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唯物史观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阐述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基于对中国近代社会特点的认识和分析,运用马克思关于革命发展阶段论和不断革命的理论,提出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阶段性和一套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旧新两阶段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中国近代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掌握了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去完成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所未完成的任务。
(2)提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新民主义论》、《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论著中较系统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
(3)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要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在适当的时机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种转变不是武装的流血革命,而是和平的不流血的改造,使中国社会顺利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不使生产力遭到破坏,而是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这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革命阶段论和不断革命论在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运用及发展。
二、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斗争观点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用这个观点观察和分析社会,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用马克思的阶级观来研究中国社会,形成了的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1)将是否用阶级斗争观点分析历史,作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有了阶级,就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指出,在阶级社会里,存在着阶级的对抗,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基本阶级,他们长期并存于一个社会中,互相斗争着,待两个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双方才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革命,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因此,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是解决对抗阶级之间矛盾的根本手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研究,得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的结论。
(3)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一致性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一致的观点。他指出:在民族斗争中,阶级斗争是以民族斗争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表现了两者的一致性。在抗日战争的民族统一战线中,我党既要处理好国共合作的统一性,又要保持我党和阶级的独立性,一切阶级斗争的要求都应以民族斗争的需要(为着抗日)为出发点,这样便把统一战线中的统一性和独立性、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一致起来了。这是我党在民族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合作关系的基本准则。
(4)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和研究中国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的根本方法就是阶级分析方法。他在作了大量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各个阶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的革命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这样,就为我党解决了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正是在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特别是对中国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透彻分析和科学把握,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点,形成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理论和策略,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作出了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正确判断。但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将阶级斗争超范围的运用,搞“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走入了“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思想误区,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挫折,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马克思第一次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历史,提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1)科学地认识人民的概念认为,人民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也不全部否定剥削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的进步作用:历史上的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他们取得统治权力以前和取得统治权力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们是生气勃勃的,是革命者,是先进者,是真老虎。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反复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是劳动者的双手创造出来的,生产活动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以不同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也就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对封建社会的研究,论证了在封建社会农民和手工业者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他说: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榨取的血汗,只有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创造财富和创造文化的基本阶级。历史上涌现的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发明创造也是建立在广大劳动人民劳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高的结果,而文学、诗歌、哲学等大量的文化遗产,也是依据人民群众生活中创造的基本原料,进行加工和再创造的结果。所以归根到底,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创造了社会财富,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他们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打破了几千年来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把颠倒的历史又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3)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分析了在中国封建社会,当人民生活不下去,统治阶级处于危机之中再也统治不下去的情况下,统治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农民用暴力手段,推翻腐朽王朝,新王朝建立后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农民起义的教训,采取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从而推动历史的发展。对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的原因、发展和结局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的结论。然而,农民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农民起义的结果,最终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动力的观点运用于当时中国的实际,指出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沉沦,人民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苦苦挣扎,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动力,有无产阶级、有农民阶级,还有其它阶级中一切愿意反帝反封建的人,他们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共和国。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改天换地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革命胜利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观点。
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理论
马克思阐明并运用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生产方式变革的规律性和社会革命的必然性。则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行了独创性研究。
(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相适应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崭新的,充满了生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新的生产关系的保护下,充分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生产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相矛盾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还有不完善的方面,要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不断地调整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和环节,以保证生产力长期高速地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