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两种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共同点

无论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形态如何千差万别,但它们同根同源,却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前后在目标和动力上都有着根本的相同之处。

1.目标相同。争取和教育群众进而促进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加速推进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所在。我们党很早就发现。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而政治上的民众认同,首先得有思想上的接纳。中华民族素以其勤劳善良而著称于世,但在长期小农经济的束缚和日益严密的专制权力的不断挫辱下,类似民族尊严、国家正义、个人解放这些价值诉求,始终没有在这个民族内部得到健全发育。

早在洋务运动失败、维新变法受挫之后.先进的中国人即已开始认识到.“民力已隳,民智已卑,民德已薄。虽有富强之政.莫之能行”(救亡图存当务之急在于“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几代中国人为此奋斗不息但一直没找到破解这道难题的答案,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到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作为真理,它与千千万万社会实践的主体实践——人民大众须臾不可分离。因而拿起这柄武器的中国共产党人必然寻求使之“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使之转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一点在当下中国依然有效。因为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仅关系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我们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当这种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时,我们的宏伟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

2.动力相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担负着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重任。舍此。中国这艘巨轮纵使找到了光明的方向,也缺乏前行的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有力的倡导者、宣传者、组织者和践行者。党的成立是由当时中国最先进的一群知识分子推动起来的,他们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但少数创立者们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并不能替代整个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素养的贫乏。因而成立之初,鉴于党“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的状况.党便决心组织干部深入群众,向工农“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希冀以此扩大党的影响,进而壮大党的队伍。随着革命战争和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发展,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随着大批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分子涌入党内,纯洁党的内部成了紧迫课题。党开始着手从思想上建党。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去教育改造广大党员.以此保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及至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虽然阻碍中国现代化的三座大山得到搬除,但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制约着中国的发展,而这落后生产力之中.自然也包括落后的、作为生产者的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改造,“剥削阶级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由此提上日程。这个逻辑主导着建国后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直到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合法性挑战。随着群众中“嘴里吃肉,口里骂娘”现象变得突出,中国共产党逐渐意识到.单靠经济绩效来支持自身执政合法性过于脆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来提升政权的感召力,这就促成了新一波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尽管各个阶段的初衷和主题不尽相同,但共产党始终是其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二、两种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差异

无可否认.2O世纪末的中国.发生了重大的社会转型。不仅整个社会和大众的思维范式和行为逻辑发生了改变.而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环境和方式也与历史上有了迥然不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对象不同。我们可以去批判一个消费社会.但却已经无法拒绝它的来临。如果说曾经的生产社会是一个物质生产相对匮乏、尚不能完全满足大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因而围绕生产展开的社会,那么消费社会则是一个物质生产相对充足甚至相对过剩因而围绕消费或消费者展开的社会。在这里,消费无疑已成为一种主义。并对大众按它的方式做出重新布局。就生活场景而言.现代性的深入已使得社会生活的主要舞台从农村转向城市特别是大都市.而在大都市。城市中产阶层(MiddleClass)正作为社会的主体和稳定力被着力培养和成形。他们是城市消费的生力军,也是张颐武所说的新大众的主力。从超级市场到购物中心,从快餐店到演艺吧。从健身房到大型医院,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活动正是主要围绕中产阶层展开的。而自驾轿车,住Townhouse,品咖啡,看大片等打上中产阶层烙印的生活方式,已被塑造成当代都市的主流价值和品味。毫无疑问,一个以城市中产阶层为主的新大众群体已然崛起。

今天,以中国城市中产阶层为主力的新大众,与历史语境下的大众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历史上的大众生活在一个统一的泛政治化社会里.而今天的新大众则生活在一个逐渐分化的社会里。在旧大众化时代,国家只需通过全民政治动员的方式。亦即通过政治性的国家机器,即可将一个通俗化的阐述文本,作一种标准化的普及。

