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核危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朝鲜半岛一直是中、美、日、俄四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历史上的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朝鲜战争、长期冷战等使大国卷入了严重的双边和多边军事对峙和冲突。因此,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和稳定对确保东北亚地区的安定和大国关系的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出现的朝鲜半岛核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朝鲜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追求独立自主的核安全保障战略,与美国长期对朝施压并试图改变朝鲜现行体制的根本对朝战略方针之间激烈冲撞的产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朝、美之间长期淤积且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情绪,不仅阻碍着朝美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且严重影响着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朝鲜的外部生存环境,消除主要来自美国的安全威胁,并逐渐摆脱外交上的弱小地位,朝鲜作出了加速推进核计划的战略选择。在朝鲜看来,只有拥有「核威慑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外部的安全威胁,大大提高其国际地位和对外交涉能力,保障朝鲜社会主义体制的长期生存和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自90年代初开始,朝美两国围绕朝鲜核问题展开了空前激烈的政治斗争。1994年10月,两国经过谈判在日内瓦签署了解决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朝鲜承诺冻结其核计划,美国将负责在2003年前为朝鲜建造两千兆瓦的轻水反应堆,并在轻水反应堆建成前向朝鲜每年提供五十万吨重油。然而,朝美两国虽签订了《框架协议》,但由于双方之间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情绪并未因此而彻底消除,协议事实上并未得到双方全面认真的履行。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强调以「先发制人」的战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并明确将朝鲜与伊拉克和伊朗并列为「邪恶轴心」,在外交上对朝实行更加强硬的「不谈判、不妥协」的方针政策。虽然布什政府并未公开主张美国将以推翻朝鲜现政权为其政策目标,但布什总统曾明确表示,他不喜欢朝鲜领导人。美国国内舆论也多认为,从长远看,对朝鲜进行体制演变符合美国的全球和地区战略利益,应将其作为美对朝政策的基本目标。在朝鲜看来,美国对朝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强硬态度,从根本上威胁着朝鲜国家的「最高利益」。为了抗衡主要来自美国的军事威胁和安全挑战,朝鲜认为加快核计划的发展步伐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对应战略。朝鲜希望以独立开发和拥有核武器或武器级核材料来抗衡美国的威胁,获得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并据此迫使美国放弃「敌视」和「扼杀」朝鲜的方针,同时争取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向朝鲜提供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也就是说,朝鲜追求的独立自主的核安全战略同时包含着获得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的双重目标,最大限度地争取同时实现这两大目标对朝鲜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另外,在外交战略层面上,朝鲜采取了「以超强硬对强硬」和「边缘外交」的战略,反击布什政府对朝「不谈判、不妥协」的强硬政策。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核问题上的朝美对峙是一种涉及国家生存发展基本战略层面上的对抗,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因而很难想象朝核问题会经过几轮六方会谈就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虽然从宏观上看,朝鲜半岛核问题涉及全球和地区许多国家的安全利益,需要通过国际社会和地区主要国家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但是,就如何解决核问题来看,应该说朝鲜和美国是朝核危机的主要当事国,也是解决危机的关键所在。
