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实践转向对人和世界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解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不同的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上,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
以对世界的理解理解人,是本体论阶段对人与世界关系追问的主要特点,此时人并未真正地进入世界。从人的认识能力出发去理解世界,是认识论阶段对人与世界关系追问的主要特点,此时人开始走进世界,但因为没有正确地理解人、世界,二者的关系最终走向了分裂。德国古典哲学试图统一二者,但由于没有发现人与世界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所以他们实现的仅仅是抽象的统一,而真正的统一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以“现实的感性活动”为中介而发生的关系。人是融身于世界的人,世界只是人活动于其中的世界,人与世界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现实性,但同时也被二重化了,人具有了自然性和超越性,世界具有了自然性和属人的性质。通过否定性的实践活动,完成了人对世界的生成和世界对人的生成,二者达到了真实的统一,实践既是人与世界分化的基础也是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以人的实践活动规范着对人与世界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理解的主要特点。
(一)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不同的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上。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
(二)
从泰勒斯把世界归于水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这是从本体论视角展开对人与世界关系追问的一条线。在这条线上的哲学家试图从自然存在的某种经验事物中去寻找统一的本源。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巴门尼德的存在一直到柏拉图的理念,这是从本体论视角展开追问的另一条线。在这条线上的哲学家没有从经验的事物中去寻找世界统一的本原而是认为世界统一于人们无法经验到的本体,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创造了数、存在、理念,然后再用这些来统摄万物以达到统一。
在这一阶段上,人不是哲学思考的中心和主题,人们把目光投射到了外部世界,以解决世界的统一性为主要内容。这说明此时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还不是作为问题而存在的,而只是包含在人对世界的理解的前提中,以对世界的理解来理解人,是这一阶段对人与世界关系追问的主要特点。人并未真正地进入世界,而只是在世界之外可以观到世界的一个存在物。人以“想象力”规范着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人的想象力是什么样子,世界就被构造成了什么样子。
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1)这一阶段的哲学由于离开了人去断言世界,因此很难真正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不具有现实性,人被融化于世界之中,也失去了自主性,最终失落了人,瓦解了人的现实世界。
到了近代,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在这一转向中,对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追问可分为两条基本的思路。从培根、洛克、贝克莱到休谟,他们坚持经验论的立场,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经验的感性内容。贝克莱否认了物质世界,物质实体的客观存在。休谟则只承认知觉是唯一的实在,超出知觉一切都不可知。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则坚持唯理论的立场,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出发,把人理解为一个“思维着的东西”,并从中推出了万物的存在。黑格尔这样评价笛卡尔:“中世纪的哲理神学没有把自身出发的思维当作原则,这种思维现在却是原则了。”(2)由于经验论从个别出发,所以他们认为一切事实的指示只能来自感觉经验,由于唯理论从一般出发,所以他们认为只有导源于人的理智方面的知识才是可靠的。而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由对外部世界的探讨转向了对人自身认识能力的考察。从人的认识能力出发去理解世界,使这一阶段对人与世界关系理解的主要特点。世界不是与人无关的存在,而是由人的认识能力去把握的。人被等同于思维,因此人与世界的关系在这一阶段最终被表征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样,思维与存在怎样统一,怎样发生作用等问题就进入了人们思考的的范围,思存关系在这一阶段也获得了自身的意义。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可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一阶段的哲学由于没有把人看作是以实践方式存在的现实的人,因此很难真正去解决思存问题,只有把目光投注到现实世界,这一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试图克服主客、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以新的方式去开创哲学道路,康德首先做了这个工作。他认为“作为我们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也就是当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之内所产生的表象。”(4)他把认识看作是一种主观形式参与的能动过程,认为关于对象的知识的可能条件存在于主体中的。康德在现象界实现了统一,而物自体作为人的认识的消极界线是人的认识无法达到的。
康德的真实意义在于证明了无论是主客还是思存的统一都不能用简单的还原法,人的认识只能是成立于二者的统一。而这一点也是以后的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的方向。
黑格尔则认为人的思维是可以达到对物自体的认识的,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他把人归结为理性,以概念为中介统一了自在世界与自为世界,概念是自在的客观世界对自为的主观世界的生成及外部世界转化为思维规定,同时也是自为的主观世界对自在的客观世界的生成,即以观念的形态构成思维中的客观世界。
对黑格尔以“无人身的理性”所实现的统一,马克思做出了批评,认为“黑格尔把人变成自我意识的人而不是把自我意识变成人的自我意识,变成现实的人即生活在现实的实物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的自我意识,黑格尔把世界头足倒置起来,因此,他也就能够在头脑中消灭一切界限;可是对于坏的感性来说,对于现实的人来说,这当然丝毫不妨碍这些界限仍然继续存在。”(5)恩格斯则认为黑格尔是“从思想中,从世界形成之前就永恒地存在于某个地方的模式、方案或范畴中,来构造现实世界。”(6)在他们看来,黑格尔仍然只是在思维中实现了人与世界的统一,而这一统一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种用概念的逻辑推论表达的所谓纯粹原理,其实只是结果,而不是研究的出发点。
费尔巴哈从感性的人出发统一人与世界,把人与世界归结于自然。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认为:“他把人之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7),“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8),所以实现的仍然是人与世界的抽象统一。以人类的历史、人的感性活动为出发点去思考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
