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对比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对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对比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4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1999)04-0011-05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让中国强盛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此,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及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伟大实践。本文比较研究两位伟人的“富裕观”,意在探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实现“共同富裕”的规律和途径。

一、“共同富裕”:与邓小平的共同追求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就如何领导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他说:“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实现对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实现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了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民共同富裕起来。”(注: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87,197.)“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注: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87,197.)这里我们看到,的“共同富裕”思想包含下列几个重要观点。(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目的和本质要求;(2)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共同富裕”的唯一出路;(3)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继承了“共同富裕”思想,强调在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把“共同富裕”同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他说:“中国根据自己经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裕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邓小平还说:“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就是我们要坚持的社会主义原则”(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由此可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坚持了的基本观点。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把“共同富裕”看作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看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是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一个共同点。

把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共同富裕”的基础,是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又一个共同点。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不仅指明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而且明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社会主义为前提,以工业化为基础,他说:“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注: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53-1956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302页.)特别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所以在以后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经济“”等做法,目的在于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邓小平总结了“共同富裕”战略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同时进一步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M],第47页.)他还强调说:“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力,日子怎么好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可见,他把发展生产力,看成是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办法,从而为中国人民指出了共同富裕的方向和途径。注重从中国基本国情入手,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较长过程,必须分阶段逐步实现,这是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又一个共同观点。

与邓小平在制定共同富裕目标时都注重对中国国情的分析。比如,在1958年《介绍一个合作社》中说过一段著名的话:“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它体现了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特有的辩证法观点。基于对国情的分析,在实践中形成了他的发展战略,“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期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以达到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目的。后来提出在10个五年计划到15个五年计划时间内,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越来越感到实现共同富裕,要有100年时间,并设想一百年分四步走,他说:“大概十几年后稍好一点;有二十年三十年就更好一点;有个五十年可以勉强象个样子;有一百年那就了不起,那就和现在大不相同的。”(注:环球因此凉热[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44页.)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分析,把“共同富裕”看作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发展,却犯了急于求成的“左”的错误。

邓小平深深懂得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邓小平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从当前中国特点出发,不能把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也不能把时间定得太短,因此,他制定了建设现代化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因此,与邓小平在现实条件下都认识到,“共同富裕”的实现只能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否则,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的目标是难以有效实现的。

二、“共同富裕”:与邓小平的异同

第一点区别,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上,以发展生产力为其前提条件,且在实践中更多地是借用群众运动方法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而邓小平的突出之点是强调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在实践中十分重视改革和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没能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在民主革命时期,认为检验中国一切政党及政策主张的客观标准是“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注: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他仍强调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否成功,不依主观评价而定,而依是否解放、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转移。尤其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强调:“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注:选集(下册)[M],1986.771.)至于新的生产关系体制是否还需深刻变革,到第三层次上的解放生产力,是无法预期的。更为严重的是1957年之后,转向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发展生产实践上,更多借用革命斗争中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来指导经济建设,想通过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来刺激生产力的发展,还想通过唤起千百万群众的革命热情,造成一种轰轰烈烈的建设气氛。这严重束缚以至破坏了生产力发展,“共同富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这些事实说明,没有真正做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所有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任务,没有把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尤其是对科技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没有充分认识,甚至有所忽视。对这一点,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进行多次论述和多层面探索。比如,1963年听取中央科学小组汇报科技工作十年规划时,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搞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是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但对科技推进生产力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有时估计不足,甚至到晚年也不承认自己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这一认识局限,曾使中国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拉大。然而,不是不想发展生产力,正如邓小平所说:“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当时代推进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同样面对着中国仍很贫穷和落后这一现实,这使他不能不优先考虑发展生产力。更可贵的是邓小平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他深深感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样存在束缚生产力的现象,还有肩负解放生产力的任务,他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这一思想,为有效地发展我国生产力找到了突破口。为此,邓小平果断提出改革、解放生产力思想:“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

另外,邓小平把科技看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他指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1997年,他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M],第40,40页.)他认为我国生产力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科技落后,“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改革整整落后了二十年。”(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M],第40,40页.)在1988年的两次谈话中,邓小平根据新情况,终于提出超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的“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认识上的飞跃,从而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第二点区别,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上: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平均发展、同步发展的道路;邓小平则开创出一条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带动多数人、多数地区逐步富裕的有序致富途径。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上,虽然在时间上充分认识到由贫困到富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在空间上没细致考虑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贫富差距,因此有时把“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混淆不清。他为了防止两极分化,片面理解按劳分配原则,不适当地强调缩小差别,搞平均主义。平均主义表现在个人之间分配上,尽量地扩大供给制部分,缩小收入差距;表现在集体之间就是均贫富,吃大锅饭,无偿调拨。这种“同步均富”思路束缚了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结果是避免了分配中的差距,带来了“大锅饭”,躲过了两极分化,没有逃过贫穷,最终导致的只能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事实证明,这条平均发展、同步发展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邓小平对我党在这方面的失误有深切体会,在如何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周密的考虑,首次发现了有序致富的真理。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因此,他主张“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这个由先富到共富的大政策,指出了达到共富的现实途径。有序致富是邓小平找到的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条很现实的捷径。更重要的是邓小平把有序致富当成“共同富裕过程中一个启动步骤,且他指的“共同富裕”不是“同一程度”上的富裕,而是要让有能力致富的地区和人放开手脚,解除思想束缚,通过发展生产力而致富,只有这样,全国人民才能在渐进有序地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点区别:在对待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上:在处理共同富裕分配原则时,有点过分强调“公平优先”的价值取向;而邓小平认为现阶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则是坚持共同富裕原则的现实选择。

的思想始终存在着要“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真诚愿望,因此他十分注重发展生产,提高效率。但把社会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意识形态加以肯定。因而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更为关注的是社会公平,他追求的效率是以不损害和妨碍社会公平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为着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社会,并认为公平可以带来效益。对在这方面出现的某些问题,往往上升到原则的高度加以分析和评价。比如,60年代初进行农村政策调整时,把包产到户当成资本主义道路批判。在他晚年甚至认为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跟旧社会没多大区别”,正如逢先知所言:“不能说不重视发展生产……但如果把发展生产力和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比作天平上的两端,那么,他的砝码总是更多地加在后一方面。”(注:董边,镡德山,曾自.和他的秘书田家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70.)这样,按劳分配原则,在实践中被扭曲,分配中人为地拉平差别,抹煞人们之间合理的利益差别,现实生活中只能是共同贫困。

然而,邓小平据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他首先关心的是如何提高效率。邓小平反复告诫全党,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要争取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即使发生像1989年那样动乱和暴乱,邓小平仍提出的第一项当务之急就是“经济不能滑坡。凡是能够积极争取的发展速度还是要积极争取”。这些都体现了他“效率优先”思想。但邓小平时常提醒说:“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体现了一种求实谨慎的态度。

邓小平在强调“效率优先”同时,同样关注着社会公平,他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可见,他把实现社会公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成一个必须经过不断发展生产力的长期过程才有可能逐步实现的宏伟目标。他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入,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一定能实现比以前一切社会形态更高效率和更为合理的社会公平。

综上所述,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纠正了“共同富裕”思想中偏差,并加以补充、丰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的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国家总体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了。20多年的实践证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构想,为我们展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辉前景。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社会科学院

邓小平理论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