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论文

一、高等教育系统中地方高校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包含着众多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从隶属关系来划分,高校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中央部委管理的院校,另一类是由地方政府主管的院校,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地方高校。地方高校从财政支持来看,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投入;从所属层次来看,以本科院校居多,但也有为数不少的高职高专院校;从学校类型来看,有部分综合性大学,但大多属于多科性或者专科性院校;从社会功能来看,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促进地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并为之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近几年来,高校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方式,一大批原属中央有关部委的高校转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管理,一些需由国家管理的学校由行业主管部门划归教育部管理,还有一些院校加以合并组建成新的院校。截至2002年,中央部门所属的普通高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最多时的367所减少到111所,减少256所,缩减比例达70%。在目前全国1396所普通高校中,有1285所为地方政府所属,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2%。不难看出,地方高等院校无论是在学校数量还是学生总数方面,都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和主体的组成部分,因此,这一部分高校的建设发展从整体上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水平。

二、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地方高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教育的质量和速度,还是教育的规模和布局,都有了质的飞跃。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条件、地理位置、财政投入、发展观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地方高校在总体上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诸多矛盾。下面仅就资金投入、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一)资金投入:重硬件轻软件教育要发展,资金投入是保障。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众多高校纷纷加大了对办学资金投入的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多方筹集资金,以达到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的目的。然而,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却出现了顾此失彼,重硬件轻软件的不合理现象。从客观上来看,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大都缺乏历史的积淀,如校舍、图书资料、仪器设备、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扩充基础设施方面确属必要。问题是,大学并非等于大楼,把本来就有限的资金过多投入到硬件方面,那么在师资建设,文化氛围的营造等软件方面的投入势必不足,难免造成一头大一头小的畸形态势,最终影响学校整体进步和长远发展。再从主观上来讲,一些地方高校过于急功近利,没有很好摆正规模、速度、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一味追求规模、档次和速度,将十分紧张的资金不仅用于新建实验室、教学楼和学生公寓等必要设施,还不顾客观实际需要,斥巨资扩建办公楼、新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多功能体育馆、塑胶跑道等等,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合理地挤占教学经费,忽视对学校全局的长远考虑。由于对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很多地方高校不仅没有实现学校整体水平较好较快的发展,甚至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二)师资建设:引得进留不住大学不仅需要大楼,更需要大师,良好且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的生命线。但是,目前的地方高校在师资建设方面也不尽如人意,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人才自由流动的步伐,再加上高校之间的无序竞争,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地方院校难免会被“挖墙角”,出现部分优秀教师纷纷“孔雀东南飞”,严重影响了这些学校的师资稳定。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地方院校由于自身因素所带来的师资不稳定的问题更为主要。一是如上所述,一些学校资金投入过分偏重硬件建设,长期忽视对教师待遇的改善,造成部分教师外流;二是即使一些学校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吸引人才,但主要单纯用高额安家费、住房补贴等手段来招揽人才,却缺乏相关配套措施,在人才的使用、生活设施的完善、科研仪器的配备、学术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方面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瞻前不顾后,人才引进一段时间后再次外流;三是部分高校出于节省办学成本的考虑,采取校际互聘的方式,通过引进一定数量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外聘教授来扩充师资力量,但又往往没有制定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难以对这些教师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合理的使用,再加上这些教师本身身份多重、工作繁重、精力和时间有限,经常不在状态,不能全身心地为聘任学校工作,有违校方聘任的初衷。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人才的自由流动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对于地方高校来说,由于自身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在吸纳高素质人才方面不占优势,而且人才外流现象还比较严重,地方高校在教师的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方面难有改善,已成为制约它们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生源培养:好招生难就业人才培养的好坏,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步伐的加快,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在地方高校中主要表现为招生容易就业难。一是一些基础较差、校舍设备师资等各方面条件尚不具备的高校不顾自身能力和条件盲目扩招,不仅全日制本专科大量扩招、研究生大规模培养,而且在“多招生多创收”的利益驱动下还无限制地举办各类成人教育,短期内使在校生人数急剧膨胀,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二是一些高校借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义,不顾自身原有学科专业优势,在专业调整设置上搞“一窝风上”,争先恐后兴办“热门”专业。由于新增专业过多,使得原本就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加分散,相对削弱了原有传统优势专业,而且由于条件不够、投入不足,这些新设置的“热门专业”办学条件没有实质上的改善;三是不顾自身特色与定位,在办学层次上盲目地追求高水平,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谋求升格。办学层次的提高主要不是通过“强强联手,优化组合”,更多地是“弱弱合并、生硬对接”,结果是“大而全,小而全”,重复低水平建设。凡此种种,都不过是把教育的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生源数量递增、学校规模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显露无疑。这些短期行为导致的结果就是生源质量下降、高校超负荷运转、教学质量滑坡,最终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滑。与生源急剧递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滑,学生就业出现了“热的不热,冷的更冷”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时调整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全面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十八届三中全会也继续重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因此,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在当前形势下,用科学发展观审视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正确解决当前地方高校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既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使然,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质量先行、内涵发展的质量立校战略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阶段,必须适时地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和理念,从注重外延式发展切实转变到内涵式发展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走质量立校的战略。所谓质量立校战略,就是把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充分挖掘潜能,合理配置资源,在发展中正确处理数量、质量、规模、结构、效益之间的关系,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第一,质量先行,领导是关键。地方高校的领导应该努力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精神,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科学发展的大局意识,树立求真务实的政绩观,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不搞花架子,努力把学校发展规模控制在一个合理、科学的限度之内,量上稳定,质上提高。第二,内涵发展,尊重规律是根本。地方高校的自身实力一直比较薄弱,教学基础设施、教师资源等都与中央部属综合性大学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经历了特定历史时期的跨越式发展之后,要把握学校发展的速度和节奏,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强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当前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的关键时刻,地方高校的发展要注意外延扩展与内涵强化相结合,在经过几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要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内涵强化上来,坚持走数量质量兼顾,质量优先的道路,在办学资金多元化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突出硬件建设与软环境建设并重。

