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马克思主义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马克思主义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作为新学科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尚存在一些问题,跨专业学生较多、理论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导师制度不完善,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入手,构建符合本专业特点要求的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在其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鉴于建立时间较短,在研究生的培养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针对该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解决的途径。

一、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是根据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设置的研究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目前,全国高校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硕士点15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3个、硕士点453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下简称“马中化”)研究二级学科硕士点95个。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都要按照学科所要培养的人才目标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马中化”学科作为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按照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国家教委为此规定了相应的八个方面的课程设置要求。从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学科规律来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其内容应是建立在相应的本科专业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同样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本科专业基础理论,这是对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基本的学科理论基础要求,否则无法完成本专业研究生学业要求。但是,目前全国高校尚未设立“马中化”本科专业,与本专业最相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全国拥有思政教育本科专业院校231个,每年招生学生人数几千人,但是选择继续深造“马中化”研究方向的思政专业学生不多,因此本专业生源存在非本专业出身、跨专业学生所占比重较大的现象。由于学科专业背景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很多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论框架、研究内容、发展方向等缺乏基本的了解,缺乏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素质、专业知识结构的有效支撑,生源专业知识先天不足。对跨专业学生来说,很难跟上教师的正常教学进度要求,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基本的专业术语也不理解,很多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有如一头雾水,学习效率较低,由此逐渐失去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对于跨专业研究生而言,虽然在本科阶段,作为公共课学生或多或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中化”基本理论,但是要真正完成“马中化”专业所要求的专业理论学习尚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对于跨专业学生存在的这一学科基础的缺陷,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考虑到这一情况或考虑不周,难以达到本专业预期的培养目标。为此,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按照《通知》中的原则性规定开设八大基础课程;其次根据生源的特点开设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以弥补专业知识缺陷;再次设立多层次的课程,将学位课同必修课、非学位课同选修课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大部分学生对于学科范围内著名的学术著作阅读量较少,有关该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也很少关注,难以具备该学科研究生应有的专业能力。由于本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要想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中化”理论,必须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因此课程设置上应当增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阅读分量。“马中化”是个实践过程,“马中化”的理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党的实践探索不断在广度、深度上创新,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外交、军事、民族、宗教、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客观上要求学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掌握党在“马中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从学科属性上看“,马中化”属于人文社科理论学科,它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宽泛,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生态学等都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具备相应的基本的历史背景、文史哲知识、社会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等来辅助专业课的学习。例如,“马中化”的历史进程及规律这门课程就涉及到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一系列宏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旧激烈的大环境下,在敌对势力恶意中伤党的开国领袖、恶意歪曲共产党的历史功绩的当下,要使学生真正把握“马中化”的历史进程及规律这门课程内容,必须对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有充分的了解,必须大量阅读相应的史料,将“马中化”两大理论成果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机结合,才能从理论上真正掌握该课程基本内容。而目前在该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一些学校还缺少这种学科间的互补和渗透,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充分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课程的理解和学习,进而不能达到本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与学习方式

1.积极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所谓积极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由知识的输出者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转变。大学生步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教学与学习方式都与本科阶段不同,应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创新知识方面转化,“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是“马中化”硕士生培养目标之一。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研究生应当具有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能力。然而,目前,在研究生的教学与授课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高校不在少数,即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课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被动式的听课,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不高。尤其是对跨专业学生而言,“马中化”研究学科理论性、政治性极强,对于从学生到学生的研究生而言,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特别是随着入学研究生年龄在不断地向后推,他们很多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中国成立前30年的历史了解不足,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缺乏基本的认知。特别是面对“90后”学生,他们是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是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环境中生活的,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知之甚少,再加上一些媒体舆论的错误导向,所以,一味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就要由知识的输出者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转变。在教学方式上,还应当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去学习,运用讨论式、辩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式,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进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总之,要本着注重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经典原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学生的理论、文献、资料的阅读量,逐渐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所学理论更为系统、专业、深刻、扎实。大量阅读文献是获取本学科专业知识和最新科研动态的重要途径。导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应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了解本学科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理论热点前沿问题,增加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习兴趣选择阅读的书目进行阅读。建立读书报告会制度,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探讨书中的主要观点及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采用读书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增加阅读量,为日后的研究及论文写作奠定基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及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目前,研究生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实践的倾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实现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因此,“马中化”研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源于实践,又要指导实践,还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教师讲授一个理论很容易,但要想让学生真正明了理论的内涵,理论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巨大作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就必须将理论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实践背景结合起来,才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各高校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缺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因此,为了弥补理论与实践脱节带来的问题,在教学中,不仅应当加大学生阅读文献和资料的分量,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当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出课堂,实地参观考察历史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遗址、改革开放成就显著的工厂、农村等场所,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接触,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融合的历史进程与巨大成就,以增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在单纯理论学习过程中枯燥无味的状况,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放到社会中去,让其体会和观察人们普遍关注和最为敏感的社会热点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的制订学习研究方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研究,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合,从而在理性认识上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时代教育,2014,(5).

[2]姚宏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基本问题述论[J].教学与研究,2010,(5).

[3]程美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发展若干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报,2012,(3).

作者:郭俊华 陈连胜 王艾 伊敏 单位:天津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