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儒家荣辱观和高校道德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儒家荣辱观和高校道德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儒家荣辱观和高校道德教育

【摘要】从儒家传统荣辱观中吸取资源和养分,以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道德教育的方向,文章重新审视和定位了高校思政工作。

【关键词】儒家;荣辱观;八荣八耻;高校道德教育

[abstract]AbsorbstheresourcesandthenutrientfromtheConfucianisttraditionoutlookforhonoranddishonor,constructedthesocialismoutlookforhonoranddishonorachievementtostrengthenwiththeimprovementuniversitymoraleducationdirection,thearticlecarefullyexaminesandlocatestheuniversitytothinkofthepoliticalwork.

[keyword]Confucianist;Outlookforhonoranddishonor;EightDo’sandDon’ts;Universitymoraleducation

前言

中国的传统道德基本是在儒家的道德体系上建立起来的,而荣辱观则是中国儒家道德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所谓荣辱观,是由“荣”和“辱”两部分组成。“荣”就是荣誉,是人的道德行为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誉以及人对于这种赞誉的追求;“辱”就是耻辱,是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的否定和谴责以及人的灵魂深处形成的羞耻心。“荣”是外在的激励,“辱”是内在的心理束缚,是个体的一种内在自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对今天高校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方向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儒家传统荣辱观

(一)荣辱观以仁义为标准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十分注重人生的荣誉追求。而人追求荣誉就应当坚持“仁”和“义”的标准。仁是孔子君子人格的伦理结构和思想品德的永恒内涵,义是君子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也就是行为的当然之则。仁的主要意旨在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说仁是整个儒家伦理的内核,那么义则是仁其内核的外在表现。正如孟子明确地提出“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仁义”就明确地成为了荣和辱的标准。要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就要时时刻刻禀持仁义,以天下之任为己任,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只有这样的仁者之人,义者之人才能获得社会的肯定,获得自身的肯定,才能荣。

(二)以羞耻心为内在基础

儒家所强调的因内心的仁德而生发出来的义才是真正的荣,儒家的道德伦理是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道德规则是从内规范自己的,而这种自律的内在基础就是羞耻心。为什么人要成为君子?为什么要仁义?孟子认为,因为“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因为人有“羞恶之心”,这正是今天所说的羞耻心。羞耻心是道德主体规范自己言行和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在心理基础,它往往能够约束一个人的行为,促使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高尚的道德。

羞耻心是道德追求的心理基础,是“义”的发端。儒家将没有道德的人称为“寡廉鲜耻”者。儒家认为,当人有了羞耻心,有了道德的内在约束,自然就不会去做有悖于道德准则的事。对于一个人而言,羞耻心被上升到等同于道德人格,没有羞耻心便不成人,丧失了人格。

二、儒家荣辱观对当今的启示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受到了越来越多方方面面的冲击;中国儒家传统荣辱观的传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荣辱观这种追求荣誉,避免耻辱的行为还在,但它的内在核心、内在基础已经有所转变。

(一)义利关系

从荀子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可以看出道德和利益作为一对相反的范畴是如何决定一个人的荣辱。义,就是道德;利,就是利益。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位思想家尽管对义利有不同的强调,但他们都无一例外的赞同“重义轻利”、“先义后利”、“见利思义”,而唾弃那些“重利轻义”、“见利忘义”、“惟利是图”的小人,正如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样。义利在当今社会仍然是一对很重要的范畴,但是义利作为荣辱观的标准却十分模糊,甚至互相在扮演相反的角色。中国传统儒家荣辱观,是以道德上的荣辱为主,以作为一个有仁德,有义行的人为荣,以丧失仁德为耻。而现代社会却大有反其道而行之势,渐渐以利益的获得为荣辱的标准,正所谓“富贵为荣,贫穷为耻”,而对于道德品行上的荣辱却不再关心,更不用说羞耻心的内在约束机制。

