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及实现路径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及实现路径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及实现路径探究

摘要: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当下以及未来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曾指出,深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意义重大。然而,现阶段,我国众多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教育内容不完善、传播渠道不畅通、大众化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的传播的方式、方法亟待改善。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大众化路径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一)相关概念研究关于大众化,《现代汉语词典》作出如下解释:“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的需要”。[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就是在人民大众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与接受,并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生活中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承、巩固与创新。[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形式上、内容上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上实现多样化,从而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形式上在不忘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化,使得宣传手段、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将其内化为人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外化为维持社会有序运行的力量,服务于人的生活。

(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上,就明确指出,高校承担着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青年是时代的开拓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不仅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保障,更能够让大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为其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奠定精神基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体制变革不断加深,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全球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大学生群体思维新,心态开放,使得其更容易受到各种各样观点、思潮的冲击,从而思想活动变得更有选择性也更加自由,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社会经验少,价值观念不够坚定,所以导致很多的大学生陷入了信仰困境。同志说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管总的东西,不学习理论,势必空虚,精神贫乏,是非不辨,方向不明”。[3]所以,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能够澄清某些同学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让其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以及现代中国的发展规律、任务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坚定的信仰,认清自身历史使命,坚定政治立场,确定政治方向。同时,有利于其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实践。在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可以为我国的振兴与发展培育出一批有理想、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同时,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4]优秀的青年大学生们可以在人民大众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生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有待完善

政治理论课开设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最重要的途径。高校政治理论课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5]五门课程各有侧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运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但这些课程的内容及教授过程尚存在一些不足。第一,课程理论性较强,教授方式、评分方式也相对单一,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纯理论的东西难以“进头脑、入人心”。第二,课堂教学内容没有与之配套的实践类型的课程,脱离了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学难以致用,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传播渠道不通畅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宣传教育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播手段仍比较单一。随着科学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广播、电视、互联网在宣传教育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了解到,国内大多数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主要还是局限于理论课的教授,传播的途径单一化,随之而来的便是受众小和传播效果的不佳。第二,除政治理论课之外,班组、团组、党组的建设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培养也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是很多高校对这些传播途径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这些传播渠道没有发挥到其能够发挥的作用。

(三)大众化效果不佳

第一,大众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学生不对公共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这些课程完全是为了通过考试。很少有学生会在课堂之外再去翻阅相关著作、文献、资料,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研究往往被局限在了某几个特定的学科和专业内。第二,大众化对象的不认可。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学生认为高校公共政治课的理论性过强,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差,所以他们学习此类课程的兴趣小,收获也不大,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类课程可有可无。第三,既定目标未达到。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澄清某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国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认知,让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丰富精神世界。但从这个目标的实现情况来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结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淡薄、政治态度淡薄、思想认识缺位和认知行为偏移。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问题成因

(一)主观原因

学校重视程度有待加强。有些高校并不看中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安排上也只是将其作辅导性课程,更别说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为了提高学校学生的就业率,更加注重对应用型课程的教授,并对理论性的知识缺少重视;另一方面,教学氛围与教学环境的协调性差,高等院校不顾及自身师资力量随意扩招,导致大学教学资源供不应求,很多高校采用公共课大班教学的形式来开展政治理论课,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教师队伍需改善。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的个人素质、工作态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教学方式以及师生关系的处理方式都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高校马克思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工作积极性不高,宣传教育工作缺乏热情,继而引起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差;科研、教学活动目的不单纯,功利主义趋向比较严重;高校教育传统性和现代性没有得到真正结合,教学手段还停留在讲授这种单一的形式,即使有新方法的开拓,也没有充分的实施。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主观努力程度不够。对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课这类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厌学;学习不够自觉,做不到主动配合老师;功利化思想严重,认为该类课程对自己就业、发展没有明显帮助,仅为应付考试等等,此外,很多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出现了偏差。由于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时期,各种文化相互交织,在接受这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的同时,也接受到了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而因为社会经验少、思想单纯、是非辨别能力差、信仰不够坚定等原因,某些大学生在不良文化的影响下,价值观念上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信仰危机的出现,价值观上也开始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2)拜金、功利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取代了马克思主义的“五观”;(3)缺少对人生、未来和祖国命运的深刻思考,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淡漠。