(四)
人类的历史,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9)的活动过程,因而“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能通过实践的途径,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的”。(10)因此,马克思从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成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以“现实的感性活动”为中介而发生的关系。在实践活动中,人一方面面向着客观世界,依赖于它,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另一方面人又给自己构成世界的客观世界,以它的活动改造外部世界,消灭它的规定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的人与世界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统一。以往的哲学虽然也说二者的统一,但只是一种外在的统一,世界被看成是现成的、外在的被认识者,主体被看成是现成的、内在的认识者,这样,就需要去解释人与世界也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马克思则把人理解为融身与世界之中,依附世界之中的人。世界乃是由于人的“在此”而对人揭示、展示自己。人首先是通过活动作用于万物,而不是首先被认识,即世界不是首先作为外在于人的现成的东西而被人凝视、认识,而是首先作为与人打交道、起作用的东西而展示出来,人在认识世界万物之先,早已与世界融为一体,世界只是人活动于其中的世界。
在实践活动中具体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看到人与世界在实践活动中都获得了现实性。就世界而言,在进入人的视野之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11),只是一种单纯的客观性,对人毫无意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属人的性质之后,世界自身才获得了现实的品格。就人而言,仅仅是自然的属性,还无法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也无法体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物种的尺度生活,因此只能成为生存,人则按两种尺度生活,一个是“任何物种的尺度”,一个是“内在固有的尺度”,(12)所以人是一种世界性的存在,但“动物是和他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了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13)人的本质无法通过自身表现出来,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对象化给对象,才能获得现实性。
在人与世界获得现实性的同时,人与世界也被二重化了。世界就其“本原”的意义上讲,即使在实践活动发生后,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都是自然的存在,仍得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但同时无论是实践的主体、客体还是中介,都是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有了属人的性质,开始遵循人的活动规律。这并不是实践活动产生了两个实体世界,而只是说这个现实世界具有了两重属性,即自然的性质和属人的性质。人在本原的意义上也是属于物质世界的,作为自在的存在,人与自然界服从同一规律,即“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以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个体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它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4),而人作为自为的存在,又具有超越的本性,他不满足于现有的存在,而要按照他的理想去创造他所要求的世界。这样,人的世界就具有了三重述性,一重是自然世界、一重是生活世界、一重是理想世界,而现实的人则存在于生活世界中。“不是处于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5)
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己提升为主体,而把世界变为“为我存在”的客体。人不满足于现有的世界,而要以自己的活动让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他要把自己的要求转化为观念世界,在其中注入主体的知识、情感、意志、想象等目的性和创造性内容,使之成为理想的世界,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活动把理想世界转化为现实世界。这一方面否定了世界的自在存在,使其二次生成,具有了属人的性质,一方面又否定了人的理想世界,使其成为现实的存在。正是在这种否定的过程中,人与世界重新达到了统一。世界对人来说不仅仅是人生活的物质基础,而且还是一个满足人需要的对象世界,价值世界。
否定的过程也就是统一的过程,在实践中实现了世界对人的生成即由自在的世界转化为自为的世界,由客观的世界转化为主观的世界和人对世界的生成即自为的世界转化为自在的世界,主观的世界转化为客观的世界。
由实践活动去看人与世界的关系可知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不是人,也不是世界,而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以人的实践活动规范人和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主要特点。实践活动生成了现实的生活世界,把人与世界统一在其中。“人的现实世界不是给予的世界,而是经人自己的活动参与创造的世界……在这种活动中,人以物的方式从事活动,换来的则是物以人的方式的存在。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的活动,也创造了人的生活世界和对象世界。”(16)人在自身之外必定有一个“他者”并需要这个“他者”,自然界越来越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世界本来就是互为对象的无数存在着的聚集,人通过使自己的生命力量“对象化”使对象“人化”从而获得“类属性”,从而人与世界共生为一个体现着人的本质的生活世界。而这个生活世界还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人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对象性,人还能够在观念中有“对象性”达到“非对象性”,形成理想世界,在把对象世界改造为符合人要求的生活世界,实现人与世界的不断统一。所以实践活动既是人与世界不断分化的基础,也是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
注释:
(1)、(3)、(7)、(8)、(14)、(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页、16页、78页、58页、24页、31页。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0页。
(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0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45页。
(6)恩格斯《反杜林论》,第32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3页。
(10)、(11)、(12)、(1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0页、131页、51页、50页。
(16)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36-137页。(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