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教育探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教育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教育探索

【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中,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通过加强经典学习,传播榜样力量,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心,并以活动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现实行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必要性;途径

在《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必修课

中职学生的生源多样,很多学生因为中考失利、家庭经济等原因,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对当下社会一些现象感到困惑迷茫,看不到未来生活的方向;有的学生因家庭教育缺失产生了较强的厌学情绪。中职学生的年龄正处在行为习惯养成的最重要的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逐渐形成阶段。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更要塑造学生优秀职业素质和道德品格。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职业中学的德育教育中,帮助学生筑牢正确的精神和信仰的支撑,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追求,是职业教育者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

二、加强学习,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心

一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讲话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因此,要在教学中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传统经典范文诵读、诗词鉴赏、经典历史剧欣赏等形式,让学生领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二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增强价值观自信。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变革与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是兴国之魂、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构成了面向世界、引导未来、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导向。要不断探索创新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学生学习成长过程,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三是学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对学生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榜样示范教育是一种人类行为的强化因素,一旦个体将某榜样视为自己的行为楷模,则会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努力与榜样保持一致,从而极大地促进个人在学业、事业上的进步与成功。榜样教育就是要给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积极高尚的行为楷模。榜样力量是强大的,通过典型示范可以起到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学先进、争先进、评先进,不断坚定理想方向,并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可以在学校开设道德讲堂,邀请道德模范、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掘身边的小人物好故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四是学习职业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和职业追求。职业学校的学生进入社会工作的年龄较小,对于就业目标并不明确,往往报着走走看混日子的态度,缺乏敬业奉献的职业态度。因此,职业学校应当开设专门的就业辅导课程,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融合,制订就业规划,学习职业规范,加强就业心理建设,帮助学生找准自我定位和努力方向,引导他们奉献岗位、报效国家的职业精神。

三、以活动为载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职业中学的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应结合这些特点,以更丰富的活动形式,将学习效果呈献出来:一是开展主题班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渗透于日常行为教育中。(1)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把学校纪律、交通法规、法制宣传融入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守信、诚实、谦虚、礼让意识。(2)开展学讨论。讨论争议较大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学生辩论、交流,增强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和是非辨别能力。(3)开展知识竞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开展读好书活动。通过向学生推介书目,或家长、学生自行选择有兴趣的书籍,制订阅读计划,并在班会上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提高学生知识品味和文化鉴赏能力。二是开展学雷锋活动,将践行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开设“学习雷锋”专题宣传栏,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在学生中广泛宣传雷锋事迹以及社会、学校学雷锋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组建学生志愿队,利用假期和法定节假日,结合所学专业技能,走上街头,为市民提供各类服务。三是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主动联系帮扶基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义务参加社区帮扶活动,主动服务居民、慰问老人、帮扶残疾和留守儿童,让关爱他人、提升自己、服务社会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和方向。四是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节、校园演讲大赛、优秀影片展映周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是开展创文明评议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种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文明个人、文明小组、文明班级、文明校园、文明城市等评议创建活动,提高学生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开展礼节礼仪教育,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六是开设家长课堂、校园专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校园网或家长会、社会问卷等形式,将学校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求予以通报,从而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教育共同监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教基一〔2014〕4号,2014.4.1.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3.12.

作者:郭淑娟 单位:宝鸡市金台区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