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同志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论述精辟、深刻,切中社会时弊,对当前道德政纪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警示意义,并结合当前国情实际,从找准“突破点”、选准“切入点”、把好“关键点”、创新“工作点”、远离“诱惑点”的不同角度,提出了学习贯彻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警示教育商业贿赂和谐社会
全国“两会”期间,同志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他的“八荣八耻”精辟论述,引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鸣。为什么总书记的讲话,在“两会”、乃至全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说明他的讲话不仅内涵深刻,而且切中社会时弊。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等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和谐社会创建。开展以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警示教育,对当前道德政纪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警示意义
警示之一:生活作风无小事,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改革开放新时期,一些人盲目追逐西方价值的多元化思潮,把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当作“小事”,以膨胀的私欲取代个人荣辱标准,甚至不惜出卖人格、国格,危害祖国利益、败坏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如,原中国土木建筑工程公司驻泰国总经理,56岁的高级工程师刘国修,在修建西南铁路时,曾被誉称为“爆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进入异国他乡后,以“入乡随俗”为借口,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倾公款100余万包养歌女,在灯红酒绿的诱惑下,把晚节葬送在香风媚雾中,成了西方生活方式的殉葬品。刘国修案例警示国人:党员干部的腐败,其本质是个性心理和思想观念的腐败,但在表现形式上,都源于生活作风的腐败,要过好政治关,首先必须过好生活关。生活作风无小事!这是一个涉及国格与人格,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重大政治问题。
警示之二:谨慎交友勿追随,要“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辛勤劳动、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的朋友为荣,以见利忘义、好逸恶劳、骄奢淫逸、违法乱纪的朋友为耻”。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会养成好的观念与行为;但在不良环境中,则会养成坏的观念和行为。尤其是当他靠“无耻”的德行得到好处,而又得不到任何监督和惩处的话,其行为就可能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上梁不正下梁歪”,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如果缺乏荣辱感,不辨是非、不知美丑、不分善恶,必然影响其家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甚至影响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抄近道践踏草坪,后面就会有人跟着践踏过去;有人不排队、占了小便宜,后面就会有更多的人拥挤上来;有人把垃圾扔在不该扔的地方,他后面就会有很多的追随者也把垃圾往那里扔。此类现象若出现在经济、政治领域,一旦普遍化,那就更危险。经济领域不讲道德,蒙骗拐、伪劣假,就会充斥市场、扰乱市场;政治领域不讲耻辱,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索拿卡要,既破坏环境又损害政府形象;公务工作不讲诚信,将使虚报浮夸、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等面子工程泛滥成灾,败坏党风政风。如浙江台洲市黄岩区原区委书记陈根福,受西方价值观和封建“哥们义气”影响,在是非、善恶、荣辱观上发生了扭曲。滥交朋友、崇拜权力和金钱,在他的“坏榜样”示范下,“红与黑”打得火热,权钱交易、吃喝嫖赌、酒醉金迷,结果使黄岩区倒掉了一批干部。所以,“八荣八耻”教育是当前创优政务环境、整治机关作风的重点,特别是“发展黄金期、矛盾凸现期”关键阶段,尤其应注重抓好这一薄弱环节。
警示之三:好人主义贻害深,要“以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敢于斗争、勇于坚持原则为荣,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好人主义作风为耻”。那种对邪恶势力和不良风气麻木、容忍,对明知是耻辱,却听之由之的“老好人”作风,实际就是纵容“八耻”泛滥,对国家、对个人、对社会,贻害无穷。有两则民间小故事,对此“好人主义”现象,给予了深刻的讽喻、鞭挞。《钟馗与弥勒佛》,说的是一位憨厚老实的农民,逢年过节必贴门神“钟馗打鬼”。后来琢磨,钟馗相貌凶恶,不如换成“笑眼常开的弥勒佛”。没想到门神一换,半夜常有恶鬼敲门,闹得整夜坐卧不安,只好重新请回钟馗。《猫职不修》,说的是唐代宗时,有位大臣上书“陇洲赵贵,猫鼠同养,不相危害”。宰相视为吉祥,认为猫不食鼠是“仁爱之心”,故率百官同贺。另有大臣反对说:“仁则仁矣无乃失性,猫不食鼠是猫职不修”,它好比“法吏不惩邪、疆吏不扞敌”,如此同贺,“吏治危矣”!其警示意义是:前者,以容忍和笑颜替代原则和斗争,打鬼用错门神,招致“坐卧不安”的恶果;后者,从“猫职不修”联想到“吏治之危”,寄寓深刻。两个故事,尽管讽喻的对象不同,但都是对媚上、媚众,不司其职、不尽其责的好人主义风气,敲了警钟、给予了善意的劝导。
警示之四:善知荣辱慎用权,要以“服务人民、崇尚科学”为荣,以“背离人民、愚昧无知”为耻,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为民执好政、用好权。在如何对待执政、掌权、乃至用权的问题上,历史案例《雍正何以杀清官》,对我们颇有警示价值。这个被杀的官——山西巡抚诺敏,既不贪财、也不谋私,皇帝还为他亲赐“天下第一巡抚”金匾。又何以要杀他呢?原来“两年贡银、一年完成”的所谓“天下第一”奇迹,是他为讨取皇帝欢心而铸造的假政绩。一靠狂征暴敛,老百姓过桥、过路都要进贡;二靠“借”商贾的银充数。弄得整个山西“民怨鼎沸、富商大逃亡”。自古“吹牛拍马不违规、弄虚作假不犯法”,杀还是不杀?诺敏一生清廉,口碑好、人缘好,400份奏折有300份为他请命,都说“不能杀”,雍正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诺敏不贪财,但贪的是名,是以谎报政绩、骗取荣誉,而贪取的虚名、假名。“这种贪,以葬送朝廷前程(民怨)为代价,比贪几个看得见的银子,危害更大”,如果心慈手软,其后果将是“诺敏不杀,祸至满朝”。所以,好大喜功、吹牛拍马、祸国殃民者,也要砍头!雍正的这个决断,整肃了一代朝风,为乾隆留下了60余年的国泰民安。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警示是: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为民谋利,用得不好也可导致自我毁灭。中国古代,一些稍有作为的皇帝和清廉的官吏,都能尊“百姓为天”,视百姓为“衣食父母”。也正是这个原因,雍正要杀诺敏。那么,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它的每位党员合不合格,惟一的检验标准,就看他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我们有些党的干部,虽然没有以权谋私,却热衷于用文字、数字、电视,塑造自己的“政绩”,日程表上的安排,除文山会海外,就是各种应酬。有的为铸造“政绩”,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甚至不惜牺牲发展环境,虚报浮夸、强迫命令、索拿卡要等。尽管是一心为“政绩”,吃了苦、受了累、也没把“钱”塞腰包,却逼走了投资商、吓跑了企业家、逼出一起起群体上访事件。像这类干部,应该好好总结一下诺敏的教训。执政为民,就必须坚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要善知荣辱慎用权——不好大喜功、不烦民扰民,尽心尽责为人民服务。
二、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对策
