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思想重点概论课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思想重点概论课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思想重点概论课思考

摘要:在《概论》课程中,为了提高“思想”部分的教学效果,充分挖掘思想的理论品质,将理论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重点问题入手,深入分析思想的形成、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脉络,有效的解决理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问题。

关键词:思想;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概论》课程由两大理论成果构成,学好《概论》课程,在理论知识的研究前提下,应充分理解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两大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如果任课教师不能很好认识把握思想的理论精髓,就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重点把握阐释思考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1关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

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概念,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被提出,接着又在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作出了相对全面的概括与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涵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最为全面的科学理论体系之一。一直以来,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发展思想,在理论界具有一定的地位,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或者关系,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提出与应用,是在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中诞生的,对于党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自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后,论述思想的内容被赋予了更多的方面。首先,从《决议》可以看出,思想不但是基于民主革命时期的一种有效理论,而且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形成与发展,都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从《决议》可以看出,思想的活的灵魂主要体现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此外,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二者,在组成部分和发展观点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共通性。可以进一步概括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基础。经过实践的发展与时间的考验,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进行了全面、科学的阐释,其作为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执政为民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中国社会的战略性发展计划的制定,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根据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定位于制度基础,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指出:“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以及理论准备,这是其他科学理论无法发挥的作用。在深入研究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需要从其内容、表达观点的方面着手,有效的将二者转化为新的理论发展成果,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根据,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2思想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由于地域辽阔,文化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区特色和民族特点。一定的文化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历史场景,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一点在伟人身上也得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湖湘文化孕育了,也从湖湘传统文化中汲取了许多宝贵思想,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均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思想渊源。宋明理学之后,“湖湘”学术流派影响深远,此学派注重躬行的优良学风,王船山创立的“即事穷理”的“实学”思想体系,对近代中国的思潮运动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自清道光年间开始,各有识之士,包括陶澍、贺长龄、魏源到曾国藩等学者,都大力的推崇王船山的实学思想,并积极的将其应用在社会活动中。对于而言,由于其生长环境的地方文化特点,促使其从小便受到了湖湘文化“实事求是”思想的影响,这在后来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他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社会实践的结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中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影响哺育了湖湘文化中一批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南宋湖湘学派的创立者胡宏、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清朝军事思想家魏源、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均是民本思想的积极倡立者。

湖湘文化的这种“民本思想”影响了,在发展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湖湘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思想,并将其有效的贯彻到了革命的发展思想中,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深刻的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因此,群众路线的思想,是其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产生的理论果实,该理论体现了唯物史观、认识论和辩证法的观点与方法论。因此,该理论的发展,积极的推动了中国革命实践的形成与发展。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湖湘学派创始于两宋变乱之际,胡安国、胡宏父子坚定的抗金御侮,王船山的救国救民、复兴中华民族思想。杨昌济的爱国主义和强烈的民族自信思想。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爱国思想主义对的革命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在吸取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中国的革命发展理论,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弘扬赤诚的爱国之心,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中国革命的斗争中,立足本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革命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有效解决无产阶级在半殖民地期间存在的政权问题、社会问题,为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不是空中楼阁,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中和对中国革命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其思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它们在理论本质是一脉相承的,任何割裂其二者关系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参看文献

[1]余品华.关于评价和思想的几个争论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2015.(5)

[2]沈学轩.思想活的灵魂中的湖湘文化因素.社会科学家[J]2014.(9)

[3]王明生.对思想的认识和评价.学海[J]2006.(3)

作者:郑云凤 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