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济危机爆发具体原因及意义学习马恩列斯经济危机理论体会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济危机爆发具体原因及意义学习马恩列斯经济危机理论体会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经济危机爆发具体原因及意义学习马恩列斯经济危机理论体会

【正文】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227(2000)01—0004—0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下简称马恩列斯)都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具体说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成果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的表现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发展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必然爆发经济危机。因此在马恩列斯那里,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要消灭经济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说这是马恩列斯对经济危机根源的总概括。但是,他们又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尽管这些具体原因在他们看来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可归结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表现上,但我们今天来研究这些具体原因的目的并不在此,而在于揭示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现象,而是市场经济的“生理现象”,并试图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马恩列斯关于经济危机具体原因的论述

第一,盲目的竞争导致经济危机。恩格斯说:“大工业的必然后果——自由竞争很快就达到十分剧烈的地步”,“竞争的规律是:供和求总是力图互相适应,但是正因为如此,就从来不会互相适应。双方又重新脱节,并转而成为尖锐的对立。供应总是紧跟着需求,然而从来没有刚好满足过需求;供应不是太多,就是太少,它和需求是永远不相适应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页。)又说:“经济学家用他那绝妙的供求理论来证明‘生产绝不会过多’,但是实践却用商业危机来驳斥他,这种危机就象彗星一样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在我们这里现在是平均每五年到七年发生一次”,“这个规律是纯自然的规律,而不是精神的规律”,“这是一个以当事人的盲目活动为基础的自然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页。)恩格斯批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敢承认经济危机是盲目竞争的自然结果。

第二,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引发经济危机。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生产使生产与消费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工人是消费品的主要消费者,另一方面“每一个资本家都知道,他同他的工人的关系不是生产者同消费者的关系,并且希望尽可能地限制工人的消费,即限制工人的交换能力,限制工人的工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04页。)以便最大限度地增加剩余价值。这种关系决定了工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消费极其有限。马克思指出:“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的,正是生产力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生产,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603~604页。)生产扩大与工人消费水平低并存,这样,一旦生产普遍超过了主要来自工人的有限需求和消费,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第三,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相对狭小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说:“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其条件是创造出一个不断扩大的流通范围,不管是直接扩大这个范围,还是在这个范围内把更多的地点创造为生产地点。”(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0页。)扩大流通范围不仅在国内,而且“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1页。)马克思还说:“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来生产剩余价值,要求生产出新的消费;要求在流通内部扩大消费范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1页。)在这里,“新的消费”和“扩大消费范围”指的是增加消费,实际上也是指扩大市场的问题。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在事实上,市场的扩大会受到很多限制,因而市场扩大不能与生产的扩大相适应,以致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这方面马恩列斯也有很多论述。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曾说:“市场的扩大……赶不上不列颠工业的增长”,“必不可免地要引起新的危机”,“如果有一个大市场突然缩小,那么危机的来临必然加速,而目前中国的起义对英国正是会起这种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2页。)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市场向广度和深度方面扩张的能力首先是受完全不同的、力量弱得多的规律支配的。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7页。)马克思还指出:生产的发展,“需要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而生产比市场扩大得快”,“市场比生产扩大得慢;换句话说,在资本进行再生产时所经历的周期中,——会出现市场对于生产显得过于狭窄的时刻。”或者说,“新的市场——市场的不断扩大——可能很快被生产超过”,必然造成商品充斥市场,生产过剩发生。列宁、斯大林也有类似的论述。

