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加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加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

一、科学发展观根源于实践,必然要回到实践

从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来看,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理论,其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理论品格,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价值取向,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回应了世界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与新问题,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速度与质量、历史方位与发展阶段、人文社会与自然环境等重大问题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与整体性的把握。从理论与实践的一般关系来看,理论总是实践的理论,实践总是理论影响下的实践,实践与理论是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的复杂关系。但是,理论与思想又有相对独立的秉性,它们既植根于实践,又通过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极富时代气息、强烈的实践品格和明确的现实导向的新鲜活泼的理论总结与智慧结晶,因此,它必须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回答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破解制约人类社会的现实难题,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为推动国际包容性增长贡献出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使命来说,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指导中国的改革发展实际,为全面深化改革、破解中国所面临的发展难题提供思想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家面貌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特别是在过去10年间,我国的经济总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民主法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建设成绩显著。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是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展开的,起点低、底子薄,工业化、城镇化基础先天不足;人口基数庞大与资源紧束的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行业、阶层之间不平衡加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代价和环境过大;等等。总的来看,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深层次、复杂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发展观正是要解决中国的发展往何处去的的大问题,破解发展的难题与困惑,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依赖一支高度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人才队伍

所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面对的是国际性的人才流动趋势、世界性的人才配置环境。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人才在各地区、各国家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的之一,对人才的争夺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展开。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更要在人才选拔上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觉意识,以虚怀若谷的心怀、高尚的品德,留住人才、善待人才、用好人才,在人才培养机制、引入机制和选拔任用机制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要加强人才的选用机制。仍然存在许多错误的选用人才的观念与现象。比如,不少地方仍然存在着性别、学历、地域、职称、地域等方面的歧视,这种人才的歧视现象,使那些优秀人才的聪明智慧得不到发挥,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再比如,历史上存在着的任人唯亲的现象至今仍然在不少地方存在。逐步改变这些歪风邪气,在人才选用的氛围与风气上做到风清气正,以开诚布公的精神和开阔心胸对待各类人才,这是做好党的人才工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只有全社会最终真正形成公平有效、促进人才能力得其所用,发挥其聪明才智的体制机制,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各类人才才会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优良的业绩。要畅通人才流动的配置体系。

在人才配置市场化的今天,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有效地人才分配体系有利于凸显人才的价值,发挥人才的独特作用,更有效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力。现实中,由于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仍然存在着一些地区人才短缺,另一些地区人才积压的现象。因此,要建立由政府部门宏观指导和调控的、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机制。政府的相关部门,在人才的引进、使用、配置上要加强宏观引导,合理配置产业、区域的人才的分布。要为人才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制度空间。一般来说,人才都是有个性的。这要求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尤其是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完善相关人才选拔任用机制,真正做到择天下英才而用。“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溪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庶众,故能明其德。”要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要用广阔的胸襟和气魄去团结人,用高尚的情操去感动人,如果只是谨小慎微、抱着条条款款不放,必然要失去很多本来能为我所用的人才,而给事业造成无形的损失。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有相应的制度化的考核机制和手段

要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以制度化的考核手段作为保障,要有来自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否则,科学发展观就会停留于文本形式,不能真正起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各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积极展开了相应的考评制度的研究与制定。但各地的考评机制中,也存在着考评指标不系统,考评办法不科学,评价的方法的简单和过于定性化,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等方面的问题。完善相应的考评体系与指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推行民主考核,要多角度评价方法。总的来说,在干部考核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形成群众加专家复合考察主体,坚持以民意性和专业性的视角来考评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具体实施中,大多数地区和部门采取的是百分制或百分比的考察办法,对考核内容予以分项归纳,赋予相应的权重,然后根据被考核的对象予以相应分数,最后得出考核结果。应该说,这种量化考核的办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象的工作绩效,而且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但是,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首先,考核体系本身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统筹考虑,综合权衡,科学量化。考核评价指标既要有履行职责方面的指标,在分值权重的分配上,应该向着眼于工作实绩、重点难点工作、民生民意等方面倾斜。其次,我们知道,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的实际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往往不是几项指标就可以完全涵盖和解决的,特别是那些难以短期见效但是管长远打基础的工作,对这样的项目也打分,有时候反倒落入教条的窠臼。

因此,探索更科学、更完善的考核办法,是保护干部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干部自我约束、增强自觉性的重要办法,一定要站在国家事业的大局、以共产党人崇高道德品质来推进党政干部的考评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考评结果运用制度。干部的绩效考评的结果的运用是绩效考评的必然延伸,也是绩效考评的根本目的。但考评结果繁荣应用不能简单化,要建立规范的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制度。一是要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方法。对那些表现勤勉、能力突出、工作成绩斐然、又能一心为民的干部,则要树立其榜样和模范的地位,赋予其道德上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物质奖励,各部门均应设置一个科学的奖惩体系,对有重大贡献者要予以重奖,体现尊重人才、珍惜人才、重用人才的政策导向。二是效考评结果要作为干部升迁调整的重要依据。那些工作能力强、政绩突出、品德高尚、为民办实事好事的干部,当然要委以重任,选拔到重要的工作岗位;那些磨洋工、滥竽充数、得过且过人则要教育引导,视情节轻重予以谈话诫勉或相应处罚;那些滥弄权专断、胡作非为、贪污受贿甚至出卖国家利益的人则要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与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我国各地区情况差异较大,中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的实际也截然不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快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只有同各地区各部门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才能落到实处,发挥作用。刘云山同志指出:“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研究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各地区各部门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成为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过程。”因此,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在提高经济质量与效益中、在解决民生实际困难中、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去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还要将各地解决发展难题的经验做法予以总结归纳,特别是对那些有借鉴意义、有重大影响力的做法,要予以认真总结和推广。

一是要在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兴学习与调查之风,自觉地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与瓶颈。二是认真总结增强考核评价科学性的做法经验,要结合各部门各地区的实践,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科学评价领导干部在落实科学观中的工作评价。比如,陕西省设置量化指标,加强考评,并列入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年度目标考核,还建立32个中心组学习示范点,通过先进典型带动学习。三是认真总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做法经验。实践证明,人民群众往往是新事物的创造者。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再到农村基层民主自治,一个个来自基层的新招、实招破解了我国社会中的各种难题。因此,要对群众那些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的新创造的事务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时予以总结和引导。

作者:刘小钧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