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电网业思政工作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电网业思政工作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电网业思政工作探究

一、心理学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可以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重人格结构。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与生俱来,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遵循快乐原则,即本我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但是受现实环境的限制,各种需求不可能无条件获得满足,本我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于是产生了自我,所以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打个比方,无意识的本我是马,有意识的自我是车夫,指导正确意识的超我是车主,主人决定车的方向、路线和目的地,但能否顺利抵达终点,一靠马力,二靠车夫驾驭的能力,而马往往会不听话,和车夫经常僵持不下,车夫(自我)像一个受气的仆人,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所以说自我是永远的矛盾产物。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结构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基本定型,其五大主流派别分别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农家,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先秦阶段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部分,它直接奠定中国两千年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其中以孔孟之儒学,老庄之道学,韩非之法学为主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影响最大。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实质是以儒家为表,法家为里,兼揉道家而构成的专制文化。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强调“忠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和“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通过等级制度的建立和等级观念的支配,维护封建专制,忠君既是人们每天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又是规定人们思想、行为的原则,更是人们修身所追求的崇高目标;在人际交往中,受着“礼义”的影响,认为君子的德行需要靠“礼”来约束,发挥其促进正身和自律的作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成为交往原则;在自身发展上,主张“无为”,教人忍耐、坚毅、静待自然、以退为进,而不要积极强求,所谓“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人的修身,强调礼义的教化,这些传统“道”“德”观念已沉淀于中国人们的灵魂深处,从而在人格结构上表现为“本我压抑、自我弱小、超我强大”的倾斜式结构特征。

三、电网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员工人格结构特点分析

和众多国有企业一样,电网企业经历了从高度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开放前,电力部门是政府的附属物,电力生产、基建实行统收统支,各级电力部门是一批大大小小的车间。电力由国家制定计划、立项拨款,电力部一家独办,经历了十几年的长期缺电局面。1978以后,经过放权让利、承包经营、下放企业自主权,集资办电、电价改革、政企分开等举措,各省(区)市电力企业才逐步获得自主权,为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随后电力管理模式逐步由各地电力工业局过渡为成立具有法人实体的区域电力公司和省(区)市电力公司,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组建,彻底终结政企不分的局面,国家电力公司不再是一个行政性公司,成为一个以资产为纽带,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一家大型国有公司。2002年,厂网分离,电力工业进入了市场化改革的新时期。

在电力改革大潮中,拥有1.3万亿巨额国有资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应运而生。经过复杂的历史沿革,国家电网公司形成了法人层级多、管理链条长、下属单位一定程度上以“自转”为主的状况。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坚持以集团化运作为核心,朝着“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方向,深化“两个转变”(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三集五大”,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逐步实现公司从条块分割向协同运作转变,从资源分散向优化配置转变,从管理粗放向精益运营转变,从单纯国内业务向国际国内业务协调发展转变,走出了一条战略协同、资源优化、信息支撑、标准统一、文化引领的国家电网集团化发展道路。从外部环境来看:

1.电力改革纵深推进。继厂网分离以后,主辅分离已经拉开大幕,而电网内部主多分开即将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五年电力改革将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积极推进电价改革,电力市场进一步开放,员工不再封闭被动,居安思危意识增强。

2.供电需求日益增长。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不断扩大,电力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客户服务越来越人性化;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电力监管条例》《供电监管办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对供电服务内容、措施、罚则和电力能源的利用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要求。服务客户的直接性、行业自然的垄断性、电力监管的严厉性交织在一起,考验着员工认识自身、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3.社会责任一马当先。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软实力承载着企业的未来。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要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电网企业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实施主体、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率先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率先探索实施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运营的新方式,全面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履行社会责任使员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参与社会、回报社会,体现价值。

4.媒体舆情高度关注。以开放、互动、快速、海量为特征的网络媒体近年来异军突起,由此形成的网络舆情给电网企业带来的影响日渐加深。电网企业作为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企业,与民众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交互作用下,许多小事件很快演变成了热点新闻,有的甚至演变成企业的舆情危机,使得行风建设任务更加艰巨。

而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与电网发展形影相随、势如破竹:一是战略统领,企业文化由“分散”向“统一”转变。公司确定了“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两个转变”(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路、“四化”(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战略途径、“四个服务”(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企业宗旨,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电网企业特色的战略框架,用统一的战略统一公司上下的思想和行动;二是强化执行,企业行为由“自转”向“公转”转变。在公司运作体系中,公司总部处于决策中心地位,网省公司是执行主体,地市公司是执行单元,公司系统一切工作的本质就是执行;三是集团化运作,组织关系由分割向协同转变。以集团化运作为核心,推行三集五大,通过提高内部控制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四是借助新技术,企业管理由粗放向精益转变。公司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推行全员绩效管理、同业对标,建成“SG186”信息化工程、全面推进管理标准化建设;五是自主创新,电网建设由落后到领跑的转变。以前电力“重发轻供不管用”,电网十分薄弱,如今特高压技术领跑者世界,“三纵两横”网络逐步建成,“中国式智能电网”将带来高品质的智能生活。在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电网员工的人格特点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呈现出如下特点:

