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一个课题两次三重关系对有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邓小平理论创立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一个课题两次三重关系对有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邓小平理论创立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个课题两次三重关系对有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邓小平理论创立

【关键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次探索/三重关系

【正文】

一、的探索:主要成果与“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

的探索经历了巨大的曲折。

探索伊始,即在1956年八大召开前后一年多时间里,以提出《论十大关系》、制定八大路线、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三大标志,探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新的方针和新的政策,初步形成了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反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路线。

这条发展路线的确立,反映了我们党和在认识中国国情、突破苏联藩篱、掌控建设全局、驾御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方面的本领和气魄,是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整个20年探索中光彩夺目的灿烂“亮点”。

但遗憾的是,这一“亮点”未能持久,很快就黯淡下去了。

1957年夏以后,随着国内国际一些未曾预料事件的发生和多种复杂因素的聚合作用,“‘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5页。)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轨道。经过“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和化运动,八大制定的正确路线被完全否定或抛置一边;“”的发生和发展,更是将“左”的错误路线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不过,就在这个过程中,在“左”的错误占据主导地位的一些零散或相对集中的时段,为了纠正已意识到的错误,党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还是做过一些正确或比较正确的理论思考,提出过一些有价值的重要思想,取得了新的探索成果。

从1956年提出探索任务,到1976年去世,20年中,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的积极思想成果,综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1.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提出了“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

2.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上,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3.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上,提出了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等思想。

4.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上,提出了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以及解决矛盾的一整套方针方法。

5.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上,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目标是造就“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制定和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同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6.在社会主义发展战略问题上,提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将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7.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确认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文化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8.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提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是广大群众的“护身法宝”和“传家法宝”,提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等重要思想。

9.在社会主义对外关系上,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好的经验和长处学习。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

10.在党的建设问题上,提出执政党的地位使党面临着新的考验,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等等。

以上这些认识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和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的认识水平,其基本方面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认识大都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形态,很多只是零星不成熟的思想火花,更从未在全党形成共识。这样,再加上其他复杂原因,就使得这些成果的绝大部分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切实贯彻并坚持下去,一些方面后来更是完全走向了反面。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说到底,还是由于党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也就是说,搞了20年的社会主义,但对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究竟应该怎么搞,党和都不甚了了,认识不清醒。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清楚、或不完全清楚的方面,至少有以下几点:

1.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1959年底,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曾正确地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这个思想是很宝贵的。但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在哪里?不发达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应实行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目前处于这两个阶段中的哪一个阶段?对此,都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

2.关于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这个问题本来是党的八大早已经解决了的。但是,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以后,很快就改变了原来的正确判断,错误地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从而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失误。

3.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但长期以来对这一点却始终没有清醒的认识,而更多地侧重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以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生产关系方面,主要体现在精神追求方面。而当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时,使用的方法又不对头,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搞群众运动,企图毕其功于一役,结果反而阻碍和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

4.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曾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仍然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个判断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对此没有完全搞清楚。他错误地把只适用于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动力说继续沿用到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了所谓“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抓革命、促生产”等“左”的口号和观点,完全脱离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

5.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在这个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出现了教条式的理解,同时也没能跳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窠臼,始终认为并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和以单一的公有制为基础,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急于消灭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有积极作用的非公有经济成分,造成我国经济体制的高度僵化。

6.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在这方面,曾做过非常深刻的思考,他曾先后提出过两个模式,一是模式,另一个是“五七指示”模式。这两个模式的共同之处,都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和以平均主义为主要特征,不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这也表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7.关于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在这方面,似乎更多的是重视工人和农民的作用,这当然没有错,但对掌握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的作用却长期没能给予一贯的重视,有时甚至还有意无意地贬低知识分子的作用,这就极大地挫伤了知识分子的劳动积极性,损害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正是这些不清楚、或不完全清楚问题的存在,使得党和虽然历经艰辛探索了20年,追寻了20年,奋斗了20年,却最终也没能从根本上突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羁绊,没能正确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继续探索的任务,历史地留给了事业的继任者——邓小平。

