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伊斯兰主义思想政治文明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伊斯兰主义是中东政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中东政局的干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阐释了伊斯兰主义复兴的原因及其对当前中东格局的影响,并谈及了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中关于伊斯兰文明威胁论的弱点,认为把伊斯兰文明置于同西方基督教文明绝然对立的状态之中是不妥的,其粉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的外交,只能加剧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冲突与对抗。
【关键词】伊斯兰主义文明的冲突
随着海湾战争的结束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处在两极向多极格局的转化过度之中,中东格局也随之发生相应的重大变化,并且具有更复杂的特点。所谓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结构、规模或样式。中东格局是指一定历史发展周期内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以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等战略力量角色及其组合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从各种外部力量对比来看,中东地区处于一超多强相互争夺又相互妥协之中,起主导作用的仍是美国,但法德俄日的力量正在上升;而从中东地区内部力量对比来看,有八种较大力量并存。
一、伊斯兰主义复兴及影响
80年代以来,伊斯兰复兴运动成为中东地区最引人注意的政治—文化现象。中东地区25个国家和地区,除以色列和塞浦路斯其余都是伊斯兰国家,尽管这个地区国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信奉伊斯兰教,并且是他们政治生活中的强有力的因素。1979年霍梅尼发动的“伊斯兰革命”表明伊斯兰教不仅作为中东“最具有活力的历史遗产”,而且作为感召力极大的政治意识形态力量登上了现代中东政治舞台。以这场革命为标志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已对中东政治的大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海湾战争后,伊斯兰复兴运动继续得到发展,这一运动的主要矛头指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以色列,同时也针对亲西方的世俗政权。如两伊战争,萨达姆是以遏制霍梅尼向阿拉伯国家输出伊斯兰革命为战争口号的;海湾战争中萨达姆发出的以“圣战”名义抗击多国联军的呼吁激起了穆斯林的宗教情绪;包括伊拉克战争,无不与日兴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有关。
特殊的是,伊斯兰主义既是宗教,又是政治,既是意识形态,又可形成社会组织。我们提到“伊斯兰主义复兴”这一概念时,既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存在的文化复兴现象,又是一场以穆斯林大众为主体的社会运动,其目标是针对伊斯兰世界的世俗统治阶层,和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势力,其宗旨是构筑另一种秩序,一种没有西方霸权压迫的伊斯兰秩序。当代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是以穆斯林为主体的,以反对西方的物质与精神侵略,重建穆斯林文化认同,确保穆斯林社会在伊斯兰属性下独立发展为基本目标,且不惜以任何方式实现上述目标的一场社会运动。
其复兴有着深刻的原因,首先,我们从强大的伊斯兰历史意识中去寻找这种宗教精神在当代复兴的根源:在穆斯林的思想意识中,真主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古兰经》则代表了历史的权威准则、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评判标准,形成穆斯林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将历史上的强盛和辉煌都归功于这一习惯力量,并视为精神慰藉,去抚慰现实中的创伤。伊斯兰复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当世俗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损害其价值体系时,便要求正本清源,重建道德伦理。其次,社会经济基础变化是另一根源:伊斯兰复兴的主体是社会中下层人民,因为中东一些伊斯兰国家的社会经济处于不发达状态或是畸形发展状态,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社会贫富悬殊,社会下层得不到更多经济福利。所以经济的萧条、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促进了伊斯兰意识的滋长,刺激伊斯兰主义复兴。最后,西方文化的冲击,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使世俗化进程加快,两种不同文化传统碰撞引起价值分裂和合法性危机。这对穆斯林传统价值造成了伤害和侵蚀,人民便要求重构伊斯兰秩序。
应该看到当代的伊斯兰主义复兴是现代的产物,不是传统遗物的简单复活,而是现代力量借取了传统的形式,其真实意图是要改变自身经济利益和权力平衡关系的扭曲和不合理之现状。它也只能借助这种与民族主义相关联的传统宗教合法性形式,使精神力量转化成巨大的社会物质力量。这一复兴运动使得伊斯兰主义在中东政治乃至世界舞台产生着震撼效应,它直接对中东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1.伊斯兰主义正在填补中东政治的“思想真空”,是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力量,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政治感召力。西方学者还担忧这一控制不住的情绪会使伊斯兰国家成为严重威胁,原教旨主义将使中东成为火药桶。
