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西方意识理论误区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贬义化意识形态”是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共同理论前提。这一理论前提蕴含着三大理论误区,即理性的衰落必然导致意识形态的终结,意识形态与科学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意识形态。对于这三大理论误区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与辨正,是有效打破意识形态终结幻象的前提。
〔关键词〕意识形态,理论误区,马克思主义
纵观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流变轨迹,无论是按照非理性主义的逻辑路线,还是按照科学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路线抛出的意识形态终结论话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前提,即“贬义意识形态论”,即对意识形态作否定性的理解:或者将意识形态理解为在理性的旗帜下滋长极权主义的温床;或者将意识形态与科学尖锐对立,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以终极的普遍观念的面貌出现的“虚假意识”,是掩蔽现实真理性,服务于特定阶级和政党利益的政治神话,是一套骗人的把戏;或者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虚假意识三者等同起来并视之为西方自由世界的敌对思想观念。这一理论前提蕴含着三大需要予以澄明与辨正的理论误区。
一、理性的衰落必然导致意识形态的终结吗?
意识形态终结论者“贬义化意识形态”的逻辑路线之一就是沿着非理性主义的路线将意识形态理解为现代性的重要维度,理解为理性的表现。正如贝尔指出:“在文化的视野里,意识形态是现代性的维度之一”。①而曾经对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产生如此巨大作用的理性,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变得残忍和恐怖而失去了人性的光辉,“千年理性王国”成了南柯一梦。于是有人认为,随着理性的殒落,意识形态也必然要走向终结。这样的判断实际上是一种明显的误判。
从理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演化史来看,从批判理性的角度推导出意识形态终结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第一,理性与意识形态并非是简单的“同一”,它们时而和谐,时而紧张,即使是维护理性的意识形态,也应当区别对待。当意识形态借维护理性之名,行掩盖社会真实、阻碍解放力量、歪曲社会矛盾之实的时候,这种意识形态就沦为了阻碍理性进步的观念,就应当予以终结,也必然走向终结。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确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在弘扬工具理性的旗帜下,维护着一种新形式的控制和剥削,服务于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这种意识形态从一种推动理性进步的力量变成了阻碍理性进步的力量,其终结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当意识形态的承载者同时也是理性的承载者,意识形态就成了捍卫理性的武器,指引着人类实现解放的真正道路,这种意识形态就不能也不会终结。如马克思主义,它一方面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它又是代表历史理性的科学力量,尽管马克思主义一百次被宣布“终结”了,但它一百零一次又“复活”了。因此,将理性与意识形态“捆绑”在一起加以批判是不得要领的,它有如中国封建社会“诛连九族”式的法律制度。第二,自从德国历史主义哲学倡导真理的相对化就开始了对理性、进步和普遍真理信仰的攻击,这种攻击到20世纪的后现代主义达到顶峰,其中许多理论家都将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简化后的工具理性,从而试图抛弃意识形态概念。但这类批评从总体上来说仍是一种意识形态批评。“虽然他们在形式上反对和拒绝意识形态,但他们最终从后门把这个概念放了进来。”②因此,意识形态也并没有在这种批判中走向终结,相反,它在历史的时空中仍然顽强地演绎着自身的价值逻辑。第三,即使因为工具理性的运用,意识形态的实践在现实社会中引发了众多问题,也不能简单归结于理性与意识形态本身,而应当归于理性与意识形态的主体及其置身于其中的特定生产方式。因此,批判的矛头应当指向现实社会生产方式,而不是理性与意识形态的本身。第四,攻击理性与意识形态的历史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哲学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先天性缺陷,这决定了它们无法掀起颠覆理性的狂澜巨浪。比如哲学上的历史主义认为,每个时代,每个统一的社会群体,每个民族和文化都被认为拥有自己的真理王国,从而将真理相对化,过高估计非理性因素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怀疑理性在历史和社会中的价值,由于真理具有话语特征,可以在不同的话语中构建自己的真理王国,而这些话语是无法比较的,这就在不同的机构、时代、民族、人群和国家之间划出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而非理性主义则将理性降格为权力的奴隶,服从于生存斗争中的非理性的欲望和冲动,社会生活被视为一种斗争,在这一斗争中,欲望出于自己的目的而操纵理性,这样就将表达非理性欲望的权力置于核心位置。非理性主义者相信人类无法避免歪曲的虚假的观念,正是因为无法避免,就应该加以利用来维持强大的核心权力,用来在生存斗争中取胜。因此,他们评判某一思想时主要是以这些思想是否对权力有用为标准,而不是根据它们的真理内涵。他们对理性的攻击都是批判理性的面具性,认为理性掩盖了统治和权力,有的常常把权力的使用美化为是必需的,如尼采、帕累托。这就不难理解尼采的“权力意志”、“超人哲学”为何成为希特勒纳粹主义的理论支持,而非理性主义的理论局限与现实危害也就不言自明了。
二、意识形态与科学是根本对立的吗?
