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对核心价值观引领探析

[摘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有之义。本文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廓清现有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课程思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提出课程思政视角下“学知到学会”“判断到选择”“认知到认同”“小我到大爱”四个维度的引领路径,以期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裨益。

[关键词]课程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路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特质,外化为所学知识和经验的升华,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化到外化的塑造。然而,就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困境而言,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其立论大多从外部因素和内在认知两个方面阐述。譬如,有学者认为,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以其自身数据全面性、可靠性、时效性弥补着传统领域发展的缺陷,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交流的重要载体,基于网络技术会根据大学生搜集信息的复杂、多变从而全方位、多维度地收集个体的实行行为信息,致使数据来源极其广泛,结构也更加复杂多样,加之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不良信息的认识和判断力较为薄弱,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产生阻力。再如,有学者从个人情感认同因素视角看,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较情绪化,惯性思维亦存在强烈的逆反性,常常会根据个人喜好或贫瘠的生活经验来评判事情对错或社会现象,其价值取向多呈现自主性、开放性、多重性、冲突性等特征,缺乏理性客观的思考和判断。况言之,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大多仅局限于个人层面或者字面意思,未能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思想行为,对国家及社会层面的含义理解并不深刻,认同感和密切度也就不高。综上所述,新时代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习与学会的脱节;二是辨别与辨析的脱节;三是认识和认同的脱节;四是爱自己与爱国家的脱节。如何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中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从外部途径系统引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使其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导向作用、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保证作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课程思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上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前者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导向,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后者则是基于三全育人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两者都是为了人的价值实现,体现协同育人的理念。

点击阅读全文

核心价值观师德建设思考

一、厘清师德建设的模糊认识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人们对师德建设的认识出现了偏离甚至混乱。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因此我们必须厘清师德建设的模糊认识。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不应对教师提出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在生活中犯点人的错误,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流传的《我只是个老师》的文章,就表达了这种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师只是一种社会分工,一种职业,是人们对从事这种工作的人的称谓。但是,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从教师的职业特性上进行分析,教师是培养人教育人的职业,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业。教师不仅是博学多才的人,更应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直接参与教育过程的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塑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感”,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从教育活动的范围看,教师的个人品德虽属于私人领域的问题,但是不能否认教师的个人品德对学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不仅比一般普通人高,而且比其他职业也要高。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要优先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工具向度从属于它的道德向度。教师的“为人师表”不能排除私人领域,教师个人品德对学生的影响不应该排除在他们的工作之外。教师的“为人师表”具有普遍意义,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中的优秀群体。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种光辉就是建立在师德基础上的。面对师德建设的这种模糊认识,我们应当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变中把方向、在多样中谋共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必须忠诚和热爱所从事的职业,始终牢记“选择做教师,就选择了奉献”,“选择做教师,就选择了崇高”。要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人生事业奋斗的志向,去除浮躁之气、远离功利之风,执着于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做好工作。

二、明确师德建设的时代要求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会发生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冲突、迷失甚至嬗变。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对教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影响,少数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工作敷衍,学术风气浮躁,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道德败坏等,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面对师德建设的现实困境,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加以积极的正面引导。如2008年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都提出要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针对近年来媒体曝光的个别教师的不道德行为,教育部先后制订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对侮辱、体罚、收礼、性骚扰、有偿补课等行为要进行处分,明确划定教师禁行行为“七条红线”。同时,党和政府也大力宣传师德模范,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开展“师德标兵”评选等,努力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凝聚正能量。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好老师的四条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并强调指出,“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关于好老师的要求,厘清了人们在师德建设上的模糊认识,明确了师德建设的内容和途径,为我们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坚持师德建设的价值引领

自教师职业产生以来,教师职业生活都是在其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加强师德建设,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需要广大教师的文化自觉与教育引导。教师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丰富自己的精神、高尚自己的道德、塑造自己的信仰、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素质,从而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与自信。加强师德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价值观是一种内在追求,职业道德是一种外在要求。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形成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推动、激励和鼓舞。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师德建设的根本依据。加强师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就要根据提出的做“四有”好老师的要求,紧密结合教师职业的特点,切实做到“学高身正,仁爱厚生,敬业乐教,淳朴弘毅,传承创新”。这五个方面反映了当代教师与自身要求、教育对象、教育事业、国家人民、社会发展等方面关系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了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自我到天下、由微观到宏观、由内化到外化的相互联系和逻辑关系;体现了我国教师的优良传统、时展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价值追求的内在统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落地生根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体系,党的十八大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概括,体现国家、社会与个体的内在统一,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培育与践行都需要教师的自觉引导和敢于担当,并将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师德建设的根本所在。