二、邓小平再探索:成功地找到新道路,创立新理论

邓小平的再探索,是以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起点和标志的。

再探索的过程,实质上是继承探索的正确方面,在新的时空条件下重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再探索走过了又一个20年的行程,成就伟大,意义非凡:再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产生了第二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一个关于在中国国情和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理论。

伴随着邓小平理论的成长并在其指导之下,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也确立起来了。

较之于20年探索中“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又放眼当今世界进步总体趋势,坚持马克思主义“老祖宗”又结合时展的新特点,在千头万绪中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深刻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到新水平,把一个多世纪以前由马恩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新境界。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判定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总之,邓小平理论以对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和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清晰、坚定、系统、科学的回答,解决了长期探索中没有搞清楚或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针。

三、纠正·继承·发展:探索进程中邓小平之间的三重关系

作为第二次探索结晶的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的第一次探索之间,包含着三重关系:纠正,继承,发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纠正探索中的失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重要契机

邓小平理论之“立”,首先表现在对探索中的失误的“破”上。破除旧的精神枷锁,是实现新的历史转折的必要前提。

探索中曾发生过哪些严重失误?这主要包括:

——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失误;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制定的方针、政策超越实际可能性的失误;

——离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变革,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低水平公平的社会主义的失误;

——有法不依,违法不纠,以言代法,因人废法,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被肆意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长期得不到应有重视的失误;

——对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国际联系日益紧密的现实视而不见,片面强调自力更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失误;

——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个人专断,个人决定一切,集体领导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严重破坏的失误;

——轻视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的作用的失误,等等。

这些失误——严格说来,某些方面用“错误”一词也许更恰当,在“”中发展到极端,在逝世后的两年徘徊期间仍然继续存在。

不彻底纠正这些失误和错误,党和人民就不能前进,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要继续陷于困境和危难,新的政策、新的思想、新的办法就无法提出,整个国家的发展也就难以摆脱旧制,开创新机,走上正轨。

正是在领导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的主题、邓小平理论的一些重要范畴开始形成并确立起来了:

比如,通过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批判“两个凡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起来了。

比如,通过彻底否定“”,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确立起来了。

比如,通过纠正各种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和僵化体制,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范畴——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确立起来了。

总之,对探索中的失误特别是“”中所犯错误的根本纠正,成为邓小平理论创立的一个重要契机。

2.继承探索中的积极成果: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

探索中的哪些积极成果可以继承?

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所列举的十条。当然不止这十条。但是,这十条无疑是最主要的方面。

没有对探索中的积极成果和有益经验的继承和吸纳,邓小平理论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思想火花也罢,实践经验也罢,探索中的一切有价值的重要方面,都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都成为邓小平理论萌芽、滋生、发育、成长的现实土壤。

不仅如此,除了对上述这些具体思想成果的继承外,邓小平理论的“继承性”,还表现在它对探索中以至思想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原则的坚持和继承,如实事求是原则,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原则,共产党领导原则,人民利益至上原则,国家独立自主原则,等等。

没有这个继承的关系,就否定和割断了历史,就会丧失我们的基本立足点。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对探索中的总方向、总原则的坚持和继承,表明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3.在纠正和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生命力的源泉和成功的根本动因

只有对探索的“纠正”的“继承”,不成其为邓小平理论。因为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纠正”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继承”就变成了简单的思想和实践回复。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之所以在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最关键、最核心、最本质的因素是它的发展意识,是它的创新品格。

“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292页。)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包括对社会主义观的创新和发展,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提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不够格”,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提出了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提出了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理论,等等。

总之,不拘陈规,敢于突破,面对现实,勇于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又善于根据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对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作出相应调整,挥洒自如,一切围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个中心,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点,也是这个理论在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成功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