(二)精神荣誉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荀子说过:“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像其德”(荀子·荣辱)。荣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一个人只要禀守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即使丝毫不在乎、不刻意去追求荣辱的结果,这个人在道德上、在精神上也是获得荣誉的。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一直有着“穷而不困则荣,富而不仁则辱”,物质利益的贫乏并不能说明什么,而精神荣誉的富足就是一种荣。相反,如果腰藏万贯却为富不仁仍然是可耻的行为。荀子所说的“义荣”,就一种高风亮节的精神,一种“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的境界,一种因为人格魅力、人格价值而获得的赞誉,虽然这并不一定转化为物质,但恰恰是这种义荣,才能名流青史,流芳百世。

然而在当今这样一个重视物质财富的社会,有些人却渐渐混淆了“荣辱”的内涵,衡量荣辱的标准不再是德行的正义、不再是精神上的财富,而是实实在在的金钱、权势和财富,以致位高权重、势大钱多才能成为荣誉的体现。错误地认为了物质才是唯一的荣誉标准,而精神上的道德满足已经被践踏。

而这种思想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刻苦读书、勤奋学习、严谨做人并不是因为羞耻心的自律,不是为了精神上的自足,而仅仅只是为了日后找到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更滋润地生活。他们以此为荣,认为这样就能获得真正的荣誉。殊不知“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荀子·荣辱)真正的荣是靠“正义之道”而取得的。

(三)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的关系

儒家传统荣辱观是与集体荣誉紧密相连的。从《尚书》的“以公灭私”就可以看出集体荣誉是远远高于个人荣誉的。公,为国家、集体;私,为个人、私己。正如孔子常常教导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正是要将对自己的一切辐射到他人身上,统一对内和对外的尺度,这正是一种关怀他人,关怀集体的最高的境界。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样高风亮节的行为难以得到世人的理解。满足私利和私欲已经成为了一些人的行为准则。在这些人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旁人、集体、社会都被抛到非常边缘的地位。在高校中这种现象也常常见到。三、以荣辱观为导向的高校道德教育

在以儒家传统荣辱观的文化传承之下,总书记提出的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前,由于外来思想文化的大量涌入、正在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社会风气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中消极的一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严峻挑战,也致使有些大学生相信利高于义,物质利益高于精神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就迫切地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迫切地需要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儒家传统荣辱观是一脉相承的。它继承了儒家传统荣辱观的内核,又体现出新时代对青年学生的要求,还包含了追求知识、热爱科学的内容,包含了其自身在社会中立足和增强竞争力的各种品质要求,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对大学生成才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传统荣辱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该成为当今高校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和基本内容。首先,荣辱观提供了人们活动的准则,明示对与错,大学生如果以荣辱观为指导,真正做到“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扬荣避耻,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大学生行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儒家传统道德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高校道德教育的档次必然能得到质的提升。再次,高校可以利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高水准的理论为指导,统一大学生现存的不健康思想,克服网络文化带给大学生的负面冲击,同时利用儒家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桥梁,搭建新老文化沟通渠道。

(一)加强宣传力度,正面引导

通过课内课外教育,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载体,鼓励学生学习儒家传统经典文献,增强对儒家伦理观,荣辱观的认识,并结合新时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失衡现象,帮助他们重塑羞耻心,正确地认识仁义标准,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二)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儒家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养性,荣辱观的教育也重在实践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反思和改变自我价值观上的某些模糊认识,养成谦虚谨慎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应当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切实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荣辱观教育要切忌口号化、公式化,要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强调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真正使荣辱观教育“入脑、入耳、入心”。

(三)净化校园氛围和校园风气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作用。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景点建设,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引导广大高校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自觉担当起这一光荣任务,从儒家传统荣辱观中汲取养分和力量,不仅要成为高校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导者,更要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人民出版社1984.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张丛林,汪水芳.关于儒家荣辱观的心理机制探讨[J].江淮论坛,2005,(4).

[4]臧梅.中华传统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建设[J].中州学刊,2002,(5).

[5]李玮.先秦儒家的荣辱观及其价值透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