对意识形态的定性理解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几乎从“意识形态”概念降生之日起就已经出现,其后几乎任何意识形态理论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这一问题,尽管他们的逻辑路线与所依据的经验事实各不相同。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科学”一词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在物质生产的需要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二是指科学的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三是指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四是指科学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科学”这四个方面的含义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体现。从自然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马克思恩格斯虽然高度关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成果,并把它看作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积极的力量,但是,他们从未把自然科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自然科学既然是要客观、正确地反映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它和意识形态必然是对立的,尤其是和那种以扭曲的、颠倒的方式反映现实世界的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更是水火不容。但是,即使是自然科学也包含着与意识形态的“同一”性,这种“同一”主要体现为:第一,自然科学与包括哲学意识形式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自然科学的每一次划时代意义的进步都是对各种虚假意识形态形式的批判与否定,并引起意识形态的革命,使意识形态越来越趋近于科学;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中的哲学意识形式又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起着方法论指导的作用,当这种意识形式是“科学”、“进步”的时候,它就会引起自然科学研究的巨大进步,反之,则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引入歧途。第二,人是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主体,而人是一个社会的存在物,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接受者、传播者、创造者,他进行自然科学研究所使用的语言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意识形态的引导。因此,马克思认为,撇开人类自身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史,就无法理解自然科学史,反之亦然。第三,自然科学的本身虽然不是意识形态,但自然科学研究课题的确定、解释、运用都受意识形态的支配与影响,无不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从意识形态与科学历史观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常常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相对立,这种对立主要指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从现实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是与一切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相对立的,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一切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则是一种颠倒地、歪曲地反映社会现实的虚假意识形态。但是,当唯物史观成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时,这种科学的历史观也就转化为意识形态,但那是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从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当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尚处于潜伏状态时,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家还能以比较公正的态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在一些局部的重要的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科学见解,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总体上它不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制约,因而这种政治经济学又承载着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时它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但是,当它把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看作是最后的最好的形式,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规律看作永恒的自然规律时,它就蜕变成为一种彻底的虚假的意识形态,而和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对立起来,其局部的科学性也丧失殆尽。要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拯救出政治经济学,使之成为真正的彻底的科学,就必须创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这一任务是马克思自己完成的,他通过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科学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种彻底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与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承载者的政治经济学构成了真正的总体的对立。但当这种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成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承载者时,它又实现了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从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意识形态来看,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这两个基本前提出发创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是科学,它与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俘虏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是对立的。这种共产主义学说超越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狭隘眼界而成为了科学,它打破了其他形形色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潮所编织的意识形态幻想,主张通过现实的阶级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当这种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无产阶级为实现人类解放而斗争时,它又转化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通过分析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在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上的思想,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个基本结论:第一,对于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不能抽象地考察,必须首先对“意识形态”与“科学”、“同一”与“对立”赋予特定的指称。讲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对立,是具体的历史的对立,讲意识形态与科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者正是抽象地把意识形态与科学简单对立起来,从而沿着不同的理论路线来贬义化意识形态,推演出“意识形态终结”的命题。第二,意识形态与科学是两个不同质的概念,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甚至相互转化,实际上存在着意识形态科学化与科学意识形态化两个方面,某些科学可以是意识形态或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某些意识形态也可以是科学。第三,某些意识形态当它刚刚产生时也许具有科学性,包含着某些科学的见解,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有可能丧失其科学性而沦为纯粹虚假的意识形态,而某些作为科学而产生的理论与学说在其产生之时也许只是一门科学,不具备意识形态的特征,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科学理论与学说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意识形态。因此,意识形态与科学时而统一,时而分立,必须要动态地用发展的观点来考察。第四,从是否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来看,意识形态有“真实意识”与“虚假意识”之分,意识形态并不必然是“虚假意识”,科学也有“真科学”与“假科学”之分,“真实意识”与“真科学”在一定条件下是统一的,而“虚假意识”与“假科学”往往是“同路人”,“真科学”与“虚假意识”是根本对立的,“真实意识”与“假科学”也往往是不相容的。意识形态是“真实”还是“虚假”关键看它是否以先进阶级作为其承载者,是否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否能一以贯之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是“真”还是“假”关键看它是否能发现事实、尊重事实、发现规律、尊重规律。总之,在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上,只有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考察,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走出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者形而上学地贬义化意识形态的理论误区。
