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化路径浅议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化路径浅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化路径浅议

摘要:全媒体时代是个大趋势。全媒体不断发展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挑战和问题。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深刻认识这些机遇与挑战,并在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供给,更新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下功夫,利用好全媒体的优势,切实提高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2]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形成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综合优势。全媒体所传播的信息中包含着大量思想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源。全媒体还带来了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变革,让教学方法变得更加智能,更能实现及时、高效、深度的传播效果。在全媒体时代,教育者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分析教育教学反馈和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等“数据信息”,更能准确定位学生需求,做到精准化教学,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重要参考。在充分肯定全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全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高校思政课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接下来,我们力图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际面临着哪些问题和挑战,应采取什么举措予以有效应对,充分利用机遇,化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有助于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有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困境

当前,媒体大变革正在发生,人们进入了无处不媒体、无处不信息的全媒体时代[3]。客观地看,全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政课带来的深刻影响,既有难得的机遇,也有严峻挑战。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主要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去中心化”、教学内容供给不充分、教学理念和教师媒介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去中心化”。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不仅改变了舆论环境,也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全媒体将所有信息都“转码”成数据,突破了物理尺度使信息更容易传播,这些海量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夹杂着错误的思潮、观念,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也愈发激烈。网络社会的多元价值观会分散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文化的注意力,也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实现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全媒体时代,话语权从传统媒体向网络自媒体转移,“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客户端转发文章、发表言论,从而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者。话语主体多元化,无可否认能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更加精准和高效地进行话语交往,但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这一方面会一定程度消解教育者的权威性,传统教学形态中教育者的中心地位正面临“去中心化”趋势,意味着话语权有可能被削弱甚至转移,另一方面各种或明或暗的违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被包装后充斥在媒体平台上,[4]混淆视听,使得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5]。

(二)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不够充分。“00后”正日益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出生并成长于科技信息化时代,自带网络基因,在学习中对网络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渴求优质的网络思政课教学内容。然而,当前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供给还不能完全适应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需求。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来看,部分在线课程的内容唯课本而课本,[6]没有形成理论与现实相联系、与社会和生活相贴近的契合“0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的教学体系。教材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当用好国家统编教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思政课教学就是念教材、背教材、复制教材内容。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没有吃准吃透教材基本精神,做不好教材转化工作,这使得思政课教学内容缺少理论深度、现实热度、情感温度,这样的“配方”不新鲜也不营养。从外部影响来看,全媒体内容的丰富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思政课教学内容。全媒体时代信息的实时性和交互性强,时政热点等信息多且更新快,这能够极大、及时地满足学生各方面的信息需求。相比之下,思政课话语承载的内容较为稳定单一,供给的速度以及广度不及全媒体。[7]如何用好全媒体丰富的内容,不断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

(三)思政课教学理念有待更新。全媒体时代,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与规律以及思维方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作用日趋重要。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当前,全媒体正广泛应用于思政课教学,成为增强教学实效的有力支撑。但是,就运用全媒体的实际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全媒体教学理念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些高校积极运用全媒体技术开展思政课教学,如使用微信群、QQ群、在线课程等开展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有的只是将这些网络平台简单叠加、组合在一起或是把自上而下的宣传、说教移植到网络新媒体环境之中。[8]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接受情况、问题反馈还是相对不足。二是对媒体融合发展理念认识存在误区。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消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2]有的教育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片面地将媒体融合理解为传统媒体的自我消亡。实际上,如何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作用,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补带来的优势,形成多维一体育人格局,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正是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

(四)部分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有待提升。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9]全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使用全媒体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了大学生的第一信息源,使用网络、社交媒体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理论上讲,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这些新兴媒体,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实际上,部分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缺少结合全媒体时代特点进行教法创新的积极性,教学形式单一,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也不注重启发性教育。有的教师试图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但是依然面临对各种媒介的特点和传播规律把握不全面,信息整合加工技术水平不高,使用各类新兴媒体进行教学和交流互动的熟练程度不够等问题,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还停留在PPT展示、简单的视频播放等方面,未能带给学生传统课堂不同的学习体验。

三、全媒体时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策略

全媒体时代是个大趋势,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要在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供给、更新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下功夫。