第四,批发商业和货币信用的危机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指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40页。)就是说,批发商业危机和货币信用危机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大量生产中,直接购买者除个别的产业资本家外,只能是大商人。在一定的界限内,尽管再生产过程排出的商品还没有实际进入个人消费或生产消费,再生产过程还可以按相同的或扩大的规模进行。”(注:《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9页。)这样,商业和产业就会出现虚假的繁荣。而生产的极度扩张,又是借助信用来实现的。信用和产业资本本身的规模一同增大。例如,信用使工厂主、商人等都可以大大超过他们的资本从事经营;信用使货币形式上的回流不以实际回流的时间为转移,从而加速了资本在形式上的回流速度;等等。因此,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必然引起信用的扩大,而信用的膨胀反过来又促进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这一切都会使产业和商业资本家通过各种信用形式,获取追加资本,用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同时,在繁荣阶段,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巨大增长和各种投机活动的大量兴起,又为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信用的繁荣导致产业和商业的繁荣,产业的繁荣进一步加强商业的繁荣。但是,手中堆积着大量商品的批发商的资本回流却非常缓慢,数量非常少,“以致银行催收贷款,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危机就会发生。……于是崩溃就爆发了,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41页。)实际上,信用是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加速了经济危机爆发。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五,主要消费品过剩导致经济危机。以棉布为例,如果棉布充斥市场造成市场停滞,会使织布厂主的再生产遭到破坏。首先表现在织布厂的工人对棉布和原来他们消费的其它商品来说,“现在只在较小的程度上是消费者,或者根本不是消费者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2页。)除此以外,还影响别的生产者:纺纱者、棉花种植业者、纱锭和织机的生产者、铁和煤的生产者等。所有这些人的再生产同样要遭到破坏,因为棉布的再生产是它们再生产的条件。“即使在他们自己的生产领域里没有生产过剩,就是说,即使那里生产的数量没有超过棉布工业销路畅通时所确定的合理的数量,这种情况也会发生。”(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3页。)什么原因呢?马克思继续分析说:“如果不仅棉布,而且麻布,丝绸和呢绒都发生生产过剩,那么不难理解,这些为数不多但居主导地位的物品的生产过剩就会在整个市场上引起多少带普遍性的(相对的)生产过剩。”(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4页。)

第六,固定资本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曾举例说,如果固定资本数量是既定的、不变的,由于原料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歉收,原料的量就会减少,价格增加,再生产就不能按原有规模继续进行,一部分固定资本就要闲置下来,部分工人失业,利润率下降。而事先确定的利息、地租仍旧不变,这样就有一部分不能支付。“于是发生危机。劳动危机和资本危机。”(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5页。)总之,这是原料不足引发的危机。马克思说,撇开自然因素的影响不说,“原料不足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如果某个生产部门花费在机器等等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那部分追加资本过多,那么,虽然按原来的生产规模原料是够的,但按新的生产规模就不够了。因此,这种情况是由于追加资本不按比例地转化为资本的不同要素而产生的。这是固定资本生产过剩的情况,它所产生的现象正好同第一种情况(即原料歉收时)所产生的现象完全一样”,“或者,它们(危机)是以固定资本的生产过剩,因而,是以流动资本的相对生产不足为基础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5~126页。)

第七,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再生产所需正常比例关系遭到破坏,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本性决定了市场经济不可能有合乎比例的生产。他说:“如果只是指资本有按照正确比例来分析自己的趋势,那么,由于资本无限度地追求超额劳动、超额生产率、超额消费等等,这同样有超越这种比例的必然趋势。”“在竞争中,资本的这种内在趋势表现为一种由他人的资本对它施加的强制,这种强制驱使它越过正确的比例而不断前进,前进!”(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7页。)因此,“资本既是合乎比例的生产的不断确立,又是这种生产的不断扬弃。但是,要求生产同时一齐按同一比例扩大,这就是向资本提出了决不是由资本本身产生的外部的要求;同时,一个生产部门超出现有的比例,就会使所有生产部门超出这种比例,而且超出的比例又各不相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8页。)当生产所要求的正确比例或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时,经济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

第八,生产的跳跃式发展导致经济危机。列宁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只能跳跃式地发展,即进两步退一点,有时甚至两步都退回来。”(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65页。)在列宁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是为销售而生产,为市场而生产,“当着广大市场突然扩展到新的、前所未有的、广阔的范围时”,生产商品的数量不符合社会需要的可能性就特别大。这种对市场的疯狂追逐,必然引起巨大的破产。他说:“如果有几个这样的企业为了难以推测的市场上夺取地盘而展开疯狂的竞争,那么危机的到来还有什么奇怪呢?”(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66页。)

第九,进出口也可以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指出:“关于进口和出口,应当指出,一切国家都会先后卷入危机”,因为“出口和进口过多,以致支付差额对一切国家来说都是逆差”,(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6页。)从而引起黄金外流。当危机爆发时,支付差额对每个国家来说,至少对每个商业发达的国家来说,都是逆差。因此,黄金外流的现象,总是像排炮一样,按照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发生。例如,“1857年,美国爆发了危机。于是黄金从英国流到美国。但是美国物价的涨风一停止,危机接着就在英国发生了。黄金又由美国流到英国。”(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7页。)这种现象表明,一切国家会同时出口过剩(生产过剩)和进口过剩(贸易过剩),物价会在一切国家上涨,信用会在一切国家过度膨胀。因此,“黄金流出的现象会在一切国家依次发生”,也就是经济危机会由于贸易的传递而在这些国家依次发生。

