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学生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学生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学生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论文

一、站稳群众立场,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办事

如何有效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切实维护青年学生的合法权益,需要我们站稳群众立场,始终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办事,做到尊重学生,贴近学生,服务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思想上尊重学生学生工作队伍要在大学生群体中站住脚跟,有序地推进学生工作,就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经常性的换位思考。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依靠并推动他们发挥主人翁精神,自觉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实现自我发展。在引导基础上,将学生自育融入学生事务,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说教”形象。二是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渴求便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要以欣赏的目光对待大学生群体的热情向上、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善于营建健康环境搭建实践平台,维护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身心潜能。三是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反映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的根本利益和需要,重视学生群体合法权益的维护,区分并分类处理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诉求,杜绝打压、无作为等消极行为的发生。

2.情感上贴近学生学生工作队伍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是他们步入社会、求知寻道的“引路人”,在情感上联系得最为贴近。一是贴近学生心灵。主动关心学生、关爱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总结研究学生群体心理形成变化规律,及时掌握经济困难、心理疾患学生的基本情况。平易近人,言传身教,“通过昭示价值、理想、引导人们思考自身、发展自身,导向人的本源,实现质的飞跃。”善于运用情感感召,解决学生事务中的不良现象,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二是贴近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社会个体,其情感、知识、思维存在较大差异。此外,还要看到师生在认识水平和社会阅历上的差距,自觉克服与学生交往中的“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倾向,在工作中避免“急性病”和“慢性病”。三是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之所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从根源上讲,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体现。把确立“全员育人、全程服务”和“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理念统一起来,将“观点的灌输”、“行为的制约”与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统一起来,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及其关心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现实利益问题。

3.工作上服务学生学生工作队伍在处理琐碎的学生事务、承担教育管理任务时,要密切联系学生,提升服务水平。特别是将为了学生利益和实现学生利益结合起来,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推动学生工作发展的切入点。一是服务学生健康生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是学生获得成长成才的基本前提,比如浓厚的育人环境、优良的生活园区、有效的管理模式、畅通的交流机制等。要引导学生健康生活,养成文明习惯,形成和谐有爱、“赶帮超”互助式的学生工作氛围。二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根据学生成长阶段和学生个性特长,探索服务学生成才的有效路径。比如,在一年级开展“过渡教育”,抓好新生适应性教育和专业意识培养;在二、三年级提升专业素养,抓好他们学业指导、科学研究和素质拓展,搭建实践平台促进能力成长。再如,针对学业优秀学生,注重其科研创新素养培育,在政策、平台上给予支持;针对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其在学生组织中做好服务和奉献;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资助帮扶,对情感创伤、心理疾患的学生给予心理咨询与辅导。三是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学生在毕业之际能否顺利就业,是检验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要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开拓各类就业市场,提供优厚的创业环境和扶持政策。

二、掌握群众工作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仅要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还要遵循科学、民主、法治的群众工作方法,致力于创新学生工作群众路线举措,推动学生成长成才朝着“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

1.改善管理模式一是转变方式。划分教育和服务的“边界”,改变以往单纯依靠生硬的教育管理方式,主动提升服务意识,活跃学生工作氛围。大力扶持学生党团组织和学生自组织,开展主体性教育,通过学生自育工程和“传帮带”,切实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是下移重心。实施网格化管理,科学划分学生工作管理层次和权限,将人财物等资源直接划拨到院系甚至班级,激活基层学生工作机制,形成学校制定政策、实施考核,学院对照落实、整改提高的生动局面。三是培训队伍。增强学生工作人员做好学生工作的本领,特别是引导、沟通、组织、服务学生以及化解学生矛盾的能力。注重训练基层辅导员和班主任,经常性地开展工作交流、外出学习,推动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四是依规办事。有章可循是前提,及时总结经验,制定攘括各类学生事务的制度规范。将原则性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凡是涉及学生利益的事务,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处理,规定范围内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坚持公开公示。

2.健全交流机制一是转变师生交流方式。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平等交流,访谈、交心、交朋友,融洽师生关系。除静态建立学生通联表、QQ群外,还要经常性地深入学生群体,深入学生课堂,深入学生宿舍,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鼓励与招纳学生,以学生助理和学生骨干的身份,参与到校园管理工作中来,促使其增加理解,消除误会。二是畅通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首先要做到知晓其利益诉求。学生利益诉求表达通常采用“班级-院系-学校”这种逐级反映方式,这有助于将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同时,学生民主参与意识提升,期望直接参与校园民主管理以及有关其自身利益的各项工作。这就需要注重开展专题调研与学生座谈,比如定期开展“学生事务下午茶”,领导联系班级制度,都能及时收集学生代表反映的各类意见和建议。三是善用新媒体凝聚广大青年。当今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中活跃着许多实体性或者虚拟性的青年组织。要采用学生喜欢的沟通、联络、交流、聚集方式,积极探索引导的载体和路径,引领校园思潮,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要优化校园网站类目,着力打造知识探究、文化休闲、宣传动员和服务育人等各类信息平台。

3.拓展学生素质维护学生权益不能停留于底线思维,要把重心放在人才培养上,千方百计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是强化心理素养。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解决实际困难,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成人成才教育,使每个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人格成长意识,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使其抗挫折能力和逆境商有所提升。二是增强科学素养。通过开办科普知识讲座、人文讲坛、读书系列活动、科研创新活动,促进学生文理交融和全面发展。发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感染作用,以文化长廊、网站、报刊等宣传媒介为阵地,文化引领青年。三是发展文艺素养。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文艺活动,比如合唱艺术节、“三星”(歌星、舞星、演绎之星)比赛等,利用社会和文化机构力量,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把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得到良好熏陶,审美情趣和文化欣赏能力得到提高。四是提升人际交往素养和职业素养。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与其他人群接触和交往的频率,举办职业规划大赛、职场讲座、职业技能培训,促使“个人之我”向“社会之我”转变,提升情商和应对社会化的能力。

4.加强典型教育开展典型教育,是在学生工作中直接运用“群众路线”,“用典型人物和事例教育人们,从而引领、提升个体素质和社会风尚的一种教育活动”。一是选树典型。通过公开竞选、推荐评比等形式,在学生群体中选拔一批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学生骨干,引导他们自我管理和服务他人。依据学生素养,选树一批在学业发展、科研创新、志愿服务、个性特长上成绩突出的学生代表,如琴园风云学子、十佳大学生。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表现,开办学生党校,发展学生党员,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二是培养典型。选树出来的学生典型,还要进行跟踪培养,举办培训班、提供支撑平台、着重监督考核,强化他们的素养,打造一支活跃在校园各个领域的优秀团队。三是推广典型。发挥少数典型“一班人”示范作用,以其鲜活的个人事迹感染身边人,打动多数人。挖掘总结他们取得成绩的经验做法和身后故事,举办先进事迹演讲、展览,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好做法、好经验,推动整体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作者:范磊单位: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