(一)革新教学理念,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理念引领行动。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学理念要体现时代性和实效性、互动性和导向性等,[10]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用好新媒体新技术使教学活起来,推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的有机统一,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适应时展需要的必然选择。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学习先进教学理念,转变观念,紧跟时代特点和发展需求,把握全媒体时代特点,多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切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思政课教师要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构建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大学生参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主动走进学生、关爱学生,加大对其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倾听他们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看法;了解学生的所思、所忧、所盼,并帮助他们解决好操心事、烦心事、糟心事;把握好学生需求与教师供给之间的关系,实现师生良好互动。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启发性教育,依托对分教学法、问题链教学法等,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研讨对话、交流互动,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在不断启发中得出结论、解决困惑和问题。如此,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大势,化感性认知为理性分析,化知识积淀为思维拓展,化判断对错为价值认同。

(二)优化教学内容供给,提升思政课的说服力。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努力优化教学内容的供给。全媒体凭借其传播优势给高校思政课带来了丰富、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用好这些资源,思政课教师就要秉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运用全媒体技术加强对已获取的教育教学资源的甄别与筛选,选择契合教学目标,贴近大学生实际和生活,符合其认识规律的内容。思政课教学内容要做到理论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结合,在讲清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现实和回应现实问题,特别是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以及关注焦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和探讨,把难点讲透,将基本原理转化为生动的道理,不断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为大学生送上前沿、新鲜、美味又营养的“佳肴”,给予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他们精心引导和栽培。教学内容的优化还需要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全媒体设置议题,翻转课堂,在交流互动中积极回应大学生所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解答其思想上的难点、疑点问题,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让马克思主义变得“有用”,把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得有棱有角、有情有义,做到以理服人。例如,在课堂上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好在哪、特在哪、根在哪等问题讲深讲透,向各种错误思潮发声亮剑,解答学生提出的“真问题”,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也是优化教学内容供给的重要一环。思政课教师在用好国家统编教材基础上,借助参加教材使用培训和集体备课等方式,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吃准吃透教材基本精神,全面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再结合“00后”大学生认识特点和规律凝练专题化教学内容,构建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切实把教材的内容结构体系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话语体系,并最终向学生的知识信仰体系转化。

(三)更新教学话语体系,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正经历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图像为中心的转变。这种变化,促使着人们的认知方式由抽象到形象的转化,深刻影响甚至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学需积极顺应时代趋势,实现话语体系的更新,善于用接地气、学生听得懂和听得进、能接受的话语来阐释理论。一方面是教学实现话语表达方式由文本向形象、图示转变。立足教材,结合时政热点,借助全媒体技术将教学要点和难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图片、思维导图、微视频等方式予以呈现。“以图传意”“有声有色”的形象表达,则有利于把抽象高深的理论讲深讲透讲活,把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讲得“有滋有味”。另一方面是用好全媒体发展带来的丰富话语体系资源。思政课教师通过对这些话语体系的学习、研究与借鉴,把握时代的话语表达特点和大学生的话语风格,跟上时代、融入学生,因势利导。以有温度、有色彩、不枯燥、接地气的话语表达,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高大上”的理论说家常话。这样思政课话语体系才能跳出刻板说教、照本宣科的窠臼,让课程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当然,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使思政课话语表达娱乐化甚至庸俗化,而是要让话语既有鲜明政治立场又有情感温度,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现实热度。要实现这样的话语表达效果,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以深厚的学识功底和情怀为支撑。为此,思政课教师更要勤练内功,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知行合一;要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资源和精神养料,增强自身文化底蕴,提升学识修养,并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教育教学过程。

(四)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00后”大学生自带网络基因、拥有个性需求,注重自我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实现。[1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要给“00后”讲好思政课,就要善于运用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教学方式改革新思路以及全媒体技术,不断拓展了教学渠道和空间,组织和实施契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教学活起来。一是打造线上智慧课堂,在空间上实现线上线下课堂全覆盖。在线开放课程、微信公众平台、超新学习通、雨课堂、对分易等智能教学平台,集知识学习、问题研讨、学习测验等功能于一体;“学习强国”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要充分用好这一平台,让学生主动学、自主学习,不断拓展自身知识储备和视野。这些“空中课堂”不仅实现线上线下科学衔接、立体覆盖,使学生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学、随地学,还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二是加强高校与课程研发、在线教育等信息技术公司的合作,形成信息技术推动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合力。近年来,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信息技术公司成长起来,在设计推广智慧教学APP的同时,还联合高校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网络教学形式,致力于打造思政“金课”。校企携手共建思政课的做法,在一些高校实施以来,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值得借鉴和推广。三是在社交媒体上开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展。思政课教师通过微信朋友圈、QQ动态、微博等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面临的困惑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分享主流官方媒体的新闻报道、理论文章等,并通过点赞点评等交流互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价值引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能达到何种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使用这些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组织的各类线上教学培训活动,熟悉线上授课平台使用流程,掌握这些新兴媒体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作者:彭雪容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