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主测评与民主推荐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论文摘要: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工作应从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入手,注重不断扩大参评人员范围、增加评议透明度、提高参评人员素质,使组织部门能够了解到真实民意,并充分尊重民意选拔任用干部,从而促进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工作科学化。
民主测评、民主推荐不仅是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主要形式,而且是保证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科学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工作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它承认群众的历史合力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承认群众的要求是每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马克思曾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列宁强调:只有当我们正确地表现人民所认识到的东西,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不能引导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引导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毁坏。坚持唯物史观,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943年他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阐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并把它同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原理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结合起来。邓小平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大政方针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选人用人问题上,更是把“要注意社会公认,不能感情用事”,要“寻找人民相信是支持改革路线的人”作为重要条件来考虑。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指出,我们要把走群众路线作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辩别优劣,选优汰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重要保证。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是干部工作尊重民意的主要措施,所以,组织部门就应该全方位征求,广泛集纳民意,并把群众公认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指导思想不端正。目前,仍有极少数同志民主意识比较淡薄,他们把干部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把选拔任用干部当作自己个人的权力,担心用民主测评、民主推荐选拔干部会削弱自己手中的用人权,丧失“暗箱操作”的环境,影响自己的领导权威,因而态度上不热心,行动上不积极;有的人缺乏群众观念,自恃高明,认为群众意见无足轻重,往往在形式上听取了群众意见,实际上还是个人说了算;更有甚者把党管干部与领导者个人说了算混为一谈,因而把干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同党管干部原则对立起来;还有的领导干部不相信群众,对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顾虑重重,怕泄密、怕出漏子,应该让群众了解的情况不敢公开,应当要群众参与的事不敢要群众参与。
2.方法手段不科学。一是参与面不宽。目前,在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工作中,往往推荐、测评的范围存在着上级、同级多、下级少,领导干部多、群众少,机关多、基层少的“三多三少”现象。二是测评、推荐环境局促。现行的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往往上百人集于一室,一张长桌3—4个人,保密性差,同时时间短促,几十分钟内,既要打几十个勾评议现任领导干部,又要推荐后备干部,还要提建议和要求,白纸黑字,一目了然,这种环境和氛围,使与会者顾虑重重,很难真实表露自己的心愿,往往是随大流、草草应付。三是统计方法陈旧。目前,组织人事干部对测评、推荐的汇总,均采用传统的划“正”字手工统计,工作量大、速度慢、效率低,加上干部考察时间仓促,往往使得测评、推荐结果成了死数字,而不能将个别座谈与测评、评议、推荐情况互为验证、综合分析。
3.组织实施不周密。在组织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时,有的单位事先不进行认真动员,对测评对象的履行职责情况不作介绍,对具备被推荐资格人选不进行宣传,也不给群众有充裕的酝酿时间;有的单位不设专用票箱,测评、推荐票由参会者直接交给会议组织者,这些都程度不同地影响群众意愿的真实性和参与效果。
4.尊重民意不充分。有些单位对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的结论只是作为参考意见,误认为群众的意见只是程序上的证明,不能起实质性作用;有的单位则是对群众意见采取实用主义态度,群众意见中与自己的意见一致的就接受,不一致的就搁在一边;有的干脆就是把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看作是做做样子,可有可无,根本不按测评和推荐结果办事。过去存在的“今年重学历,使得高学历的一批人被提拔,明年来个年轻化,又使得在年龄杠子线内的人被重用”。实践证明,这种偏重某一条件的选人方式,实际上就是放弃了群众公认原则,并没有真正把最优秀的人才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不仅如此,那些在“刮风”期间提拔起来的干部,有些由于素质原因,担任领导职务后,政绩平平,很难进入上一个层次,因而只能长期徘徊于某一层次的岗位上,既不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又影响了下一层次优秀干部的提拔。
二、健全和完善干部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工作机制的初步实践
1.扩大范围,提高群众的参与率。近年来,我们在考察考核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时,参加测评、推荐对象为:本班子全体成员,机关全体干部,下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县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群众和服务对象代表;在考察考核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时,参加测评推荐的对象为:本镇全体科级干部,镇机关全体在编工作人员,行政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和一定规模企业的党政负责人,镇直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县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本乡镇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以及群众代表。为扩大民主测评范围,从2002年开始,江苏盐都县对新提拔科级领导干部,任职一年后,一律要进行民主测评和实绩考核。实行试用期的干部,公开测评结果,并根据得票情况研究决定是否正式任用;不实行试用期的干部,根据测评和考核结果进行考核反馈,对表现较差的实行诫勉谈话。
2.公开述职,增加评议的透明度。近年来,盐都县在年度和届中考核时,要求被考核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代表班子集体进行述职;换届时,党政班子负责人逐个进行公开述职,述职内容:班子述职包括近年来班子工作成绩和主要不足,今后努力方向和工作打算;个人述职包括本人近年来德能勤绩和主要缺点、努力方向、八小时以外的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社会交往、婚丧嫁娶、家庭经济、对家属子女的要求等,让群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从而提高评议的透明度。
3.改善环境,保证测评的真实性。近年来,盐都县采用由考核成员发放民主测评、评议、推荐表格,集中讲解说明,分散填写,实行一人一桌或到附近办公室填写,再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集中投票的形式进行。在评议时,要求写实评议,参评者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具体情况,用写实的方式填写好被评议者的基本评价、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在填写方式上,可以手写,也可以打印后贴在评议表格内,这样就克服了以往划勾的方式民主评议干部时,集中发票、现场填写,思考时间和填写空间不足,现场气氛紧张,保密性不强,使评议者不敢或不便反映真实情况的弊端,让评议者能够充分思考,独立表达个人意见,增强了民主评议结果的真实性。
