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马克思主义鲜活性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政治生活的主流形态,指导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当前,在我们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淡化、虚化和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性和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性发展。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必须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的伟大实践。
“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①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的这一叙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复兴的真理性的概括。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政治生活的主流形态,指导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然而,在我们当前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淡化、虚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针对这一倾向有的学者提出了“回到马克思那里去”的口号。而这一口号意味着我们要消去自己作为当代人所具有的生活旨趣和原有立场,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归。由于自己的旨趣和立场被消去了,这样的回归也就只具有形式化的特征,显然是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
针对淡化、虚化和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强调马克思学说的普世性价值,另一方面要从我们的生活旨趣和原有立场出发,把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中国化。归结为一点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
一、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有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和质的规定性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②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从认识论的维度分析,实践既是人的全部理论和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接受实践的检验,运用于实践活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本体论的维度分析,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核心,属人世界不外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革命的实践活动是改变环境的根本前提,由此可知,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应用于革命性的实践活动中。
那么,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构成其统一基础的是“认识论框架内的实践”还是“本体论框架内的实践”呢?马克思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③“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④可见,生产劳动构成了实践的基础性层面,马克思是在本体论的基础上统一全部实践活动的。因此,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实质上是让马克思主义在本体论的实践活动中鲜活起来,而其鲜活性就是指在生产劳动中与时俱进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对属人世界的不断改造。
实际上,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概念也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解释:当我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即人改造、控制自然的角度去考察问题时,生产劳动属于“认识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当我们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角度,即人改造社会和政治制度的角度去考察问题时,生产劳动又成了“本体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⑤。这两个维度中,哪一个是根本性的呢?马克思指出:“……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⑥这说明,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尤其是在生产劳动概念中,本体论维度是根本性的,认识论维度则是根植于本体论维度的。因此,让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体现在生产劳动中,实质上是要在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不断改造中与时俱进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对人类社会的科学改造。
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哲学理论成果来源于人类革命性的实践活动,并指导着人类进一步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双向互动中,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只有让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步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断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改造和发展人类社会。
二、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在发展道路上也曾有过坎坷,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党的学风问题。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写道:“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⑦它关系到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中所要时刻警惕的问题。从历史上看,学风不正的主要表现:一是教条主义,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出发,对具体情况不作系统的、周密的、深入的调查,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死的教条。二是经验主义,轻视理论,长期拘泥于自身狭隘的经验,不愿意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形式主义,将学习虚化、表面化,热衷于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不研究分析实际问题,更不以科学理论指导工作,规范行动。总之,学风不正既有理论脱离实际问题,也有实践脱离理论指导问题。
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⑧要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说就是要纠正和避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关键是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深入学习理论,准确把握理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只有这种理论,才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针”⑨;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理论成果思想,掌握思想的活的灵魂;特别要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第二,全面立足实际,认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邓小平强调:“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准确地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11}。因此,一方面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善于在新的实践中大胆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必须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而且还针对这一原则提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12}。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13}在当前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以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开拓党的事业的新局面。第四,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造主观世界。指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我们的主观世界可以磨练和提高。我们的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就可以推动我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关键是要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地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念。”{14}我们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才能一方面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另一方面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自觉地把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端正学风,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永葆青春和活力。
三、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鲜活起来,必须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的伟大实践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5}没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与创新,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也就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我们党正确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而在理论上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系统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目标和保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以系统状态辩证发展的基本原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价值理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中国化的最新、最重要的理论成果,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实践中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重在“科学”,实质上是讲求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将“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表现,这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科学发展观”本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而在理论上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产物,是在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的经验,吸取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不断推进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创新,这一理论创新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方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和任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则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这是因为:第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所谓的“第一历史活动”就是我们一直围绕的经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活动。然而,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经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会不断遇到新矛盾,不断面临更高的发展要求,针对新的矛盾和更高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制定新的经济工作思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实现着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第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以人为本”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角度,即人改造社会和政治制度的角度去考察问题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实现马克思主义鲜活性的主体;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鲜活性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是根据当前我国不断出现的社会矛盾和新的社会发展要求而明确提出的,实质上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解决当前我国不断出现的社会矛盾,是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体现。第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谐社会必须是全面发展的,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寻求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多赢互动,协调统一地创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必须是协调发展的,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一代一代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会不断增强。因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既是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实践中的反映,也是延续马克思主义鲜活性的条件和保障。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建设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科学体系,它不承认世界上有任何终极状态和终极真理,相反,它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始终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我们不能止步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活动,而是应该在实践活动中继续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而上升到理论层面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新的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理论上继续闪光。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新的理论指引下,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所面临的实践活动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所应考虑的时间维度更加长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新的理论成果同不断变化的时代主题和世界形势紧密结合起来,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紧密结合起来,发现更新的情况,研究并解决更新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鲜活性在实践中永续。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谐社会的建立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在实践活动中鲜活性的具体体现。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已经踏上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活动的征程。在这一征途中,只有时刻保持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性,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①[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④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1、31、48页。
⑤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页。
⑦⑧《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3、796页。
⑨《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4页。
⑩{1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114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
{12}《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页。
{14}《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页。
{15}《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