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校园文化特征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潜在的规范作用、非强制性的导向作用、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足社会的存在、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等,具体资料请详见:
论文关键词:无形环境校园文化文化特征文化现象
论文摘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无形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其核心是大学人际环境,它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围绕在大学生周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发生作用的一切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在表现形式上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因为,对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这种文化现象包括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文化,但是它不同于社会文化,我们赋予了其主要构成一定的意义,这种文化是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无形环境的文化特征,因此,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文化特征分为本质特征、形式特征和功能特征三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足社会的存在。处于共同体之外的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一个人,而“或者是动物或者是上帝”。费希特曾说过,“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必须是几个人”。把人放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处的社会以及该社会的文化。人只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创造的特定形态的文化才能决定人们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只有“文化”才能准确地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揽括在内。鉴于人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有学者甚至认为,“我们可以说,人、社会、文化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地出现的。人虽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现为社会文化的本质”。
我国目前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规定为,“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共产主义者。”理解我国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做好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较为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以及改革开放的进程,对基础道德和文明习惯方面的教育比以前有了更多的强调。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种前提性的预设,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向的结果。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足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is]社会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个体通过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这种相互作用是一种人际交往。在交往中,人的行为和思想观念是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因此,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社会角色的教育或者学习,实际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从社会(主要指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设定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经设定了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这些素质与道德品质。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指向。这个指向就是实现国家的秩序与和谐和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
不管从个体社会化与国家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来看,两者都不能脱离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一是它是个体行为的规则,是个体行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并通过规则的实施,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二是道德规范可以看作是对社会与国家理想状态的追求。蕴涵在人的行为与观念中的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原则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而这些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本质所在。
二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本质总要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这些在大学生的日常牛活与学习中都能体现出来。
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由无数大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的基础.卜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等,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消费观、荣辱观、纪律观等,还有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在大学校园中,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这些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是形成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大学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非学校内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实践中的心理状态与态度等。心理氛围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我们有时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氛围的表现。而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由于目的差异、经验差异与知识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较难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因此教师的教学、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水平等对学生影响较小。另外心理氛围与情绪一样,还具有弥漫性。某一个大学生生活在不良心理环境中,就自然会产生心理保护机制甚至形成个人的心理封闭与对外的敌对心理。这样的心理氛围还能影响到周围的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教师心理状态,导致在整个教育情景中,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在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中,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道德规范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约束作用的文化遗产。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约束机制,它的作用是对大学生形成制约,指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规范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的追求。由于有比较多的关于道德规范的性质与作用的研究,这里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讨论。
在无形环境中,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蕴含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但是它们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来说,这三种表现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西方研究者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它包括群体的标准、价值、信仰、礼仪和传统,它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因此,大学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中所形成的被全体教职工所认同的作风、传统、观念、价值观、行为准则、交往方式等内隐因素的综合,其外显因素包括学校的人文气象,比如校风、校貌等。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是学校重要教育资源,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导向功能、培养塑造功能、凝聚激励功能、娱乐释放功能、传播整合功能等。尤其前三个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是完全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又是通过良好的环境来对被教育者进行陶冶和导向的过程。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是学科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结合点,还是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组织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是一种非课堂教育,是通过课余文化活动及校园环境、校园精神对学生施行的教育。
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_T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其次是非强制性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校园文化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通过特定文化心理氛围的熏陶和有目的地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地选择代替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斥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虽然刈‘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但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来说,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再次是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在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形成的群体需要、目标对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总是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制约其人格及“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响。大量的事实说明,从校风良好的学校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在走向社会后,总有一种留恋、怀念之情,保持着在校期间所形成的优良品质和行为习惯,并用自已的言行去影响周围环境,抵制不良风气,为纯净社会风气作出努力。
总而言之,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必然会影响到全体师生,成为一种约束和规范全体师生言行的巨大力量。即使某些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与集体的要求不相符合,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氛围中,就会通过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逐渐纠正自己的不良言行,做到与集体协调一致。可见,校园文化虽然表现为大学校园中的各类主体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其实质是大学校园中的各类主体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是一种文化了的人际关系与人际规范。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刍议[U].职业与教育,2006,(35):53—54.
[2][德]米夏埃尔·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0.
[3]冯青来.文化与教育一教育理念的文化哲学沉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
[5]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73—74.
[6]谢翌.关于学校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