3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出《通知》强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当前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抓实抓好学习贯彻的同时,努力营造反腐倡廉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通知》精神,联系当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实际,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抓好“八荣八耻”教育的学习、贯彻、落实。
1、要找准“突破点”,从当前党员干部生活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两会”期间有专家指出,八小时之外的生活领域,是组织监督最容易疏漏的薄弱环节,也是党员干部最容易失守的地方。形形色色的“八耻”旧风恶习,大都利用这个侵蚀人灵魂的场所,无孔不钻、无隙不击。如果生活不检点,摆不正“小”和“大”的关系,误把生活问题当作“小事”或“小节”,就很容易被糖衣裹着的“炮弹”命中。从近几年查处的党员违纪案例看,几乎都是在金钱、美色、物质的诱惑下中箭落马。先是从无偿吃喝玩乐开始,逐渐发展到恣意挥霍公款,到最后是红黑勾结、同流合污,以致蜕化变质、堕入犯罪深渊。小节不保、大节动摇、最终垮掉。诸如此类的沉痛教训,值得我们警醒!
2、要选准“切入点”,从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宣传氛围中,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当前我国的社会风气,确
实存在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宣传力度,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一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现代舆论工具作用,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述评、专家讲座、群众讨论、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氛围;二是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文化阵地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在街道社区、乡村集市、公园广场、车站机场港口等公共场所,造大宣传声势,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纪检监察、宣传文化、城市管理等部门,要协同配合,大力表彰具鲜明时代特点和广泛群众基础的道德建设先进事迹,为人们树立学习榜样;四是要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城市管理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要把好“关键点”,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出发,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把“荣辱观”教育贯穿到反腐倡廉教育的始终。同志的“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政治智慧,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安邦问题上的高瞻远瞩。从当前党风廉政教育实际出发,增加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这对教育党员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树立了一个鲜明标准,也对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一要抓好学习教育的精心部署,明确活动的重点是贯彻中央精神,学习好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二要在创新形式的前提下,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党员干部养成知荣、知耻的良好生活习惯,科学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三要注意把握生活领域的“八耻”现象特点,着重抓好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利益观、权力观、政绩观教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创新的思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要针对当前党风建设中的新情况,群众提出的新要求,列入各级纪检监察工作重点,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到反腐倡廉教育的始终,以增强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
4、要创新“工作点”,从八小时内外的广阔生活领域,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规范党员干部日常行为,创新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管理监督体系。要整合近年来中央制定的一系列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要将这些制度和规定,落实到全体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规范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行为。除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惩治和预防腐败实施纲要》等党内监督外,还要扩大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覆盖面,针对党员生活作风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将监督重点向“八小时”以外延伸,为培养党员的严谨生活作风,营造一个良好环境。要发挥家庭监督作用,组织好“贤内助”活动,使家庭成员对干部多支持、少苛求,严把“后门”,慎防后院“起火”。总之,要通过多种监督方式联动,创新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监督体系,从党员干部的小事、小节问题抓起,确保权力延伸到哪里、生活接触到哪里,多种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5、要远离“诱惑点”,各级领导干部应紧跟中央部署,在自警自律中率先垂范,远离不健康的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必须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当模范、做表率,慎用权力、用好权力;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做一个心地清净、品行端正的人;要通过自身榜样示范,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时刻警醒自己“人生为什么、入党做什么、掌权干什么”,自觉抵制消极、低俗、腐化的生活方式,不能因为处在工作时间之外而自我放松,不能因为处在组织监督视野之外而随意放纵。俗话说,“久入鲍肆之所而不闻其臭”,成天混迹于“八耻”孳生的圈子里,自己也会沾染上不良恶习。及时醒悟,可突出“重围”,沉醉其中,就会“身陷囹圄”。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紧跟中央部署,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从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源头,认真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自查自纠,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商业贿赂案件,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并注意把握政策,依纪依法办事,坚定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将警示教育和惩治腐败的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