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思想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与传统文化的渊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思想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摘要〕思想的创立,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它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探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历史渊源,对进一步理解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渊源

思想的创立,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它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贯穿整个思想的精髓所在。青年求学期间,就十分偏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他鼓励身边的同学好友出国留学去见识大千世界,而自己则一直专注于研究中国文化。就学问研究而言,中国传统典籍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他是在遇到杨昌济老师之后才在他的指导下开始了对西方经典如包尔生的《伦理学原理》的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对的影响可见一斑。下面就思想中的具体内容阐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一、实事求是与古代唯物主义

中国古代哲学史实际上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系的斗争和发展史,同时也贯穿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和发展。从春秋的孔子、老子到战国的孟子、荀子,从汉代的王充、桓谭到宋代的程朱理学,从明代李贽到清代王夫之,都提出过一些唯物主义思想。而《易经》、《老子》、《庄子》、《孙子兵法》等著作中,也包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譬如老子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末期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之下的产物。西周以来,奴隶主阶级的哲学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看作是有意志主宰的上天安排的。这些蒙昧迷信的思想是奴隶主阶级赖以维持他们统治的理论支柱。老子则提出“道”是世界的本源,也是事物发展所遵循的规范,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打击了奴隶制度的哲学思想基础,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制度的成长。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继承了《易经》和春秋以前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的成就,并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他认识到自然界也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停地运动着的。世界的总根源、无所不在的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二十五》)。他还提出事物是互相依存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再如战国思想家荀子,他吸收各家之长,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思想。荀子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承认客观规律前提下,在《天论》中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在吸收了墨子重视感性认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前提下,又吸收了老子、尹文的唯理论精神,给理性以适当的地位。由老子、荀子二人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哲学就有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哲学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中,结合革命实践经验,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之长,弃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之短,并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譬如“实事求是”一语,本出自东汉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把这句原指治学态度的话,从哲学高度赋予新的含义。他指出,“实事”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则是让我们去探求。实事求是理论包含三个基本点。一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以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为基本前提。二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是以全面、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辩证法原则为基本要求的。三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以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世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进而改造世界为根本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伟大成果。同样不可否认的,实事求是也是对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批判式地继承和发展,表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二、群众路线与民本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都提倡重“民”思想。早在春秋时期,民本思想就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以后逐步成为持家治国安邦的重要思想原则,民本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对巩固和发展封建社会曾起过重大作用。春秋思想家季梁曾说:“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他认为抛弃了人民而崇拜鬼神,就会丧失政权。由于社会正处在大变动中,人民的力量已成为当时统治者所关心的重要事务。战国时代孟子也曾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关乎人民的问题最重要,社稷的问题是次要的,君的问题更为次之。民为贵的思想,是为孟子的仁政学说服务;为的是加强封建君主地位,而不是为民争地位。尽管如此,孟子把劳动者的问题放在他的政治学说的重要地位,并促使统治者重视民的问题,这种思想本身还是有积极意义的。荀子则精辟论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复舟。”(《荀子•王制》)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荀况对于人民作用的认识是较为深刻的。唐代李世民曾把这段话作为座右铭,谆谆告诫后代。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民本思想一直是儒家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无一例外关心人民生计。但在封建社会,爱民思想的本质是尊君,即实质维护的是封建帝王统治的稳定性和长久性,而非人民群众的福祉;人民根本谈不上是国家的主人,他们一直处在被压迫、被支配的地位,从未得到应有的权利。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爱民思想集中体现在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中。孙中山的爱民思想,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原则,凡为国民皆平等享有参政权;在经济上实行土地国有和平均地权;在文化上普及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政治和文化素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超越了古代民本思想的局限,然而并未明确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也未提出动员人民群众力量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提出,党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发展的,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汲取儒家民本思想和资产阶级三民主义思想中的进步成分,并加以发展创造,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群众路线,并使之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路线和根本方法。群众路线是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识论的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独创性贡献。群众路线概念的首次明确提出,始见于1929年9月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一文。但早在时期就提出了“民众的大联合”的思想,之后他在革命的各个时期文章中多次鲜明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内容和重要性,尤其指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1943年11月,曾在《组织起来》一文中明确提出“群众观点”概念。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创造人类历史的动力;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反对包办代替和恩赐;向群众学习,先做学生,再做先生;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一致;相信依靠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相结合,既反对命令主义又反对尾巴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出发点,是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思想的群众路线,精辟论述了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前进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才是真正的国家主人,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而在封建社会中的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思想认识上则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这是社会性质和阶级本质所决定的。