点击阅读全文

人本管治的核心价值观

摘要: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其核心价值观是尊重人、关心人、实现人的价值。这一核心驱动力无不贯彻于人本管理的思想体系以及具体方法之中,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就是这种核心价值观的竞争。它激活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创建企业长久不衰的品牌,树立文明健康的企业形象,形成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只有在理论上认识人本管理的伦理内涵,才能使实践中的企业管理革新秉持人本管理这种先进的模式。

1引言

人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的兴起与繁盛表明了管理学与伦理学的融合趋势。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从以上定义出发,我们可以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着眼点已经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将“利用人”工具理性与“为了人”价值理性相互结合。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即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企业只是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工具,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终极目标,保证人的幸福和自由全面的发展。

人本管理是时展的产物。它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新的特征,在不同企业里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但其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企业生存发展之灵魂。

2人本管理的思想始于对人性的假设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方法或实践均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如何认识人的本质或本性,是管理学上理论纷争及其发展的本源。从管理发展历史来看,对人性认识假设大致经历了古典时期的“完全理性人”假设、西蒙的“有限理性人”假设、泰罗的“经济人”假设、梅奥的“社交人”假设、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假设、史克思的“复杂人”假设。基于这些假设而产生的X理论、Y理论、超Y理论(权变理论)等多种管理理论,都源于对人性善恶价值的不同判断。如X理论假定人性恶,人总是好逸恶劳、自私的,安于现状的;而Y理论假定人性善,人在一定环境中具有创造性,有实现自我的内在需求。这两种理论侧重于人的客观理性。而超Y理论假定人既追求经济利益,又有情感、社会需求,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点击阅读全文

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

[摘要]中职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倘若在这一关键阶段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那么极有可能使中职生往错误的方向发展,这对其未来的人生道路规划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让中职学生有效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务必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引导中职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对此将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职生;价值观;培育;践行

当前大部分中职生均未形成较为稳定的“三观”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中职教师而言,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与培育过程中,引导中职生进行正确思想观念的学习与认知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通过课堂来进行理论化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传递是中职教育的最重要基石,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育、个人能力培养以及中国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宣传渗透的根本。在社会发展进入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各类不良价值观念充斥中职生的日常生活。如果不让中职生及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那么中职生很有可能会被各类不良观念影响渗透,最终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发生偏移,不仅无法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还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公序良俗的建立。如果想要在中职生的日常课程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首先需要让中职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含义,对相应的理论化知识有更为全面的理解与认知。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课堂内进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理论课程教学,甚至将相应的理论与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必要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相应价值观念的深刻认知。教师还可以尝试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为主的校园生活与学习氛围,这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有关文化的渗透,在不知不觉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基础,对有关定义和概念进一步认知与理解。当然,由于中职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仍然处于不断的发展阶段,故而教师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化教学时,务必选择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活动的推进,否则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很可能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产生厌恶情绪。