马恩列斯关于导致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还有其它一些。以上仅就九个方面作了简要的概括。这九个具体原因每个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按马恩列斯的观点来解释就是:竞争是资本家为获取最大的剩余价值而展开的,为在竞争中取胜,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这一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建立在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生产比例失调,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固定资本生产过剩、主要消费品生产过剩。商品过剩从另一方面来说是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不足,发展结果是经济危机。而危机的爆发点则是商业和货币信用。但是“在货币市场上作为危机表现出来的,实际上不过是表现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本身的失常。”(注:《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54页。 )而进出口问题则表明经济危机具有“传染性”,进入世界市场的各国至少是商业发达的国家,一国经济发生危机,则必然引起普遍性的危机。而跳跃式发展不过是反映了世间一切事物发展的共性。

二、结论及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马恩列斯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因而便有了要消灭危机就必须先消灭资本主义的结论。按照这样的逻辑,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中国,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即使存在上述列举的引起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也不可能导致经济危机。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中国不会产生,也无需防范经济危机?!当然这只是从马恩列斯的经济危机理论推出的逻辑结论。现实实践则是否定的。中国也存在着发生经济危机的现实可能性。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国已经是逐步走上市场经济轨道的国家,几乎全部生产都是商品生产,全部产品都是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使资本保值增值,从而流通过程成为再生产过程的必不可少的前提,任何商品生产者都必须接受流通过程的检验,经过一次从商品——货币的“惊险的跳跃”,这是我国存在经济危机现实性的重要条件。在这个前提下,存在上述列举的诱发经济危机的九个具体原因之一,如果不及时化解,经济危机就可能会变成现实。爆发于亚洲的金融危机已导致经济危机,并且波及到日本、俄罗斯、巴西等国,对我国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既有金融影响,又有经济影响,为此我国采取了许多防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措施。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并不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可以对亚洲等金融危机置之不理,高枕无忧。这进一步说明了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亦不能得出它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有市场经济就可能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生理现象”。尽管这种生理现象会给人们带来恐惧、不安和痛苦,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但这却是必然的现象,与社会制度没有绝对关联。我们不希望发生经济危机,但不能绝对地说经济危机与我们无缘。所以,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来说,市场经济都是一种风险经济。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发生经济危机的现实性,那么上面列举的导致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就必须认真对待,仔细研究市场经济的运动规律,及时处理、化解可能导致危机的各种原因。

首先,要充分发挥竞争的作用,这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改革开放20年,市场的作用不断加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在促进我们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消极的东西,如重复建设问题,就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市场竞争的结果。重复建设就体现了竞争的盲目性。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到企业都要建立有效的市场调查机制、预测机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国家可采取有效措施灵活运用指导性计划,从外部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和方向。对企业来说,掌握了市场信息,就可以预测市场走向,可以主动地、有意识地尽量从长远角度安排生产,避免经营行为短期化。

第二,市场狭小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市场的大小是一定的因而是绝对的,但它又可以通过创造条件加以扩大,因而又是相对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不断扩大,不仅要扩大国外市场,更重要的要扩大国内市场。对企业来说扩大市场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产品市场的开发,二是对新产品市场的开发。对现有产品市场的开发,必须重视产品市场寿命的周期及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的研究。一般说来,产品市场寿命周期是指一种产品从投入市场开始到被市场淘汰为止的全部过程所持续的时间,它包括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与此相适应的四个阶段的市场主要特点之一是,由投入期的销量小,到成长期的销量迅速上升,到成熟期市场容量已基本达到饱和,衰退期销量和利润迅速下降,产品退出市场。企业掌握了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及其特点,就很容易在不同阶段采取扩大或是缩小生产的措施,避免生产上的盲目性。还要注意产品市场寿命周期的这四个阶段是对一定市场而言的,如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对城市市场可能是成熟期,而对农村市场可能是成长期,这也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所以注意开发不同地域的市场对于克服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很重要。开发新产品要求企业有创新功能,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抱住已被市场淘汰或已饱和的产品不放,只能失去市场。只有创造出不断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才能保住并扩大市场。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国家应对主要消费品的产品市场寿命周期进行调研并公布信息,从宏观上对企业进行引导,缓解生产发展与市场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防止危机的发生。