这就是艾思奇成功的历史语境。它是泛政治化的,也是宏大叙事的。而新大众时代,由于一个逐渐出现的、与传统的政治社会大不相同的中国市民社会,也就有了一个政治性国家机器难以直接控制、政治性话语力所不及的新领域。市民社会是一个相对于政治社会而言的自治社会,以个人主义为基础,以对契约的忠诚作为约束力,在这里国家不再是全能的而是有限的。而在这个新领域.大众则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可视为是多元价值和多元经济结构的产物。因此,大众化的重提,应该是站在旧大众化的历史终结处面向当下大众的新的历史诉求。2.文化场域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精英文化话语之外.大众文化话语开始滋长。大众文化从边缘来到中心,并以电影、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以及广告的方式扩展它的领地,从而逐渐生成为一种新的话语权力,使中国文化的生态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当代中国,虽然大众文化的发展远未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大众文化的兴起正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社会风习,成了不断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主要承担者大众文化既是主流文化的营养基因。又是主流文化异化的力量。一方面,大众文化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它既是一个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状态和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是否成熟的标志.它为主流文化的创新提供丰富的素养和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主流文化只有在深入到大众的心理层面。才能反映出社会文化的主流和基本特点。才能被广大群众接受并实现其功能和价值并引导和推动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主流文化的宣传攻势既可能使处于社会各阶层的个人凝聚.使他们与本阶级分离,造成他们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忠诚.也可能在满足大众不同文化需求和趣味的过程中,将精英文化普及,将教育普及,同时促成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促使大众拥有保持自身特点和价值的可能性空间,从而使得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变得日益艰难。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这两种力量之间的现代对抗,既不是强者对弱者的控制,也不是势均力敌的正面较量.而是一种“意义的抗争”和“语义的抗争”。大众文化的性质及其价值取向最终取决于代表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场域内斗争的结果.各种力量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合力是真正决定性的因素。这种情况显然是历史语境下的大众化所没有遇见的。另外.至于两种语境中文化传播的技术条件、民众文化接受程度等各方面.前后更是截然不同,反差极大。

3.途径方法不同。现实与历史语境的不同,大众化的方式与途径必然也不同。历史已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是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兼行并举,简言之.也就是一手拿枪,一手拿笔进行普及的。虽然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思想问题,要坚持用民主的方式、说理的方式、教育的方式解决。为此,党还开办了大量的军政学校、速成学校、工人夜校,组织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宣讲团,创办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纸刊物。但实际斗争中,诸多像法西斯主义这类极端反共反马克思主义的主义学说.在消灭他们政治代言人的同时,它们也随之被扫除殆尽:其他诸如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之类的思想学说.因无法回答和应对残酷的战争现实而自行崩溃破产,这实际也是武器批判的一种附带效果。进入新时期,急风骤雨式的、直接的刚性的传播方式显然已不再适应,也不再可能。这也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能回归到依靠说理的、民主的、辩论的这类和风细雨的、隐性的柔和的方式予以实现.而且一切还必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进行。

以上是对历史与现实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粗略比较,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是成功的.是老一辈马克思主义者、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却不是一个照搬历史经验可以解决的崭新课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灰色地带可能将越来越多,许多新问题、新现象越来越难以用原有的理论予以解释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将变得愈发艰巨.这一切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新的理论思考。

三、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鉴于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遇到的新情况.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中国化与大众化结合起来,按照时代的要求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大众化呼唤一种全新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新大众是在消费社会下出现的.而今天的消费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质产品的消费和使用价值的消费。一切文化都物化成了商品因而也在被消费着,一切被消费着的物化的商品又都包含着文化的因素。鲍德里亚将消费社会里的消费称之为“符号价值”的消费.意即我们不仅消费着商品的“所指”(Signifled),也消费着商品的“能指”(Signifier),而这个“能指”正趋向于空洞化.消费社会正陷入一场日益失去“所指”、趋向于空洞化的“能指”的盛宴里。这无疑描绘出今天消费行为本身所蕴含的多少有点虚幻的文化特征和身份政治学特征,或者说.消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因此,马克思主义面对新的大众群体,面对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它的新大众化策略中必然要有一个文化的转向.即从过去纯粹政治、经济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文化马克思主义。在这点上,西方消费时代的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学术思考是可资借鉴的。

二是遵从文化发展的规律并通过自己独特的风格去赢得大众在大众文化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主流意识形态不断进入到大众文化场域的过程。针对大众文化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困境,其真正的出路在于改变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以国家权力为支撑的单向度“灌输”路径.顺应大众的审美趣味及接受方式.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建立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长效良性互动机制。只有如此,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文化才能顺利进入大众文化的场域.深深植根于大众文化的沃土,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话语”。

三是提倡通过民间化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无疑首先是一种政党文化.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Et趋多元化的今天.这种地位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带来了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上升为统治思想,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带上了某种“官气”,使得普通群众对此敬而远之。尤其是当某些蜕化变质的党员干部把马克思主义变成自己装潢门面、粉饰太平、吓唬群众的工具时,这种消极作用就更加明显。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不能是居高临下的,应该淡化一点官气和组织色彩.多一些民问意味和平民情怀,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运用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切身体验和丰富经验来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此,说理的、民主的方式以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也是需要大声疾呼的一项工程。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现实

论文摘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前提之一是厘清历史与现实两种不同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比较发现,尽管在两种语境下其目的和动力相同.但大众化的时代背景对象以及途径方法均发生深刻的变化照搬历史经验已无法有效解决这一崭新课题,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