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

点击阅读全文

儒家思想核心价值观论文

一、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根源性

1.立以生活根基,上农尚伦价值观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其生成与发展决定于社会存在。恩格斯说:“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生长正是基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所决定的社会结构。传统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尚农”就成为必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必须依靠家庭、家族集体完成,“一家几代人要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家族制度”,同时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为了保证家族关系和谐和传承发展,就必须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父子、兄弟、夫妇关系,家庭伦理关系就产生了。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的是众多的家庭,它们之间也需要处理各种关系,而在同质性很强的传统社会,最能接受和便于操作的就是将家庭伦理关系推演出去,形成社会伦理关系。同时,按照家庭伦理关系方式演绎出来的国家伦理关系,也必然是国家统治与治理最为经济的方式。基于农耕文明比照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中国传统伦理文明。这样,“作为历史事实,伦理文明所有的社会价值、所有的社会精神元素、所有的社会制度系统都是在村庄血缘关系中形成和提炼出来的”。换句话说,在中国传统社会,“人的形态是以耕作形态为基础的,而耕作状态下的社区环境、家庭环境,是我们所有道德和价值的根源”。作为儒家思想核心体系核心价值观的“三纲五常”正是对传统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概括与反映(至于科学与否则是另一问题),形成了“农耕经济、依土为本,宗法血亲、生息之根,家国同构、差序有等,道生自然、德生人伦”的伦理文明。这就是说,传统核心价值观是直接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还基于现实引领了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历史传承中感受生活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2.遵以认知心理,入世觉事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本身蕴含着浓郁的道德关切和人伦特色,具有利用家庭亲情、地域乡情、人际友情等浸润教化的天然优势。也正因为这些特质,传统社会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化,在方式上重视符合人的认知心理,把知、情、意统一起来,重视人的感性经验、生活体验,讲究入世觉事明理。一是对价值理念的阐释遵以认知心理。在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化上显示出鲜明的人性心理根源。例如“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人之性善”、“人无有不善”、“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类所共有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这样的阐述很能让人理解和接受,因为将“仁”这种人的道德行为追溯到还原为人的某种固有的心理现象,强调了“仁”的自然本能性质。这种理解,在方法上从道德周延性上就把所有的人包含了进来,把所要推崇的价值追求前置性输入人的心理深处。这等于一讲“仁”的价值理念的时候就把它预设进人的大脑之中,就给人贴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标签。这在内容上契合了人精神归宿需要和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肯定,也从心理上契合了人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在价值上满足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更为深刻的是,“以‘仁’为核心而形成的我国古代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对把人作为神的附属品的宗教观念和把人作为工具的奴隶主意识的否定,它提倡的人与人相爱、同情人、帮助人、尊重人的价值,标志着‘人’的德性本质的发现,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两者合一的精神”。二是对价值理念的倡导贯以生活体验。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它必然是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社会民众普遍地将它融入内心并作为行为规范、理想追求的。中国古代社会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很低,同时,中国人特有的农耕生活方式决定了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感性、重体验、重实际,要把核心价值观植入到人们的灵魂深处,不可能依靠系统理性的理论灌输,因而始终贯以生活体验方式让人们去感受、感悟。如孔子讲“仁”,很简洁,没有过多的大道理,他从亲情当中理解“仁”,由爱亲推及爱众。他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从家庭中血缘关系上的爱父母兄弟天然情感,推及到爱天下所有人,形成了一种朴素的大爱、博爱。正是由这种“爱亲”到“爱众”的人性情感逻辑,才到后来孟子进一步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后来历代的儒家思想家都坚持这一逻辑:首先就让所要宣传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在道德理想和实践上获得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属于人性的自然性基础,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把“亲亲”的血缘伦理推向社会生活中去践履,完成一种“尊尊、长长”和“杀身成仁”的社会政治伦理。这种基于生活逻辑中的可体验性,是符合古代农业社会中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接受的认知心理的。禅宗中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生活体验中说道理,还表现为尊重和遵从了人的认知经验常识。如人为什么要遵以“礼、义”?荀子讲“天地有,然后有万物;万物有阴阳,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荀子作出这样的理解,切合了人们的经验常识,因而也就受到广泛认可,当然就成为社会共识了。由此,尊拜“天地君亲师”成为每一个人一生日常生活活动的时候,也就表明背后所隐含的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可以体验的社会生活了。

二、导以回报机理

德者有得价值观本身包含着功利原则判断与选择。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某类事物的价值及普遍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们所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好与坏、对与错、符合与违背意愿的总体观念,是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见解”。所以,人们选择和坚守某一种价值观,其背后必然有着功利意义的考量。儒家思想追求积极“入世”,作为儒家思想集中反映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自然是源于世俗社会需要包含着功利取向的,践行核心价值观当然是有回报的。儒家道德修炼途径方法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在包含着个人修炼道德的价值功用。这种回报在实现形态上有物质的,如金钱财富、田泽山林;也有人的发展机会,如享受特殊待遇、官爵地位;也有精神的,如荣誉名号、碑牌堂馆。在效用惠及的范围和远近上,有的惠及自身、恩荫家人,有的光耀族众、泽被后世及至延及桑梓。大凡贤德之人、积善之家都被社会普遍敬重,甚至得到皇帝的恩典。如北宋真宗皇帝写的《劝学文》“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劝人勤苦读书,修炼儒家核心价值观,通过科举取得功名,便把这种功用制度性的回报揭示得淋漓尽致。儒家讲求经世致用,强调善行在人世间的回报,也是通过人的力量来实现的。孔孟儒学在伦理道德上主张的是人性相同、人格平等个体,在人的自然生命、道德精神和社会角色成长变换的由始到终、由低到高过程中,亦可为大人,亦可为圣人,终可为长者,因而所有的道德修炼皆可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实现,都可立德、立言、立行而不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仅让个人得到回报,对国家王朝也是大有功用的。历代王朝都倡导以仁政治国,强调民胞物与,把皇帝拟为“仁”的化身,推崇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行仁政的回报就是人心归附、天下咸服。所以,《左传》讲“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礼记》讲“德者,得也”,《中庸》讲“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实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通过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发育、传播、生成发育根源性分析可以知道,任何价值观的生成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时空条件,都是特定时空条件下人们价值追求的主观选择的结果,而要让这种主观选择最终稳固下来,它就要能回到世俗的现实生活中通过功用回报得以验证。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当深入研究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机理,要立足和尊重中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利益需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根据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加强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认知心理规律的研究,提炼出共识性强、简洁通俗的核心价值观概念,坚持国家的主导性,尊重人民的主体性,激发社会的主动性,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在“国家-公民-社会”之间同频共振.

作者:王正文袁慧敏单位:中共黄冈市委党校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