在相关国家中,其立场最接近美国的是日本。虽然在此次朝核问题出现初期,日本并没有把解决核问题作为改善日朝双边关系的「先决条件」,但是,随着日本国内反朝情绪的高涨以及来自美国方面压力的增大,日本政府在2002年9月日朝平壤峰会后,开始把解决核问题与「绑架问题」并举,同时作为实现日朝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条件,大大提高了日朝建交谈判的门槛。不仅如此,在美国的强烈要求下,日本政府最终改变了曾一度坚持的继续向朝鲜提供重油的立场,与美国的其他盟国一起停止向朝鲜供油,在对朝制裁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此后,日本政府虽然没有把「改变朝鲜政权」作为对朝政策的根本目标,但是,已经将其对朝方针的基调由单纯强调「对话与谈判」变为「对话与压力」并举,一方面着手与美、英、法、德、意、澳等多国联合,构筑对朝海、陆、空立体封锁包围网,一方面采取单独行动,在国会通过《外汇和外贸管理法修正案》,确立了对朝鲜实施经济制裁的法律依据,以不断增强对朝鲜施加压力的方式迫使朝鲜政府软化立场,并最终同意彻底解决「绑架问题」和全面放弃核发展计划。在日朝全面解决「绑架问题」之前,日本随时可能对朝实施单方面的经济制裁措施。
在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韩国的立场最为微妙。一方面,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同盟国,韩国需要在原则上与美、日保持一致,其基本立场和主张与美、日两国有许多类似之处;另一方面,作为半岛问题的当事方,韩国有自己独特的利益,因此其立场又与美、日两国有差异和不同。如果把韩、日两国的立场加以比较就可清楚地看出,日本更接近美国,主张用「对话和压力」并举的方式解决朝核问题,而韩国则更加突出地强调「和平解决」的重要性。韩国的这一政策倾向,在卢武铉当选韩国总统后表现的更为明显。为了在对朝政策上强调使用「和平」手段的重要性,卢武铉总统在全面继承金大中前总统的「阳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与繁荣政策」。这一政策的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南北交流和对朝经济援助等「和平」手段,引导朝鲜逐渐融入国际社会,摆脱外交上的孤立状态,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并在不断缓和消除南北之间的军事对峙、政治敌意和经济差距的过程中,实现南北和解和民族统一。韩国的对北包容政策以及在核问题上强调和平解决的立场,一方面推动了南北关系的缓和与改善,促进了南北经济关系的大幅度发展;另一方面也给韩美同盟关系的维护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在韩国不再把朝鲜作为「主要敌人"和「最大安全威胁」以及韩国国内的反美情绪有所高涨的形势下,韩美两国如何定位和发展其同盟关系,格外引人注目。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统一问题上,朝鲜半岛南北方的长期目标是一致的,即以一个统一强大的朝鲜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但近期双方的意图南辕北辙,韩国希望通过和平交往尽快完成国家统一;朝鲜更可能是希望通过促统活动本身达到摆脱经济和外交上困境的目的。就朝鲜而言,统一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即经济实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这符合朝鲜的现实利益,因为双方制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巨大差异本身就足以构成统一较大的现实障碍,除非朝鲜甘愿被占有政治经济优势的南方所融合。在朝鲜,魅力型政治领袖、国家意识形态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融为一体的,由于经历了长期的经济雕敝和外交孤立,在开放经济、放松社会控制与保持意识形态正确性之间如何平衡实乃决策上的两难。经济繁荣的实现必然要求改革现行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并逐步实行对外开放。这很快就会发展成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权合法性的质疑。为防止社会失序,统治者又不得不隔断或限制外部思想的输入,致使统一进程时断时续。朝鲜能否实现在不失控的条件下逐步推行改革开放,或是否会出现政权突然崩溃以致统一提前实现的情况,目前尚为未知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俟半岛统一完成,中国的东边将崛起一个民族主义的中等强国;中韩之间领土问题必然会突出,韩国从其自身的地缘战略考虑,定将引入美国的势力,以抗衡中俄。