(二)客观原因

优秀文化的氛围不浓厚,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其他不良文化容易趁虚而入。优秀的文化可以塑造良好的品质和性格,引导人做出正确的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一个家庭、一所高校以及整个社会能否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将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优秀的文化氛围并不浓厚,社会缺少正能量,此外,很多年轻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价值观多元化现象比较严重。传播途径有待改善。尽管先进的科技被广泛运用、大众传媒迅猛发展,传播手段日新月异,诸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同时也包括报纸、书刊等传统的媒介。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网络,网络以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和接触人群多等优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手段和方式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宣传教育阵地上,仍然将课堂教育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媒介,有效的传播平台未完全搭建起来。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参观七大会址时指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都是立足于实践的基础而完成的理论创新,所以我们要继续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离开了实践便无法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更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根本目的。从目前我国现状来看,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研究高校教育理论的学者并不在少数,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高校实践论的学者却寥寥无几,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宣传缺少一套具体的、科学的、系统的方法;第二,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往往是纯粹的理论课教育,趣味性差,也没有与之配套的实践活动,学生难以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学校要提高重视程度,要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一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关乎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学校必须做到:第一,平等的对待思想政治课与应用型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将原有的大课教学改成小班教学,并将思政课的成绩也纳入到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综合考评指标当中;第二,用于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精力和资金要有所增加,要完善教学设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改善师资配备,招聘业务素养过硬,能够与时俱进,始终跟踪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最前沿的内容并具备创新精神,能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教师;第三、改进原始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加专题教学、专家讲座、实践活动、师生互动等教学方式,增添教学的趣味性;第四、改革考核方式,将原有的考查课改成考试课,对学生课程结业分数的评定方法要更加多样化,综合化,例如采用出勤、课堂与老师互动的表现、作业质量、参加实践情况等综合考评的形式;第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自媒体、研讨会、主题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校园文化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好其规范约束、价值导向与凝聚激励的作用。高校必须正确引导大学生,让其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的偏见,了解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塑造其人格,帮助其成才的重要作用。大学生自身要端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制定符合自身的学习计划,通过参与相关组织和社团活动,建立讨论小组,开展交流会,多看新闻报纸等方式激发自身学习马克思主义兴趣。此外,对于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根本原因是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负面文化的影响,不能将所有的责任归咎于大学生自身或者某一方面,更要认识到对大学生的批评教育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四位一体的建立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机制,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三观。学生自身要能够正确看待西方文化,反对两种教条主义。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并弘扬文化的精华,摈弃愚昧落后的糟粕文化,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深入发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6]坚决反对两种教条主义,一种是将马克思主义奉着神明,盲目空谈;另一种则是迷信西方文化,主张摈弃一切非西方的东西,全盘西化。上文探究过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这并不等于西方文化一无是处,但也并不是说我们需要全盘西化。在文化的问题上,高校大学生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武装头脑,坚持矛盾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拓展传播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宣传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材也要随着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将更多中国化的符合社会需要的知识纳入教材当中,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课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对于理论的讲述要准确、通俗易懂,要能够将纯理论的东西与经典的案例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教学手段要更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让课程更生动丰富,更具有感染力,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固守传统式的教育方式,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和激励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实现教师学生身份互换,唱红歌演小品等才艺展示等等。理论课之外,我们还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第二课堂,比如建立红色社团,班组、党团的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等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大学生喜乐见闻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为了让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让大学生学以致用,使得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将大学生培养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所以除理论课之外,高校还应该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地的参观,企事业单位实习基地的实训等等,让学生由旁观者和帮听者的身份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实施者、参与者,从而调动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赵欢春.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论党的建设[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86-87.

[4]蒋冬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3.

[5]权麟春.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6):53-54.

[6]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2003年工作报告.

作者:赵新勇 宋怡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