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浅析

1.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深化的基本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的研究,我国的理论界以及学术界大致经历了以下的几个阶段:

(1)首先是第一阶段,是在党的十三大召开之前,是由于《邓小平文选》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部著作出版之后,在理论界掀起了舆论的旋风,大家普遍认为这是思想的新发展,由于此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阶段,邓小平理论此时还不够系统,市面上基本没有专门的著作来探讨其历史地位,这一阶段的研究特点是宣传性的学习体会文章较多,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很少;

(2)第二阶段是从十三大到十四大之前,在这段时间里,随着党的十三大的顺利召开,十三大中所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两次历史性飞跃”之说,都使得理论界开始对社会主义产生新的认识,都认为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重要继承以及发展,此时是邓小平理论刚刚起步的时候,这一阶段人们对于邓小平理论的认识主要都是停留在宏观认识当中,人们缺少从各个视角的微观研究,不过总体来说,此时的人们对于邓小平理论的认识较第一阶段有了质的飞跃。

(3)第三阶段是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在党的十四大已经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具体表现为: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从报告的开篇、第一部分、第四部分以及报告结束的时候,都提到了邓小平理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指导意义。此时的邓小平理论经历了前两个萌芽与起步阶段,开始走向了成熟,从党的十四大为起点,开始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肯定。此时的十四大的邓小平理论基本包括了其主要思想以及内容,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体系。党的十四大就是一道分水岭,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事实上已经确立起来。这一阶段的研究特点,一是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评价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不再局限于整体性研究,而是从某一视角切入,深入探讨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贡献和伟大意义,从而拓展了学术研究的维度,二是学术性文章明显增多,研究者不再局限于写宣传体会文章,而是把这一课题放在学术史的范畴中加以统摄性研究,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相当高。

(4)第四阶段是从党的十五大到如今,党的十五大上,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将邓小平理论写入了党章,在十五大上明确提出了党在十四大上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三项决策。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明确”最后再到“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进一步的发展,无疑说明了邓小平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研究,理论界以及学术界开始重视邓小平理论并将其运用到现实中去,而且从十五大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关于邓小平理论研究的视角也开始变得多样以及广阔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邓小平理论开始着眼于现代化。全球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层面以及角度立论。这使得邓小平理论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能够为中国的建设不断提供理论参考的,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也随之登上了更高的平台,邓小平理论也开始呈现多极化的格局。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2.1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地位

对于近代的中国而言,中国的命运跌宕起伏,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再到有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党所成立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是当时挽救中国的唯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这样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新中国刚刚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1956年,总结了“第一次结合”的历史性任务———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实际革命国情相结合,并提出了“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任务,为了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虽然也为“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任务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但是从历史上来看,带领我党我国实现“第二次结合”这一历史性任务的是邓小平同志,是他的邓小平理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本人既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以及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他经历了我国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种大小战役,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领导才能,他成为之后的伟大领导人并不是偶然,无论是旧时期或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新时期,邓小平深刻对中国的发展本质作出认识,抓住了社会主义是什么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而且又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将思想进行了发展,进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体系并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思想上拓展而来,总之,邓小平理论产生于新的时代条件,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回答了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新课题,把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对当今国际形势许多问题作出了新的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2邓小平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来说,邓小平理论指引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很快。邓小平通过体制改革,使得中国由当时的计划经济、落后的发展模式转变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将其与科学的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创新与突破。我国科学灵活地运用邓小平理论会对我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会使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我国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增长。根据邓小平理论,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说要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不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一定要从最基础开始,不能越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定要经历较长的历史时期,需经过我们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伟大蓝图,是我国发展道路上永远不朽的丰碑。

2.3邓小平理论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1943年,共产国际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后,就自行解散并开始自己独自活动与组织内的斗争,而我国领导人也开始带领我国人民独立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了新中国的发展而不断努力着,我国采取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以及“有所作为”的方针,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我们谋求共同发展,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干涉也不允许别人干涉我国的内政,我们集中精力实行改革开放,一心为我国的建设事业而努力,随着中国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好,我国在国际舞台上也越来越有地位,这也说明了邓小平理论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与影响。

3结语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总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共同富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一面旗帜,其历史地位不容小觑。

作者:张宏韬 吴婉莹 单位:佳木斯大学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社会科学院

邓小平理论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