在争取外交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处于独特地位且拥有相对外交资源优势的中国,一直在朝、美之间做「劝和、促谈」的工作,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积极作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好评。中国对解决朝核问题的原则立场是,既要维护半岛的无核化地位,又要保证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并解决朝鲜的安全关切问题。为此,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主张以「对话和磋商」而非经济制裁或军事打击的方式,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了巨大的外交努力,最终促成了六方会谈。
俄罗斯在外交解决朝核危机上也发挥了积极影响,其原则立场与中国基本相同,即一方面强调实现半岛无核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重视半岛的和平稳定和解决朝鲜安全关切的必要性。这种立场已使俄罗斯成为推动外交解决朝核问题的重要力量。
从以上简要叙述可以看出,朝、美、日、韩、中、俄等国家对解决朝核问题所持的基本立场虽有差异和分歧,但在保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地位以及争取和平解决这场危机上则持有基本一致的意见。这种一致意见不仅是推动来之不易的六方会谈继续前进的基本保证,也将使六方会谈真正成为与会各方不断增进相互了解和消除彼此分歧,并最大限度地体现各国共同利益的不可多得的场所。
二
从中国的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中国当然不希望朝鲜发展和拥有核武器。一个事实上的盟友,拥有了核扳机。这完全有可能在朝美之间爆发大规模冲突的时候,引爆中国的核武库。因此朝鲜拥有核武器,将使得中国面临的战略局势更加复杂多变,不利于中国的核战略决策的自由独立度。中国的感受,当然也如同六十年代初苏联对中国拥有核武器和美国对法国拥有核武器的感受一样。
中国如果决心制止朝鲜的核计划,并不需要更多的理由,基于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足矣。但这种赤裸裸地从地缘政治和利害关系的关系出发的外交政策并不符合中国外交的传统。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外交史,就可以发现,前三十年大多是刻薄激烈,不近人情的革命意识形态外交,后二十年几乎全是仁至义尽,委曲求全的顾全大局的人情化外交,这两种方式都不能最大限度地捍卫和促进中国的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两种外交政策都是将思维方式和范围局限在自身的意识形态或者传统习俗上。不能使对手依据一般的行为模式和现实的利害关系清楚明白地判定中国的行动的目的、手段和路径何在。为了探明这种目的、手段和路径,很多国家不得不使用一些非常规的外交手段来进行试探。这往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妨碍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分析朝鲜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核威胁,从利害关系和情理上说当然首先还是朝鲜针对美国的战争威胁的一种应激反应。正如上文所说,因为美国已经将朝鲜列入「邪恶轴心」,极有可能对朝鲜发动军事打击,朝鲜掌握核武器将有效地遏止美国的战争狂热。当然从所有可能性的角度来衡量,这几次朝鲜核危机,也可以解读为是朝鲜决策层对中国的一种试探。而且朝鲜决策者之所以敢于在事关中国战略利益的事件中,漠视中国的存在,也正是因为中国目前奉行的模糊外交政策,没有迷惑对手反而迷惑了潜在的盟友。因为中国外交的某些行动给予了其他国家一种印象,即与中国为友或者与中国为敌并没有什么区别,对中国进行外交讹诈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零成本游戏。
对于中国来说,朝鲜是中国的战略边疆和对付霸权国家军事威胁的缓冲国。中国有必要维护朝鲜的独立,以避免其他大国势力在中国的边境上保持军事存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重工业和粮食生产基地。因此中国在朝鲜问题上拥有无可争辩的发言权和干涉权。这种坚决捍卫中国国家利益的态度,应该让南北两个朝鲜以及东北亚其他三大国美国、俄国和日本完全明了。而不要使他们产生可以轻视和忽略中国国家利益的误解。
