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现代性资本主义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伍德不认同目前流行的历史时期的划分,认为把18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历史划分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两个主要阶段是错误的,强调资本主义的特殊性,质疑“现代性”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些学者强调文化的改变,并将其称之为后现代主义;另一些学者强调经济的转变,将其称之为晚期资本主义、多元化资本主义。这些分析的共同点都是关注新技术、新交流手段、消费主义等。后现代主义的知识分子都认为资本主义高度繁荣,强调差异和新时代的到来,对他们来说,后现代性不是一种历史时期,而是人本身固有的属性。伍德认为,文化和经济的因素产生了后现代性的概念,否认将资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两个主要阶段,认为现代性概念是错误的,而使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概念能否让我们理解资本主义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伍德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通过考察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和大卫·哈维的“后现代性”概念来论述这个问题。根据詹姆逊和哈维的理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代表了两个不同的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从来就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并没有实现从物质模式到文化模式的转变。伍德指出,对于詹姆逊而言,后现代性对应着“晚期资本主义”或新的多样性的“信息化”和“消费主义”的资本主义阶段。哈维将后现代性描述成一种从福特主义到灵活积累的转变。后现代性对应着资本主义的某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大规模的标准化的商品生产,而且劳动模式已经被灵活性所代替:新的生产模式团队概念、准时生产、多样性的商品市场、流动的劳动力、流动的资本等都因新技术而成为可能。伍德指出,这些改变主要是文化的改变。在哈维的后现代性理论中,时空压缩占据重要地位,依靠新技术,时间的加速和空间的压缩成为可能,出现了新的交流模式、生产方法和市场交易的加速、新的消费模式、新的金融管理模式,因此就出现了新的文化资源来构建“后现代主义”。伍德不同意哈维和詹姆逊等人的后现代性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当今的确有一些像哈维和詹姆逊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视“后现代性”为一种历史态势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视其为一种有历史根源和物质基础、受制于历史演变和政治力量的社会、文化形态,但这不符合历史事实。另一方面,她认为当代西方社会所谓的“最新”变化并不新,所谓的“后现代性”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的晚期形态,是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普遍化,是它的运动规律、社会关系和矛盾的进一步普遍化,商品经济、资本积累和利润最大化的逻辑渗透到更广阔的领域中。伍德指出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以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与联系。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后现代性概念进入现代性概念的范围,后现代性与现代性相联系。后现代性代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以鲜明的经济和技术特征为标志,被描述为信息时代、灵活积累、自由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等,以特定的文化模式组成。后现代性只是一种历史症候,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后现代性”的概念在本质上是对“现代性”概念的倒置。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争论虽然“剪不断”、“理还乱”,但都没有超越现代性话语的场域。“后现代性”概念从其传统意义来说与现代性概念相对,后现代性紧随现代性,而现代性显示了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同一性,现代性没有使启蒙理性同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区别开来。后现代主义关注资本主义的历史转变,强调资本主义社会和非资本主义社会的连续性,代替了启蒙工程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文化和知识模式。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在历史的发展中被遮蔽,资本主义体系被看作一种自然的生成过程。伍德在批判后马克思主义时指出,“后现代主义在它们仍然保有的对于平等或者某种形式的社会正义之承诺的范围内并没有完全摆脱渴望解放与拒绝任何道德或政治基础的支撑之间的矛盾。后现代主义不能为它自己关于解放之承诺就此问题而言,也就是它自己的政治多元主义提供一个可信的基础。”伍德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出发,认为正是后现代主义支撑西方帝国主义实施霸权,这表现在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无知,取消对资本主义的总体批判,否定启蒙运动的价值,否定结构和整体性思想,她认为,“后现代主义不再是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方式,其本身已成了一种疾病。
二、现代性与启蒙运动
伍德指出,启蒙运动与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相关,或者是因为早期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现代性,或者是因为合理化的发展产生了启蒙运动,带来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观念来源于启蒙运动的精神,是启蒙精神哺育了现代性。伍德认为,现代性来源于启蒙运动,在19世纪才得以兴起。“启蒙运动的思想改变了世界。它们的传统是西方现代性……西方自18世纪以来学术论战继承的遗产是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无论好坏,这些都是西方的现实。”启蒙运动代表了理性主义、技术中心主义、知识和生产的标准化、单线进步观以及普遍与绝对化的真理。这些特点同资本主义的发展相联系,已经成为最流行最吸引人的启蒙工程。启蒙运动诞生于独特的非资本主义社会,其许多特点根源于非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关系。非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关系不是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而是脱离封建主义束缚的一种可选择的道路。伍德认为,现代性工程的主要发源地是农村占主导的法国,具有有限和分裂的国内市场,“在这个市场中,非资本主义原则仍然在起着作用,不从劳动力中榨取剩余价值,不存在生产价值的创造,而是古老的商业行为。”这个市场崇尚贱买贵卖的原则,以外地谋利为中心,主要以奢侈品买卖为主,农业人口占据大多数,是潜在的消费市场。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包括专家、政府官员、知识分子与贵族统治者之间的斗争同资本主义从封建主义的枷锁中解放没有任何关系。资产阶级对专制国家的态度是模糊的,对专制原则的挑战仅仅是对专制原则的延伸,完成了专制的集权化工程,这些同启蒙精神相悖。启蒙运动的假设是各种类型的国家都存在于西方历史中,“西方国家”在启蒙运动中形成一个共同的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现代性”。然而,其描述的“西方现代性”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和启蒙运动的学术工程共同代表的单一文化形式的第一原则是理性主义。