三、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各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它表现为人们对于江山故土和骨肉同胞的深切热爱,对于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的高度珍惜,对于民族和国家命运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为之奋斗的献身精神。在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历来是人们崇尚的民族精神和美德,它激励着一代代的爱国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而奋斗不息。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在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爱国主义往往和忠君联系在一起的,主要表现在团结抵御外族的侵略,巩固君主政权,或者推翻一个腐朽没落的王朝,建立一个新的君主政权。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从内容、形式、范围、规模上都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封建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抵抗列强的武装侵略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农民阶级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同外国侵略者英勇作战,反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是要推翻清廷、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中国历史上,所有这些阶级、阶层和人士的爱国主张和奋斗精神,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值得后人赞颂和发扬光大。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并没有使社会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并没有使国家和民族得到振兴,人民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思想以其卓越的智慧为爱国主义传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救国救民的新方案。从此,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弘扬了民族文化中爱国主义传统,使之进入了更高的精神境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的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卫生救国之路,如果没有根本制度的革命是不可能实现的。近代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中国人民百年来的梦想艰苦奋斗。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得到继续和发展,汇集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而反帝反封建革命又不断地使爱国主义传统得到充实、巩固和发展。思想中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使爱国主义得到升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给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容。集中表现于,首先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基本实现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次,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大的爱国主义就是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爱国主义传统在思想独立自主理论中得到发扬光大。独立自主理论是正确处理本国革命事业和国际革命事业、本国革命力量及其政党同国际革命力量及其组织、本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同本国其它革命力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在1958年6月中旬《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的报告上批示道:“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1〕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爱国主义方针,并不排斥接受外国先进的技术和友好的援助,这与满清政府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有本质的区别。坚持这一方针,一方面立足于本国结合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特点与实际情况,独立地制定和实施适合于本国发展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努力争取外援,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接受其他国家的资金,物质和道义上的援助,以促进本国建设的发展。

四、道德修养

自秦始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已经超越了通常意义上一个学派或学说的影响力,和中华民族的伦理纲常、价值取向融为一体。儒家思想强调自我修为,关于如何加强道德修养、为何加强道德修养有比较系统的阐述。根据儒家学说,唯有修身才能济世救民。《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由此可见,“修身”之所以成为儒家思想的根本,在于它既是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内省过程,还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必由之路。而这一强调修身实践性的特点,也体现在思想中。提出,加强共产党员修养,开展积极的自我批评,是基于革命实践的需要,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2〕。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自我批评进行思想教育、改造主观世界的形式,以最终实现成功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他说:“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3〕这是党员提高自身革命素养的有效方式,也是党进行思想建设的历史经验。《大学》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指唯有端正态度、坦诚真挚,才能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同样认为,共产党人加强自我修养,关键在于自觉。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自觉自发的态度源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说:“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4〕正是因为心系民生疾苦,才能咬紧牙关、砥砺前行。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回顾自身经历,慨叹自我修养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磨练”。正是因为有家国担当,才能锲而不舍、矢志不渝。说:“我这个人从前就有过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后来才接受的。我在书本上学了一点马克思主义,初步地改造了自己的思想,但是主要的还是在长期阶级斗争中改造过来的。”〔5〕正是这种无私者无畏的精神,使他敢于在七千人大会上做自我检讨:“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6〕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的修身思想,引入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一方面完善了其实践性特点,一方面明确了其规范。中华民族悠久、宏博、精深的优秀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贤人能者;他们的思想,又反哺了民族文化的宝库。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养料,结合实际国情产生的。它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脱胎于传统文化的思想被载入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史册,光芒永放。

〔参考文献〕

〔1〕〔5〕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80,223.

〔2〕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59.

〔3〕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4〕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1097.

〔6〕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6.

作者:谭智俊 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第二编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