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突出七大价值选择。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价值选择;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在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现代文化。和谐文化建设要突出以下价值追求:
1.把握方向性、目标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价值理性,融行为规范、行为选择和行为评价于一体,它表达、设定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规定社会发展目标,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时期,扭转社会成员某种程度的心理浮躁、信仰缺失、信念动摇、行为失范的态势,抛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改变单调的、概念化的、说教式的弊病,迫切需要发挥和谐文化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的功能;迫切需要发挥正确思想舆论的导向作用,增强其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唱响主旋律,弘扬正气,疏通民意,化解负面情绪、凝聚人心。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种一致性的价值追求引领社会思潮,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指引人民前进的方向,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繁荣。
2.突出主导性、主体性。党是和谐蓝图的规划者、设计者,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主导者。和谐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党对先进意识形态、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把握和创新统领,同时在党内营造意志统一、民主集中、平等公正、团结友好、关系融洽、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和谐局面,发挥党内和谐的示范、导向功能。广大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必须发挥其主体作用。要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和谐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和谐理念、和谐观念不会自然而然地生成,需要执政的党和政府借助各种有效载体,整合现代媒体、媒介资源,以各种形式和途径进行有效的宣传,内化为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意识,落实在工作、社会生活点点滴滴的细节中,体现在实际行动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培育新的和谐生长点和增长点。党和政府与其他各种组织、人民群众要形成和谐的良性互动,建立长效机制,共同繁荣和谐文化。
3.凸显时代性、开放性、民族性。现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应有开放的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兼收博取,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展示、丰富和壮大自己。同时,和谐文化来源和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扬这一特性。
4.注重多样性、包容性。和谐文化是一种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的文化。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如同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平衡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原则,既要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思想文化,又要承认差异性,尊重个性、包容多样;更需要把握好基础性和广泛性,使不同群体、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追求的人能够普遍认同。从全球层面来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在和谐文化指导下建设和谐世界,创造持久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需要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共同繁荣,实现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因此需要更多地倡导民族精神、国家意识、开放意识、宽容意识、社会认同,倡导明礼诚信、互助协作、谦和友爱的社会意识。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挥其科学发展的导向作用;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引导大众文化、宽容通俗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努力改造落后文化,自觉抵制媚俗、低俗、庸俗文化,坚决反对腐朽文化,以净化和谐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
5.着眼长期性、艰巨性。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和陈旧管理方式带来的历史惰性,在无形中制约着和谐文化的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以约束各种社会非和谐行为,更需要我们反复探索。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包括建设和谐文化,既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也不能盲目乐观,必须自觉按规律办事,脚踏实地,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序推进。
6.贯彻创新原则。文化是一种创新的存在,创新也应该成为和谐文化丰富和发展的常态。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手段、神圣使命和社会责任。创新不是照抄照搬、盲目移植,也非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提高“卖点”,借发展文化产业之名,行追求所谓的“眼球经济”之实,为低俗、庸俗之风蔓延推波助澜。决不能借口创新,假借全球化、一体化之名而囫囵吞枣、“食洋不化”,把主阵地、主熔炉和主旋律拱手相让;更不能“食古不化”,让封建遗毒“借尸还魂”,用文化垃圾腐蚀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灵魂。文化创新只有立足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根植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换言之,文化创新的主导是党和政府,包括肩负社会责任的舆论媒体,建设和谐文化的主体永远是广大人民群众,脱离人民群众的所谓创新只能是失去生命力的盲动。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同时发挥知识分子的特殊作用,不断创造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添砖加瓦,夯实基础。
7.立足以人为本。和谐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论、观念形态的文化。和谐文化能够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协调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实现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文化内在地蕴涵着人性、人道、人文、人本等价值取向,要用和谐统领各种制度设计和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把人性、人道、人本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种领域。和谐文化也是先进的法律文化。要把维护安全、秩序、正义、公平、自由,保护基本人权作为核心理念和目标追求,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和谐文化又是一种优秀的道德文化。通过强调道德灌输、教育、修养,规范行为、完善人格,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和崇尚和谐、维护和谐的社会风尚与秩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文化还是一种真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先进管理文化。要实施人本管理,凸显人文关怀,鼓舞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助推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激励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确保和谐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逻辑起点和逻辑归属,是贯穿和谐文化建设全过程的核心理念,也是和谐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