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情境教学思想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概论课情境应具备的特点
1.情感性情境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情感性。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景”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情境教学的目的就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某个特定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反思,产生对教学内容积极接纳的态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概论”课具有概念抽象、思想性和理论性强等特点,要想将抽象的理论传达给学生,不仅自身理论要有较强的说服力,还要求在教学中具有感染性,使学生内心发生积极的变化,所学理论才能被认同。切忌从概念到理论,干巴巴地说教。如在介绍我国近代国情时,我们设计了图片情境,展示中国近代漫画的杰作《时局图》,表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虎视眈眈及封建王朝的没落,图中深刻的思想性是以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较强的情境感染性和让人油然而生危机感,也有助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知识点的理解。又如在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内容时,学生们纷纷将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做对比,并用他们看到的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偏概全地得出一些不正确的结论。比照现实,与所学理论不一致,学生的思想有困惑,此时他们很难产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积极情感。对此,我们一方面从理论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只有适合一个国家国情和历史的民主制度才是好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我们设计了视频情境“中国国家主席是如何产生的”,这个动漫式的视频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它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和语言让学生知道,我国的领导人都有多年的基层实践历练,经过层层选拔产生,体现了广泛的民主性。这个视频以对感官的愉悦,轻松化解了话题的沉重和严肃,吸引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逐渐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自信。
2.启发性教学所需的情境应该是有意义、有内涵的情境。即具有延伸拓展性,富有启发性,能围绕教学目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激发求知欲望,这样才能使教学入情入理,生动活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教学智慧和艺术,创设富有内涵的、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情境,不仅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现象,更认识事物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如在学习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时,我们设计了案例情境“中国革命的‘两胜两败’”,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请学生思考讨论:中国革命的“两胜两败”指什么?胜利和失败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最终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使得革命从此走向胜利?这条道路的选择给我们什么启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中国革命胜败的原因归根结底都与中国共产党能否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有关,中国共产党最终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体化。这个案例情境中设计的问题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逻辑上逐层递进,富有研究性,在讨论中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避免了强制灌输。
二、概论课设置情境的原则
1.以生为本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情境设置时,要因人设境,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心理发展特征,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概论”课的内容,纵向看,从中国近代史讲到现代,横向看,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政到外交战略,知识点多;而学生的人文知识基础多数是比较薄弱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又带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所以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思想兴奋点”,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识来积极探究,实现学生由现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的知识迁移。
2.丰富多样教学情境的呈现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忌单一而引起学生的接受思想教育的感觉疲劳。在“概论”教学中,我们设计的教学情境形式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用语言文字表现的,即根据教学内容精选的社会热点问题讨论或案例分析。如我们将全书十二章的所有案例整理成册,在学期初发给学生,提前分配任务,让学生做准备;二是用多媒体呈现情境,即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音频、视频。我们建立了“概论”的视频库,积累了很多优秀视频素材,如《走近》《钱学森》《辛亥革命》《感动中国》等;三是用活动再现情境,即课内外学生的情境体验活动,包括课堂演讲、角色承担、志愿者公益活动等。如我们组织的“中国梦与我的职业梦”演讲、专业实训的角色体验及感悟、校园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等。
3.追求实效情境设置要丰富多样,但需要避免情境设置过度而导致教学实效性不足。教学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情境设置只是教学手段和方法,而非教学目的,形式必须服务于特定教学内容。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或需要创设情境的。情境的堆积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表现情境的图片、视频或案例、问题上,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反而没有充分的时间去领悟、思考情境背后的教育蕴义,最终舍本求末。因此情境要“精选”,要设置最切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概论”课教师经过几轮的教学后,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积累,经过实践尝试和教学反思,把教学效果好的设计情境保留下来,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社会发展的变化,及时更新情境,体现情境的新颖时效性,追求最佳的情境教学效果。
三、概论课情境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把握情境教育理论把握情境教育理论是提高实效性的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把握情境教育教学的一般理论知识,与同行多交流“概论”课实施情境教学的经验,这是情境教学顺利实施和逐步提高实效的前提。增强情境设计能力设计合理恰当的情境是提高实效性的关键。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课堂要素研究透了,才能设计出恰当的教学情境,实现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可以着眼于两方面:了解学生、熟悉教材。一方面,了解学生,是要求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状况,贴近学生生活。正如一位专家所言,你要把学生领到你要他去的地方,你必须知道他现在在哪里。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积累各种有用的素材和信息,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找到并筛选出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资源。另一方面,熟悉教材,是要求教师钻研“概论”课,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创设的情境应符合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抓住其中的重点、难点,根据不同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习内容。教师在情境教学中,不能仅考虑如何创设一个情境,还要考虑这些情境中包含了哪些课程知识点、蕴含什么教育意义、是否适合学生参与,趣味性如何等。只有适当的教学情境,才能启发学生思维、渲染教学氛围,收到预期的效果。
2.掌控情境教学课堂掌控情境教学课堂是提高实效性的保障。情境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在课堂发挥好主导作用,运用良好的教学心境来掌控课堂。一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能与学生进行积极平等互动和情感交流,引导和鼓励学生对“概论”课中各种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努力营造“百家争鸣”的局面,允许各种观点充分展现。二是善于调节自己的教学情绪和心境。教师要用积极自信的情感进行教学,多用反映正能量的事例引导学生积极看社会,同时教育学生以全面、科学、辩证的思维分析当下中国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良好的心境下教学,就会态度亲切、面部表情丰富、语言机智幽默,进而感染学生,使之相应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心情舒畅时,就会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反之,冷漠沉闷的教学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厌学情绪。
作者:芦净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