三、马克思主义等于意识形态吗?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一个重大的理论误区就是将马克思主义贴上意识形态的标签,甚至将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之间划等号,最后按照反社会主义与扩张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需要抛出了“意识形态终结论”。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兼有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取向。马克思主义兼具意识形态和科学学术的双重取向使马克思主义既要以服务于当下政治需要为旨归,又要在一定程度上按照学术活动的内在规律行事,这就必然导致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科学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这两种“身份”的矛盾与紧张。要消除这种矛盾与紧张,有力地批判意识形态终结论者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意识形态的错误,就必须弄清三个方面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在什么意义上是科学,在什么意义上是意识形态,在什么情况下这两者是对立的,又在什么情况下是逻辑统一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最初是在批判以往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别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过程中作为科学而产生的,是一种“非意识形态的意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一方面体现在它的客观性,即客观地阐明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从而使人文科学的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具有统一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作为科学而诞生,还由于马克思引入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不是满足于自省和玄思,不是止步于抽象的理论思辨,而是把对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本文”,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门关于人的生存实践的科学。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实践性,使之有一个有着严格规定的知识系统,包含着某些经得起时间与空间考验的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排斥一切“意话的空话”的主观动机,所以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作为科学而诞生的,是与一切虚假的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尽管他也从存在论的意义上肯定意识形态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但是他从来没有把无产阶级意识、共产主义意识称之为意识形态,也没有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意识形态。
其次,马克思主义虽然作为科学而诞生,但是它同时暗含着成为意识形态的可能性,随着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为现实实践,这种可能性就转化成了现实性。第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首先是一个存在论的概念,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是意识形态的存在物,意识形态不是认识的结果,而是认识的前提。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揭示人类生存的状况并谋求改变这种生存状况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客观上为无产阶级确立了这样一个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前提。第二,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被定格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指一种为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服务,对现有的或构想中的社会制度与统治秩序进行解释、辩护或批判、改造的思想理论体系。当某一阶级从被统治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时,代表这一阶级的思想理论体系也就成了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本是一个中性的判断,但是由于任何一种具体的意识形态都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都与现实政治相联系,因此,当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斗争的思想理论武器时,它就现实地承担起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角色与使命。阿尔都塞认为,“哲学是政治在一定领域、面对一定现实,以一定方式的继续。哲学在理论领域,或者确切说,同政治一起展现政治;反过来,哲学在政治中,同从事阶级斗争的阶级一起展现科学性。”③这个看法无疑是很有见地的。第三,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作为无产阶级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列宁根据实际斗争的需要,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对立,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与资产阶级斗争中的政治作用,这时马克思所指称的“非意识形态的意识”与列宁所指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就具有了完全一致的含义。当然,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与以往那种歪曲反映现实社会关系,否定或掩蔽现实社会矛盾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因为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是以实现阶级消灭、国家消亡为历史使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人类根本利益的体现。因此,它是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其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第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身份与“意识形态”身份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当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后,如果不与时俱进地从现实实践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营养,而是形而上学地将其钦定为封闭的正统的信仰体系,确立霸权话语地位,使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思想真实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成为仅仅是服务于阶级斗争的政治装饰品,那么,其科学性就将被阉割,最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曾受到马克思激烈批判的“虚假意识”。在这个意义上,其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就是尖锐对立的。但是,如果马克思主义始终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境界,始终能代表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良性互动,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就能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必须是真实反映现实的科学,在实践中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又必须在现实中体现其科学性,这就是克服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合法性危机的关键,也是在理论和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身份的正确定位。
注释:
①〔美〕丹尼尔•贝尔,著.张国清,译.意识形态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505.
②Jorge?Larrain,著.戴从容,译.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
③〔法〕阿尔都塞,著.顾良,译.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