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即其自身教育方式的潜在性与间接性,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与改变,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中逐渐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使其在自由、开放的隐性环境下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并指导自身的行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较于大学生显性教育提出的一个概念,即以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身心特征为依据,利用间接渗透式的教学方式并通过营造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思想的目标,并实现指导其道德、意志、行为目的的教育方式。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首先,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因此,教育者应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其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从而为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分析,可以看出资源开发对隐性教育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相较于显性教育模式,其教育时间、空间都不受限制,这是隐性教育的优势。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具有分散性,资源可利用性需要教师进一步确定,同时教育环境与氛围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这使得隐性教育也存在一定难度。最后,从隐性、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具有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显性教育中包含着隐性教育的作用与内容,隐性教育促进着显性教育的开展,二者都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作为共同目标。
2当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开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成功、宝贵的经验,但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深化提高的地方,以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提高:
2.1教育主体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其一,目前,部分教育者未从思想上重视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对隐性教育的了解不足,使其难以在实际操作中发挥作用,并且没有打破传统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学理念陈旧,部分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对其实效性并不重视,只是完成任务式地进行,这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深化发展以及教学实践的完善都非常不利。其二,由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教育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的教学技能与手段,同时还应要求教师自身的人格、品德等具有较高水平,并能够以身作则感染学生,而部分教师在这一方面还需继续加强。
2.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较弱
教育作为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特征的工作,其教育成效往往需要经历相当一段连续时间的培养才能体现出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隐性教育方式与显性教育方式一样,都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经历一段过程,使学生在反复、连续接受教育后实现预期目标。但是,当前各高校由于多方面原因,使得隐性教育的连续性较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
有效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即充分开发与利用大量的隐性教育资源,通过结合校内、外的各种隐性资源渗透到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搭建隐性的、间接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平台,能够有效地全面调动各方教育力量从全过程动态化地提高教育成效。然而,当前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仍为得到充分、有力地支持,一方面,部分高校在进行隐性教育时未能从校内的角度从精神文化与物质的层面加强教育影响,可开发的空间仍然较大。另一方面,从校外角度来看也未将可用资源充分开发出来,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社会实际出发,了解现代社会各方面发展情况以及民情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社会经验,从思想道德层面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延伸。但是,据相关调查了解,大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并不重视,没有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参与机会,使得隐性教育的作用受限。
3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其良好开展需要广大教育者从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通过上文对当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下面提出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相应对策:
3.1以“生活化”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即生活”这一观点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所提出的,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育与实践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得到了广大教育专家、学者的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与实际生活不可分割,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还是指导人们生活的科学理论。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正以其独特的形式对“生活教育”这一理念进行了良好的诠释,因此,教师应从教学理念、内容、方法三方面促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结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育理念上,以“以人为本”作为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转变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或社会要求为依据,使自身在主体地位中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并实现全面综合发展。教师应从思想意识高度认识到学生作为人其自身的价值与地位首先需要被尊重,以实现其自由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方法上也应以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通过思想教育解决其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从而自觉、自动地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化到自身认识层面中,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在教育内容上,以贴合大学生实际生活以及其关注的问题作为隐性教育内容,如学生恋爱、就业问题等,以其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实例等作为隐性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内容作为实际生活中的组成内容,同时教师应注意在开发教育资源时结合现实生活,突出生活本质,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在教育方法上,以“贴近生活”为基本原则,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生活提高自身的渗透性。
3.2充分开发校内、外的教育资源
校内隐性教育资源主要包括物质与精神文化两方面的,其中物质方面主要指校园自然、人文环境中存在的教育价值,优美高雅的校园建筑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能从精神、人格、性情等方面陶冶学生,塑造其良好的精神面貌。因此,提高校园物质环境的时代性、科学性与教育性,使其融合历史文化与教育价值,如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长期潜在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精神文化方面也具有十分丰富的隐性教育资源,如师生关系、校园氛围以及专业特色等,校园的整体精神状态对学生道德、精神的影响不可忽视。首先,在社会实践中切实有效地挖掘隐性教育资源的价值。第一,高校需要重视与各级政府以及相关教育管理机构的沟通交流、合作共赢。高校应当针对当下社会出现的重要问题与新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持续改进、创新并完善社会实践的理念、内容与方式。第二,高校需要加强社会实践基础建设,深化社会实践的时代特色,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此外,高校还需及时地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其次,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地发挥吹隐性教育资源的价值。第一,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采用科学、合理的实践方式与实践内容。例如,为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高校可在暑假开展与革命历史、民族奋斗等内容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参观历史博物馆、各类纪念馆以及革命根据地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假期中不仅放松了心情,同时也会切身地感受到我国先烈伟大的革命传统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奋斗信念。
3.3从制度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建设好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并保持持续的改进与完善,不但可以有效地约束学校内部师生的学习、生活等日常活动,同时也可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重点体系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关键作用,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保障。建设好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主要目标则应注重符合“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并将高校校园生活的每一点都尽量包含其中,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切实有效地与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行为等相融合,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在实际的工作中,高校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其切身利益等方面,秉承“学生为本”的理念,提高学生在制定校园管理制度中的参与度,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于校园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同时,高校应当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地相融合,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明确奖惩标准,在教育学生时充分地发挥出制度的重要作用。
3.4提高教育主体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已经十分普遍,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积极利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利用丰富的新媒体教学平台与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方面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影响。新媒体环境下容纳了海量各类资源,教师合理、科学地利用资源不仅能够扩大教育影响范围,还能够利用学生熟知的媒体形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育的亲和力与社会化程度。同时,由于网络环境中的资源良莠不齐,一些负面的、错误的信息会误导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大学生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带来了很大阻碍。因此,教师应主动积极地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利用新技术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一方面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利用网络媒体的能力,将隐性教育转变为学生熟知和感兴趣的方式,为隐性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如了解当代大学生经常应用的博客、微博、论坛等软件,还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的方式定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等,切实将隐性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正视网络舆论带来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以身作则,从自身的思想态度、生活方式以及政治态度等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行影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道德品质。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难,隐性教育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与途径,并且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为依据,并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征,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可行的对策,从而促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加系统和科学,并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共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作者:姜焰凌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