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我国的继承和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实践不仅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起点,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系列讲话,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精髓实质,牢牢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科学地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加速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继承;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运用到中国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能够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发展过程,它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有着其特定的具体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过程
实践的观点最初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他的实践观点有两层内涵:一层是道德德性,一层是日常生活实践智慧,之后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都只是片面的、单一的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实践观点的一部分,直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首次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范畴,从总体上、从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上提出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写的《形态》是对《提纲》的深入探讨和科学阐述,标志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彻底形成。《形态》第一次科学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随后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正在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因此,如果没有对实践的科学阐述,便没有历史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感性活动”“、对象性活动”“,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人们通过参与实践这种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感性活动,在改变外部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自身。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是科学实践观。
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科学实践观实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它确立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阐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指出实践是人的认识能力得以提高的根本途径。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它在揭示自然界对于人和社会的先在性的同时也阐明了实践活动中的物质生产活动对于政治、精神活动的影响,并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去说明人和社会的历史发展。
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从科学实践观出发,阐明人是从事着感性活动的主体;将世界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机械性和形而上学。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不断发展进步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一)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根据中国的具体现实状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他着重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也就是认识不仅从实践中来,还必须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本本”,通过分析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照搬苏联经验和模式,而是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的“实践论”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为基础、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为中心点,将革命反映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在“实践论”中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其中这个主观世界包括着人的认识能力,鉴于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具有责任感,勇于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增值自身的价值,提高理论素养。
(二)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并对这一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是在思想的基础上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邓小平坚持认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明确地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他提出必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科教事业,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历史使命是“解放发展生产力”。邓小平不仅把“实事求是”这一原则论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还将具体化了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目的论、形式论的具体化,形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第二次具体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三)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和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又一次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秉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特质,坚持把社会实践作为理论发展的基本途径。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又一次发展,不仅以高度精炼的表达概括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而且以高度浓缩的形式蕴含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三个代表”理论的实施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科学阐述,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理论代表。
(四)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在进一步深化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过程中,同志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在认识过程中,实践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它是认识的基础,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多年发展经验的同时以科学实践观为指导做出的重大决策。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发展”思想正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表现,在将其运用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在对我国的社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同志审时度势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提出重视人和自然、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这些方面无不体现着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五)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重要讲话,无不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价值。“中国梦”不是停留在思想观念上虚无缥缈的想象,而是能够激发行动意志、具有行动能力并最终能够得以实现的梦。作为一个实践对象,它的提出是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立足于当代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中国梦”作为一个美好的愿景,并不是实现不了的国家目标,它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新方针、新举措来确保中国梦的实现。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表明社会生活的一切内容都可以通过实践来解决。伟大的梦想源自现实的土壤,“中国梦”的实现也不例外。人的思维、任何一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方针政策等社会意识和人的行动正确与否,归根到底是由实践来检验。为此,在筑就“中国梦”的实践中,立足当前中国最大的国情,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新方针、新举措;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的发展理念,并在总体布局上提出了新提法,即由过去的“五位一体”,升级为“六位一体”。总之,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指导,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观着手,辨证地认识实践对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结合现实不断地进行反思,用实践观的理论思维来指导中国社会的建设发展。
(一)从现实出发搞好社会建设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客观的,是以客观实践作为依托的,所以在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着力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的进程,更早、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要符合我国的国情,找到一条与社会现实相符的道路才是硬道理,社会建设发展的过程要经过多次的尝试和探索,只有紧紧地与社会现实统一起来,从现实里找到与中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元素,逐渐摸索更适合中国发展的新模式,才能够在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持久。
(二)充分地尊重人的发展需要
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起到无可取代的作用,是连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客观物质世界的桥梁,也是沟通两者的有力工具。因此,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充分地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世界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要紧紧依靠人类,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根本,发挥人类的聪明才智,认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前进。
(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方向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攻坚时期,把握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市和乡村等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相互之间存在的矛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正确理论指导。把握了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国家的利益、把握了人民的利益、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改革开放三十七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注目的伟大成就,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必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董胥骞《.实践之后———对马兑思实践思想的一种理解》[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郭学军,张全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考》[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7.
作者:张超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