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学发展观的新起点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学发展观的新起点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关于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目标和依靠力量

当前中国在什么条件下发展这是对发展条件和现状的认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中国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科学发展观既是中国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又为进一步的认识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入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出发,对现状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深刻把握了当前中国发展条件的“不变”与“变”:一方面是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另一方面,中国又已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从正面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这些国内外的有利条件,都为我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反面看,国际环境波诡云谲、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正面临或长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中要应对的挑战。当前中国的发展为了什么这是对发展目标的认识。从最终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奋斗是为了全体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取向,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不变”目标,它表明了我们党所坚持的政治立场,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这个最终目标和总体目标之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阶段性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阶段性目标是通向最终目标道路上的一个个里程碑,是最终目标的具体化。随着这些目标的实现,它们将不断被新的目标所取代,我们也将不断接近最终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表述为“中国梦”,树立为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顺应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大势,顺应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释放出了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中国梦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等大大小小五彩缤纷的梦想汇聚为一个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愿景,在不同中寻找和呵护共同,在共同中尊重和保护差异,这样就可以把13亿人的力量汇集于一处,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的新能量。当前中国发展依靠谁这是对发展进程主体的认识。中国的发展依靠全体中国人民。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八项基本要求”中,第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中“人民群众是自己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群众观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贯彻。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个“不变”的要求之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强调了依法治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之后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

二、关于衡量发展科学性和发展质量的标准

当前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这是对发展过程的科学性和发展质量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想始终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恩格斯称这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坚持和运用。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并不是把各种变化都当成我们所要实现的发展接受下来,并不是泛泛地谈发展,而是有所指向、有所取舍,这就涉及到了衡量发展科学性和发展质量的标准问题。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段时间里,一些地方把经济发展当成发展的唯一主题,并进而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从而使得GDP成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在考核晋级中,对GDP贡献的大小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当成考察一个地区、单位或个人政绩的最重要因素,由此形成了一种“以GDP论英雄”的风气,片面追求GDP的数量和速度。浪费资源、急功近利、破坏环境的粗放增长方式,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都体现了这种“GDP情结”。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增进国民生活幸福的投入能力的指标之一,但却不是国民生活幸福程度的本身。事实上,我们不是不要提升GDP,而是要通过提升GDP来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要克服“GDP崇拜”,就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的衡量标准,即全面、协调、可持续,来衡量发展的科学性和质量。什么是“全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共同进步,城乡区域携手共进,个人与社会充分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全面和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应用,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维方式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处理发展问题上的优势。什么是“协调”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协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基本观点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2013年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为3000多名工人上公开课时,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他指出,“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总理的“骑自行车”比喻蕴含着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停滞不前不是发展,当然更不是科学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要依靠进一步发展来解决,在“进”而不是“停”甚至“退”中来解决。但是这个“进”不是“大干快上”,不是盲目冒进,而是要在稳定、均衡、协调、通盘考虑和全面统筹中前进,是“稳中有进”。只有这样的发展才不会由于急进而“失控”、“失衡”、“走偏”甚至“翻车”,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和协调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什么是“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借鉴了世界最新发展理论中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更完备的解读。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夫人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讲述了剧毒农药的广泛使用给环境所造成的难以逆转的危害,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拉响了环境警报,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发展的可持续问题。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有支持长期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储备和潜力,不仅要造福当代,还要造福子孙后代。背离了可持续发展,阶段性的发展成果就只会是当代历史中的昙花一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的发展是“低代价”的发展。这里的代价不仅包括环境资源代价,也包括道德代价。就环境资源代价而言,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减小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和对资源的消耗,力争以最小的物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做到不欠自然和子孙后代的债;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为发展提供团结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使得可用的人力资源充分投入发展大业,发挥其“正能量”。就道德代价而言,一方面要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创造风气良好的国内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坚持和平发展和共同发展,坚持走依靠本国力量而非掠夺式的发展道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国际事务上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在全球树立国际道义的标杆。要在战略机遇期内实现“低代价”发展,就必然要求“高效率”,首先是资源配置的高效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其次是投入产出的高效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关于当前中国发展的途径和总体战略

当前中国如何发展这是对发展的具体方式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并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关于中国未来如何发展的总体框架,这个框架包含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前提、动力、根本方法和具体途径等基本要素。首先,发展要坚持的前提是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党的十八大报告着重强调了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与坚持党的领导是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执政方式的科学化水平。其次,发展的直接驱动力是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一方面,改革创新为发展注入了内部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驱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制度创新是改革红利的源泉和其他创新的保障,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对外开放为发展输入了外部动力。以对外开放倒逼国内改革,以国内改革保障对外开放,是中国在入世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将在未来持续推动中国的发展,比如上海自贸区就是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再次,发展要遵循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实践体现,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城镇化战略、城乡一体化建设部署、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思路、生态文明建设布局等,无一不体现出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最后,发展的具体途径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共同发展。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有两个突出的亮点: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把原有的“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追求人口资源环境的均衡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其实质是基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理念的一种全新的人类存在方式与发展方式。“美丽中国”可以说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最能激起社会各界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的一个新词汇。“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这样富有诗意的话语,对习惯了政治话语的中国普通民众进行了一次生态审美教育和生态启蒙,也勾画了一幅美好未来的蓝图。美丽中国的愿景与科学发展的道路是相互依托的。要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反过来,美丽中国的愿景是聚拢民心、凝聚精神的力量,能够为中国的科学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和美丽中国的建成,将会给全人类指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路。二是“新四化”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与动力;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和创新动能,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载体;农业现代化是当前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础和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及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领导人的历次重要讲话对这些重大问题作出的回答,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运用和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展现了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表明我们党对中国未来方向的把握更加明确和自信,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明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张严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