2.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活动愈演愈烈,造成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一些政权的统治基础发生动摇,伊斯兰势力与世俗势力严重对立。一些派别打起伊斯兰主义旗帜来与政府对抗或政府以其来加强自身合法性。
3.触动了美国及西方大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导致新的对抗,使中东局势紧张化、复杂化。北约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作为冷战后的新对手加以防范和打击,美国大力支持以色列、埃及,促成阿以和谈,又在海湾地区遏制伊朗和伊拉克,使其形成“敌意的弱势均衡”,从而引起中东格局的变化。
二、文明冲突论的缺陷
西方学者多不愿将当代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仅视为精神的和信仰的再发现,而是更重视他对现存政治秩序的改变,更强调其政治意义,担心它对西方利益和统治地位的威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指出:“伊斯兰与西方的冲突是文明之间的冲突,西方的下一场冲突必将来自穆斯林世界,从马格里布到巴基斯坦一大批伊斯兰国家将开始为世界新秩序而斗争。”亨氏理论从文化角度,为我们研究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但无限度地夸大文化的作用,甚至认为它是国际政治中的决定性因素则是走入了误区。
所以,笔者认为,如何看待伊斯兰世界对西方的挑战,是衡量亨廷顿理论能否站得住脚的主要尺度。其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中东穆斯林世界当下远非是在伊斯兰主义号召下统一的政治凝固体。事实上伊斯兰世界从来没有成为一个严整的政治、经济甚至宗教板块,今天的伊斯兰世界仍然是一个多元文化世界,充满种族、民族、语言、教派、文化、习俗的差异,各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大相径庭,难于把伊斯兰世界看作一个国际政治中的整体或曰集团性因素,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看不到这种一体化趋势。
2.中东国家仍是以民族国家来认定自我利益,而不是亨廷顿所说的靠共同文明背景,导致冲突的主要原因就只能在经济利益和权力平衡关系方面。一切宗教和文明方面的差异都服从了民族国家的经济和战略利益需要。内部在人文、经济、政治反面的差异,必然导致各民族国家内外政策的差异,而在国际事务中,民族国家的利益从来都是置于首要位置,共同宗教所带来的温情色彩是毫无意义的。
3.当代伊斯兰世界并没有构成对西方的严重挑战,强调“伊斯兰威胁论”是有意煽起对伊斯兰的过分恐惧,广义的伊斯兰教与政治意义上的穆斯林原教旨主义不可混为一谈,当下与美国对抗的是一少部分原教旨主义势力,而不是作为信仰和生活方式的整个伊斯兰教。如沙特阿拉伯和埃及都是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而它们是美国的地区战略盟友,虽然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格格不入,但是经济利益、战略利益和安全利益及权力关系上的彼此需要成为它们凝合的纽带。
4.伊斯兰主义与西方民主思想并非水火不容,一些人断言,伊斯兰政党在一些国家取得胜利后就会断送该国的民主进程。事实上,认定伊斯兰主义本质上就同民主不兼容是一种误解,伊斯兰传统是赞成民众通过一定媒介议政的,虽然一个正统的伊斯兰政体再好也只能成为一个有限的民主政体。亨廷顿运用“化约论”观点,把伊斯兰文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激进主义和恐怖主义草率地划上了等号。按照亨氏理论,差异意味着矛盾,矛盾导致冲突;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属于两种异质文明,所以两者的冲突不可避免。这种推论明显缺乏逻辑。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实质是伊斯兰发展道路的选择,而恐怖主义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选择,是手段,不是目的和宗旨。
三、小结
伊斯兰文明的传统特点是国家组织弱,国家力量分散,缺乏一个作为其文明载体的政治机构或一个核心国家。目前来看,伊朗是唯一接近于称为“核心国家”的伊斯兰国家,但是仍面临内外困境;其他有潜力成为领袖的大国,如埃及、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其间差异更大,互相鄙视程度深,根本无法对西方或其它文明世界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因此,西方与伊斯兰国家集体大规模冲突是难以想象的,更可能的是西方社会与伊斯兰非国家集团之间以恐怖活动、边境纠纷、民族冲突为形式的碰撞。文明之间的冲突是有的,但主要不会是国家与国家间直接的政治军事对抗。所以,伊斯兰主义是影响中东格局强有力的因素,但把它视为绝对威胁是不妥的。
参考文献:
[1]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刘靖华.世纪末的困顿与突围——面对21世纪的伊斯兰主义.世界格局与民族主义.
[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外交季刊(美国),1993.
[4]王缉思.文明与国际政治——中国学者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小军.伊斯兰势力的扩张:一个政治神话.文明与国际政治.
[6]埃斯波西托.伊斯兰威胁:神话还是现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忻炯俊.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再认识——兼析伊斯兰威胁论.阿拉伯世界,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