第三,加强对大型商业企业和国有银行的适度监管。大型商业企业和生产企业与公众购买力有紧密的联系。一定时期公众的购买力是一定的或者说是有限的。近几年全国各大城市大商厦可说是星罗棋布,呈现出商业一片繁荣,但由于受公众购买力的影响,商业经济效益都连年下滑,大商厦因效益低下而破产的已并非个别。生产企业在市场规模的作用下按照自身的规律不断发展和膨胀,大商厦的大批兴建“繁荣”,又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出现了产品过剩的买方市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而在企业、商业膨胀发展中银行信用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国家必须加强货币金融手段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控制信贷总规模。把“信用”这个被看作生产过剩和商业投机的主要杠杆,变成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主要杠杆。使生产繁荣、商业繁荣、银行信用繁荣相协调。对金融机构来说要提高自我控制风险的能力,坚决执行《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和道德素质。同时,要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等。这方面是有前车之鉴的,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如本世纪20年代垄断资本的发展,使工业一片繁荣,也导致了经济发展之主要依靠的信用关系的持续膨胀。对巨额借贷资本的虚假需求,又促进了生产的恶性循环,掩盖了生产的“过剩”,当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时,终于爆发了经济危机。金融市场更以放大形式剧烈动荡,使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第四,加强对主要消费品生产的监控管理。主要消费品生产所需的原料、设备等涉及许多的生产领域,其生产正常进行构成了其它生产部门生产正常运转的条件,一旦主要消费品生产过剩,销售不畅,就会压缩生产,甚至破产,那么相关原料、设备的生产、销售就会减少,甚至资金收不回来,从而导致生产的混乱和危机。既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我们的政府就应能有效地通过市场、计划、行政、法律等手段,对主要消费品的生产等施以必要的、有效的监控,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事,必须引起重视。

第五,固定资本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内部生产性建设中新增固定资本和新增流动资本的关系问题。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史和我国的历史经验看,在安排生产性建设时,特别要注意新增固定资本和新增流动资本之间的合理比例,不能只注意固定资本的投资而忽视相应的新增流动资本的需要。否则,新增固定资本投产后,将由于缺乏应有的新增流动资本而无法正常扩大生产,造成固定资本生产过剩,生产力浪费,从而诱发经济危机。

第六,资本既有要求宏观上按比例生产,取得微观最大经济效益的一面,又有一味追求微观经济效益而破坏宏观正常生产比例的一面。固定资本生产过剩和主要消费品生产过剩就是社会化生产比例遭到破坏的表现。这是市场经济的弱点,并不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而有所“收敛”或改变。历史表明,在社会化的市场经济中,计划手段优于宏观层次,对调控社会资源配置有长处;市场手段优于微观层次,对微观资源配置有积极作用。因此,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使社会生产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手段的长处,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没有发生经济危机之虞了。

第七,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不是资本主义的罪过,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1991年1月,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经济工作的经验时指出:“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8页。)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又说:“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这就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波浪式前进和跳跃式发展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它是客观规律,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经济总是在一段时间内高度增长,上一个台阶,然后出现各种比例关系的不平衡、不协调,就需要放慢速度,进行调整。邓小平曾针对八十年代初的调整指出:我们的调整“是健康的、清醒的调整。这次调整,在某些方面要后退,而且要退够。”“如果不调整,该退的不退或不退够,我们的经济就不能稳步前进。”又说:“只有某些方面退够,才能取得全局的稳定和主动,才能使整个经济转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4、355页。)这也应该是列宁关于“跳跃式”发展的正确内容。第八,正确处理汇率政策与进出口和经济发展问题。一般说来,在市场发育比较充分的条件下,汇率具有调节进出口贸易和调节资本的流出和流入等作用。在国际间流动的资本是以谋取利润或逃避风险为目的的。如果汇率下跌,可以降低出口成本,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资本流入会增加,资本流出会减少。反之,汇率上升,资本流出会增加,资本流入将会减少。因此,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要充分发挥汇率对商品进出口、资本流出流入的调节作用,从而发挥汇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作用,防御和化解经济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的公式,在这方面要特别注意防范经济危机通过贸易进行的传递和感染。1929—1933年的世界性大危机首先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然后蔓延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广大后进国家,就是通过贸易联系而进行的。诚然这与垄断资本控制下的畸形经济结构有关,但贸易的传递作用却是主要的。这对我们是一个启示,一是我们要有自己完整的经济结构,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二是贸易在经济发展中要有适当的比例,不能过大。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风险太大,一旦出口不利,或世界经济形势出现大的变动,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构成经济危机的重要诱因。据统计,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78年为9.8%,1997年为3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而日、韩等国为30%,英德法约为20%,美国为10%。可见我国主要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业严重受挫,企业效益下降,失业增加,这对我们是一种警告。同时,1997年始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该国货币贬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泰国等国的汇率长期偏离供求关系高估,以及由此导致的经常项目持续逆差。可见,汇率水平和汇率形成机制是否合理,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和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东南亚金融危机提醒我们,要合理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汇率的形成要真实地反映外汇供求关系,主动完善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