1.本我需求得到释放。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电力行业长期的封闭和垄断,人们的本我需求得不到正视,员工往往形成唯我独尊的“电老虎”思维,并以间接、畸形的行为方式宣泄本我的需求,使企业形象屡屡受损。随着电网企业高速发展,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企业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广大员工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受到高度重视,民主权利日益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员工更加注重自身的价值,敢于大胆追求自我利益,敢为争取自我利益、满足自我需要而采取直接行动,本我需求得到正当释放的同时,爆发出自我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2.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自我”人格在商品经济的建立和电力事业的发展中不断增强并互为动力,形成了互相促进的发展机制。一方面,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刺激、促进了“自我”的发展。员工开始重新认识评价自己、企业和社会,重新审视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强烈地感受到内心各种矛盾的冲突和情绪的波动,自我意识越强,便更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监督,自我调适能力逐步增强;人们开始渴望有个强大的自我,“员工普遍赞同通过自身努力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并希望得到更好的培训和学习以提高个人能力”(摘自《湖北省电力公司2010年员工思想动态调研报告》),认识到不会竞争、不敢竞争,只求为社会、企业接纳将无法生存。另一方面,“自我”人格的发展也为电力改革提供了动力。

3.超我力量广泛认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就是以马列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主,从而建立强大的超我。根据《湖北省电力公司2010年员工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广大员工关心国家和企业前途,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政治素质较高,对于企业精神、宗旨和理念等价值体系表示了高度认同,积极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品牌形象,希望自己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个人才能以及人格品德。由上分析可见,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电网员工的人格结构已经不再是“本我压抑、自我弱小、超我强大”的倾斜式失衡结构,本我得到释放,相对发达的超我和相对缺乏的自我已经进行了部分置换,本我人格、自我人格、超我人格得到均衡发展,表现为总体协调的人格结构特征。

四、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适应员工人格结构新特点

1.抓住教育法宝,发挥超我的感召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成为我党我军的一大法宝,主要是用真理、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教育人、改造人,构建一个强大的超我人格,使人心理内部产生一种自省、自律的力量,主动按照社会意识去行动并受其支配。作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使命,那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立足点在哪里?德国近代哲学家、诗人尼采曾说:“我们是靠思想而不是靠脚站立的”,创造企业精神价值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依据,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仍然是思想政治工作采取的重要方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法律意识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通过实施企业文化落地工程,使企业核心价值内化为员工心理认知结构,成为企业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思想、激发潜能、提升素质,保持和发扬奋发有为、拼搏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到达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的目的,将精神价值物化为企业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思想保证。如果不注重发挥超我的感召作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了灵魂。

2.促进全面发展,激发本我的原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需要和利益是打开入的思想行为变化奥妙之门的一把钥匙。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处理好精神激励与物质鼓励的关系。精神激励就是用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文化、最科学的世界观去引导、教育群众;物质鼓励就是用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需求的办法来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企业科学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党的政治主张付诸企业实践的过程,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员工根本利益的过程,是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过程,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要正视人们关注和追求的切身利益,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肯定物质需求的基础性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将思想政治元素体现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构建“与各项工作同频共振、相融共进,与每个员工血脉相通、互为服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政工工作”的大政工工作格局,通过工资薪酬制度的重新设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开展基于全职业生涯设计的培训和技能竞赛,搭建员工成长平台,畅通成长通道,满足员工注重生活品质、重视安全指数、向往人际和谐、追求有尊严生活、渴望价值实现等各层次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加强心理疏导,增强自我的协调力

当前,企业的机制体制、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业务流程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员工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工作节奏不断加强,工作要求日益严格,浮躁心态、畏难情绪、忧虑心理时有发生,承受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员工提高自我调适能力,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促进心理和谐,否则很难适应内外部环境的要求,进而产生心理疾病,采取病态行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通过心理援助方法和手段,调整员工的认知、情绪和意志等心理,最根本的就是增强员工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员工从旧有的传统观念、习俗和思维定势的困惑中解脱出来,正确认识改革,大力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引导员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企业心态。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新形势下电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员工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改变过去那种凭感性经验支配的经验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向符合人们思想活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转变,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电网改革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