4.定向推荐,增强用人的准确性。盐都县在民主推荐干部,尤其是专业性强的县直部门领导班子缺额时,采用定向推荐的办法进行,首先公布推荐岗位素质要求和推荐职数,然后按照岗位职责范围划分推荐区域,采用在同级组织、下级组织推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去年以来,盐都县先后对县建设局副局长等5个岗位人选实施定向推荐选拔,实践下来,效果比较好。
5.尊重民意,扩大推荐的权威性。近年来,盐都县规定,凡拟定推荐考察提拔的干部人选,必须是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得票列本地、本单位前3名的人员中产生,否则一律不作考察。并从2002年开始,并试行“首位激励制”和“末位处理制”。通过民主测评的方法,对各镇和各部门现领导班子成员确定首位和末位。对群众测评中的首位将作为今后提拔使用和表彰奖励的主要人选;末位者,区别情况实施诫勉谈话、公开向群众表态、交流岗位、待岗学习和降免职。
三、引发的几点思考
推进干部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工作科学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干部人事制度适应新时期改革要求的创新过程,要真正实现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科学化、制度化,从实践来看,应注重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统一思想是做好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工作的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干部工作中,民主程度的状况,往往与领导干部的民主思想和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密不可分。为此,一方面,要做好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是基础。要大力开展人民群众参与干部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引导他们以对党和社会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出于公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主动积极参与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切实履行推荐、评价干部的职责。另一方面,要做好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工作,强化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是关键。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牢固树立选人用人的群众观念,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每个干部都是置身于群众之中实施领导活动的,其政治立场、思想品德、才能素质,群众作为干部从政行为的对象和政绩的最终承受者,他们感受最直接,体会最深刻。在与干部朝夕相处当中,干部政绩的好坏、大小、真实程度,群众心里有杆秤,他们参与评价、推荐干部既客观又公正,最有发言权。其次要充分尊重民意选用干部。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选用干部,最终评判权属于人民群众。组织部门应当把民主测评结果、民主推荐意向作为评价、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切实落实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之中。
(二)增加透明度是提高民主测评、民主推荐质量的保障
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群众公认水平,必须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能够公开的要尽量公开。当前,应抓紧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适时适度公开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和素质表现情况。通过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工作纪实制度、政绩公示制度,把领导行为适时、适当地向社会公开,使群众对其德能勤绩有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了解,以便在评议干部时,能够更有针对性,更富有实效。二是全面公开拟任干部的基本情况。在推荐干部工作之前,应公开拟任干部的履历、奖惩情况、工作业绩、政治表现等情况,给群众充分的酝酿时间。三是要公开述职。每年年终,在对领导班子和成员民主测评时,班子成员都要进行公开述职,讲成绩、提不足、谈思路、拿措施,让群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三)提高人员素质是防止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失真的关键
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是真正体现群众公认原则的重要环节,是干部扩大民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民主测评、推荐者投票时除了考虑被测评、推荐对象的政绩、素质、人品等因素外,往往还会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保证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的客观、公正性,参评人员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为组织部门平时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积极引导他们客观公正地评议、推荐干部。一是强化责任意识。评议干部、推荐干部是每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既然组织上需要,作为参评人员应出于公心,以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实事求是地投票。二是树立大局观念。参评人员,要有全面衡量干部的眼光,坚持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综合考虑,看干部要客观地看本质、看主流,不以一时一事下结论。三是坚持党性原则。参评人员要做到坚持原则,抛弃个人恩怨,不受姻亲友情关系牵制,不为拉票引诱行为所惑,讲党性,讲原则,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超级秘书网
(四)辩证运用结果是规范民主测评、民主推荐运作的核心
检验一项工作生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工作成果的运用程度。既然群众公认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则,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是干部工作尊重民意的主要措施,那么,只要是经过核实测评、推荐结果客观、公正,那么组织部门就必须把民主推荐、民主测验的得票情况作为考核、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表彰、提拔干部必须在得票前列者中考虑。当然在实践工作中,也不能把“票”看“死”,把得票多少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唯一条件,而要正确运用得票结果。一要辩证地看票。一般说来,得票多的干部,群众的公认程度就比较高。但是并非得票越多就一定越好。比如得全票,连落后的、乃至思想作风不端正的人都拥护的干部,就有可能是不讲原则的老好人,尽管得票很高,却不一定是优秀的干部。二是对投票情况作全面分析。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测验之后,必须认真地对干部得票情况作全面分析,如果发现被考核、选拔对象的得票与平时掌握的情况有很大出入,出现大起大落,或发现有搞非法活动、受他人操纵的,或有贿选等违法违纪现象的,组织部门就应及时查清事实,作出相应处理,绝不能把这种情况下的得票作为“重要依据”。三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考察来论证。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投票,只是考察了解干部的一种形式,不能把这种形式同考察了解干部的其他方式对立起来,更不能用这种形式来代替其他形式。因此,组织部门在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投票之后,还必须采取个别了解、实地考察、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谈话等多种形式,进行大范围、多渠道、广角度地考察,这样才能有可能获得对干部的客观、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选准人、用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