广大的历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已经对理性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描述。不管是启蒙运动的支持者还是批评者(或两者皆有),从马克斯·韦伯或者在他之前的黑格尔到当代反启蒙的后现代主义者,几乎都以“善恶”二元对立的方式描述现代性。在这种情况下,“启蒙运动要么被看做是人类解放的高峰,要么作为在最好情况下已无法阻止现代悲剧(启蒙辩证法)和在最坏情况下导致种族灭绝和核毁灭威胁根源的惨败。”如果现在有一个普遍的“现代性”概念,那么现代性仍然是植根于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由资本主义市场、形式民主和技术进步组成的一个复合物。后现代主义抛弃所有启蒙运动中好的东西,特别是对普遍的人类解放的追求,将资本主义的破坏性归咎于启蒙运动的价值。现在应该将属于资本主义而不属于“现代性工程”的观点同启蒙运动的方案区分开来。“这样做可能有助于去抵制反启蒙运动思想的后现代主义,也有助于反对资本主义的欢呼雀跃。”后现代主义根源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工程的回应。“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个世界根本上是碎片化的和非决定性的。否认任何完整的过程,任何所谓的‘宏大叙事’,并拒绝对世界和历史做出综合的普遍的理论解释。”后现代主义也拒绝任何普遍性的政治工程甚至是普遍性的解放工程。伍德认为启蒙运动已经死亡,但仍有价值,它要借助社会主义得以复兴。资本主义虽已经普遍化,但不妨碍启蒙精神的再生,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类的压迫,才能实现现代性与启蒙的联盟,才能真正实现理性、科学和自由的启蒙精神。
三、简评
伍德的现代性理论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始终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现代性与资本主义、后现代性、启蒙等的关系,正确指出了现代性的多重维度(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揭示了启蒙运动及其价值在西方现代性话语体系中的最终消解,以及社会批判功能的丧失。第二,在现代性走向后现代性、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过程中,凸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批判理论中的价值和地位,将历史唯物主义提升到批判资本主义,拯救思想文化、阶级、社会主义的乌托邦高度。第三,以资本逻辑为核心,揭示了现代性其实就是“资本现代性”,由于其内在逻辑的矛盾,势必导致现代性的困境及其变异。伍德的现代性理论有助于穿越现代性的迷宫,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以下重要的启示:其一,伍德正确梳理了18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历史,认为一方面不能忽视资本主义普遍化和成熟的趋势,另一方面不能将这段历史简单地划分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两个阶段,否则无法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伍德认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普遍化并不代表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而仅仅代表资本主义的某些要素如市场、技术等的全球化,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制度,但其特殊的运动法则和逻辑并没有改变,正是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才导致资本主义发生诸多变化。资本主义并不是普遍的、超历史规律下的自然结果,更不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中国可以通过吸取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其二,伍德正确分析了现代性与资本主义的同一性问题。一方面,现代性与资本主义并不具有同一性;另一方面,将现代性与资本主义混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伍德认为,之所以会将现代性与资本主义混同是因为没有弄清资本主义的起源,一般都认为资本主义是从封建枷锁中解放出来的,其实资本主义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并不具有普遍性,这种观点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和非资本主义社会的连续性,忽视了资本主义的特殊性,掩盖了资本主义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跨越了与非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鸿沟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三,伍德将现代性批判和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结合起来,指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弥漫了两种情绪:一种认为西方文明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带给人类的是灾难,并已经终结。虽然启蒙运动所开创的平等、正义、民主等价值观给人类带来进步和繁荣,但同时也使个人丧失自由、社会走向全面异化。另一种认为从启蒙运动开始的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结”,资本主义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将走向进一步的繁荣。这两种情绪都是在现代性话语遭到批判的背景下产生的,其最突出的变体就是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文化就是当今资本主义的文化,宣扬虚无主义的历史观、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霸权主义的意识形态,让人在物欲横流中丧失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和对社会的批判,沦为“快乐的机器人”。这启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宣扬社会主义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成果惠及每个人,让每个人在享受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幸福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伍德的现代性理论也存在以下失误:其一,伍德虽然认为资本主义并没有发生质变,但并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的一系列变化带来的重要影响,特别是技术的变化带来的劳资关系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反而认为是战后的知识分子(不仅包括右翼知识分子也包括左翼知识分子)发生本质变化。其二,伍德固守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观点,虽然指出现代性的资本逻辑,但并没有全面详细地论述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转变过程及其当代影响。这种转变伴随苏东剧变和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直接影响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使社会生活呈现出消费主义和碎片化的特点,而且从更隐秘的层面巩固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其三,伍德的现代性理论虽然从新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一些变化,但既没有真正揭示这种转变的脉络和特点,也没有凸显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价值。
作者:冯旺舟单位: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