(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人才强校战略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大楼,没有大师,注定不能成就好的大学。地方高校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下大力气,花大心思,打造名师工程,走人才强校之路。所谓人才强校战略,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办学的思想,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校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第一,以教师为本,切实落实教职员工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要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管理,切实做到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要充分发挥校、院(系)教代会和工会的作用,广泛发扬民主,认真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真正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监督;充分尊重和发挥校、院(系)学术机构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与学术有关工作上的决策权,把教授治校与管理专家治校有机结合起来。第二,以和谐为着眼点,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必须重视校园物质环境的整治力度,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在校容校貌、绿化美化、清洁卫生等方面长抓不懈,特别要注意提高教师生活待遇,改善教师的住房和生活环境,营造适合的人居自然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更要重视人文生态环境建设,它主要包括学校严谨的校风教风、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等。通过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成材的机制和环境,形成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校园文化和氛围,建立公正、公平和透明的人才选聘机制,探索有利于团队建设和发展的管理及考核机制,针对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岗位要求,制定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好教师的评价、聘用、待遇、晋升、流动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实现学校事业发展与教职工个人发展的有机统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的创新兴校战略激烈竞争是时代的显著特征,教育领域的竞争也在所难免,在学生之间,在教师之间,在院系之间,在国内高校之间,在国内外名校之间,竞争无所不在,竞争无不激烈。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是每个地方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说的虽然是世界一流大学,但对于众多的地方高校而言,也不无意义。因此,地方高校应始终坚持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实践、以特色求发展,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之路。所谓创新兴校战略,就是以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三个面向”为指针,立足自身,放眼周边,以前瞻性的眼光回应时展对高等教育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努力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定位是基础。所谓科学定位是指“在科学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根据一个或一组定位特征,合理确定学校在某一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高等院校定位系统主要包括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学科专业定位等。地方高校应该根据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学校所在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以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为基点,结合学校实际和发展潜力,进行科学论证,明确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第二,办出特色是关键。所谓办出特色就是学校的发展应保持前瞻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有特色才会有优势,有特色才能谈创新,特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力,也是地方高校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所学校的特色,它“不只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显环境、校本化的课程体系、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明显优于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更是表现为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它有许多构成要素,其中独特的办学思想、特色的教师群体、校本化的课程体系、高水平的特色项目、个性化的学校文化是主要要素”。因此,地方高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和传统优势,集中有限资源,紧紧抓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适时跟踪市场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在专业设置、学科筹划、校园规划、文化建设等方面,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大力开拓创新,在各自的层次上、类别上办出水平,作出贡献,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走一条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作者:徐伟成单位:闽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