当朝鲜领导人断然拒绝第三国对核危机进行斡旋,要求朝美直接对话。这表明了中国在朝鲜半岛局势上的发言权不被重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威望受到了损害。朝鲜不是伊拉克,伊拉克与中国有万里之遥,中国的军力鞭长莫及。因此在美国策划倒萨战争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中,中国不出头制止也是理所当然的,伊拉克无权对中国寄予什么期望。但是中朝两国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朝鲜是一个与中国有着数千年交往历史的国家,是中国的战略边疆,有着事实上的同盟关系。在五十年前,无数最勇敢最可爱的中国青年牺牲在朝鲜的三千里江山,为中国赢得了体面和平与建设祖国的时机。同时这也是中国在朝鲜问题上握有发言权以及朝鲜指望中国支持和保护的重要因素。这种权利和义务中国只能够以强硬的态度来坚持和履行,而不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造成其他国家的误解。
一个国家的外交行动的选择自由度是由地缘政治环境和外交权力结构决定的。中国对朝鲜进行支持,并不是要朝鲜知恩图报,在中国解放台湾的时候派遣朝鲜人民志愿军参战。中国对朝鲜进行支持,从而对朝鲜外交拥有实质性的否决权,更重要的还是为了保持中国的外交行动的自由。不至于在毫不知情和毫无影响的情况下被拖进一场不愿意从事的大战当中。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如果追求一种简单透明,无牵无挂的外交政策的话,可以不需要与朝鲜的联盟关系,因为这种支持改变不了中国在外交权力结构所处的弱势地位。但是朝鲜是绝对不可能丧失中国的支持的,这种支援一旦撤销,朝鲜将走投无路。事实上,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在三八线上通过朝鲜来抵抗美国人的压力,其意义远远比在鸭绿江边中国独自抵抗美国的压力来得重大。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外交斗争艺术的最高境界。为了中华民族的再一次崛起,不能幻想会有一个完美和最终的解决方案。因此时刻监护和守卫中国的国家利益,使任何国家都不得轻视中国的表态和忽视中国的国家利益,这是中国的朝鲜半岛外交政策的关键所在。中国的地缘政治目标就是,除了俄国与印度两个地缘政治上的躲不开的冤家以外,任何其他大国势力,不得在中国的周边地区保持军事存在。而对朝鲜的全面支持,就是抵消美国在朝鲜和日本驻军的最有效的反击手段。我们应该承认,新中国的开国者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我们最可爱的一代人的英勇牺牲,为中国保住了五十年的和平时光,制止了强敌大规模入侵中国本土的极端危险的格局。一个战略决策已经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持续发挥作用,而且将在今后的数十年中继续发挥作用,这在外交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迹。
朝鲜目前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外交斗争中可以忽略。根据互不干涉内政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不应该对其发表评论,也不应该加以过分的关注。一个大国的外交战略决策不应该被那些表面现象所误导。外交斗争依据的是永恒不变的地缘政治法则而不是那些虚有其表的意识形态空炮。而且一个弱小国家长期在巨大的压力和威胁下生存了下来,尽量依靠自己的力量保卫自己,这是值得任何一个强大的对手尊敬的。对于中国这个潜在的领袖国家来说,只有采取以弱抗强和扶弱制强的大战略,才能够最后由弱转强。
中国可以以巨大的经济吸纳能力,扶助朝鲜经济,两国间实现资源、市场和利润共用。这对于中国有利有弊,但是即便是弊多利少,甚至有弊无利,中国也是可以承受的。何况只要不打仗,朝鲜又能将中国拖累到什么地步去呢?何况实际上,在联盟关系中助人即助己。帮助盟友强大起来,更有效地抵抗共同的敌人,这并不是毫无裨益的。二战后美国的经济输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可以考虑以东北作为一个大特区,一方面作为粮食出口基地向朝鲜、俄国甚至日本出口粮食,一方面在轻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生产方面与朝鲜和俄国合作。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也许中国将损失一部分利益,但是与中国将获得的战略利益以及对霸权国家所作的让步来对比,这种代价是值得的。中国的周边国家蒙古、朝鲜、越南以及缅甸等国都是这种互助模式的有效合作者。从财务报表的角度来说,中朝全面合作也许不会给中国带来利润。但是从均势外交的角度来说,对弱者让步不会导致外交格局的质变,尤其是这种让步是有限的,仅仅是在某些物资和资金上做出让步,而不是牵涉到国家战略利益。而对强者让步将导致战略回旋余地和反击的手段一步步地丧失,最终使得本国受到霸权国家的任意摆布和绝对控制。
