该怎样做,而且懂得为什么那样做,从而使人的德性行为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从德性能力结构的角度看,人的德性能力包括德性认识、意识、控制、决策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也都是基于德性认知水平之上的。由此可见,德性认知能力是一个人德性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在个体德性构成的多种维度中占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2.2将提高德性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点
正是由于个体德性认知能力对人的德性形成具有基础作用,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德性认知水平便成为中职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整个的中职政治学科体系中,各学科教材的编写都遵循了知、信、行相统一的原则。即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认同社会德性规范(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然后引导学生践行社会德性规范。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总体目标就是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逐步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则是要学生通过认知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特点,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创业创造条件。
3以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德性的抓手
根据知、信、行相统一的原则,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德性知识,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才能溶入到行为习惯中去。因此,培养学生的德性必须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各类资源,用课堂教学时间或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要通过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总结等方式,整理学生的收获,交流学生的体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顶岗实习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职业道德和法律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为。学生的德性特点会在实施活动中得以体现。社会实践活动是德性的过滤器,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会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德性特点,对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自然至诚之性会因为得到肯定而自觉地去巩固和发扬,反之则会加以修正或摒弃。承上所述,学生的德性培养是一个整体的工作,其中的价值引领是“体”,德性认知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实践是“翼”,其间构成了“一体两翼”的关系,缺一不可。学生的德性成长过程是一个寻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不同价值观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这一点上,中职政治教学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
作者:林乙萍单位:广东省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