国家利益分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有形的是领土面积、人口和财富总量。无形的是国家威望、战略缓冲空间以及战略决策的自由度。一个国家的灭亡很少是在一次大战中一触即溃的,那些国家的灭亡都有前奏。那就是国家威望的逐步丧失,战略缓冲空间的被剥夺,战略决策失去自由选择的余地。虽然时机和力量对比对己极为不利,但是却只能被迫走向全面战争。因此一个国家应该为本国争取较高的国家威望、较大的战略缓冲空间和较多的战略选择余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生存和更好地发展下去。
三
笔者以为,如果发生朝鲜与美国的军事冲突,中国很难置身度外,因为朝鲜半岛是一座通向中国的「桥梁」。要遏止这一地区可能发生的战争,周边国家如果采取威慑行动,则可能包括常规力量与核力量两方面。威慑行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力量;二、使用力量的决心;三、自身防护能力。
美国在朝鲜半岛每年都进行大量军事演习,即使没有发生危机,中国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1950年朝鲜战争初期,美国方面在对中国支援朝鲜的决心问题上曾经有过严重教训。但是美国汲取了教训,对于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的「五八」轰炸中国使馆事件,一些舆论认为这是美国方面对中国的一次试探。对于类似的事件,如果中国没有回答,那么美国方面就会对中国保卫自己的决心做出错误的判断,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机。
从地区军事力量对比看,恢复平衡是打消美国任何入侵的念头的要点。众所周知,朝鲜只同中国接壤,任何外国军队在朝鲜的存在都是对中国的威胁。美国朝鲜战争期间就在朝鲜半岛部署了战术核武器,因此所谓「朝鲜半岛无核化」在美军撤出朝鲜半岛之前根本就是一句空话。
谈论到这个地步,最重要的事情就相当清楚了:不管朝鲜核危机乃至总的朝鲜问题有多复杂,也不管处理这些问题需要多么慎重和详密的思考与政策,中国在朝鲜核危机方面的至高战略利益或首要战略目标,在于坚决促使朝鲜同核武器绝缘。从另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这些问题高度复杂,特别是包含种种多少带有"熊掌和鱼难以兼得"意味的利益选择、政策选择、甚或伦理选择矛盾,就更需要及早分辨至高的战略利益,及早坚决确定首要的战略目标。做到了这一点,其他战略目标和战略工具的选择范围和轻重缓急次序就有了得到合理确定的首要保障,并且也会变得远不那么困难。总之,在朝鲜核危机问题上,中国的最高利益(同时也是对中国和东亚来说的最高道义)在于尽最大可能同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政府合作,尽最大余地对朝鲜施加影响,以坚决达到使朝鲜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绝缘之目的。同时,也应该利用此次危机调整中国的外交策略,以应对中国的崛起对世界和自己的冲击和影响,使外交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最高国家利益。更重要的则是积极整顿军备,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应付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如果「朝鲜核问题」引起一场战争的话,那么多年以后人们只会记得这场战争的结果,而不是起因。正如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的理由。人们只会记住战争的结果:或者中国出兵援朝,赶走了入侵者,保卫了自己的安全;或者朝鲜被外敌占领,中国的安全受到长期威胁。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上屹立五千年而不倒,正是因为我们的先辈采取了积极的应对之策。崛起中的中国更应以一个强者的姿态来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以自己的实力来赢得世界的尊重。
注释
尤东晓:〈试析朝鲜半岛统一及其影响〉──东北亚论坛。1997,3。
虞少华:〈朝鲜半岛形式的发展与前景〉──国际问题研究。1997,4。
程玉洁〈2003的朝鲜半岛形势回顾〉──国际资料资讯。2004,2。
王斌:〈朝鲜核危机与日朝关系正常化〉──东南亚研究。2004,1。
:〈解读朝核风波〉──人民论坛。2003,3。
扬国强,俞静:〈重压之下走钢丝──朝核问题北京六方会谈侧记〉──中国记者。2003,9。
罗援:〈中国为什么能在六方会谈中起到特殊作用〉──领导之友。2003,6。
许纬地:〈朝鲜半岛核危机的化解与半岛走出冷战〉──世界政治与经济。2003,9。
许漪:〈朝鲜半岛的格局与未来〉──东北亚论坛。2003,2。
王志伟:〈浅析美国对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政策选择〉──延边大学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