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机理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大学生认同的机理与逻辑过程
要提高认同度,首先需厘清大学生“认同”的机理与逻辑过程,从中寻找规律性。
(一)认同的概念
“认同”最初是作为一个哲学术语使用的,被翻译为“同一性”,表示事物与其自身保持内在的一致性,然后相继出现在心理学与社会学中。心理学角度,根据威廉•詹姆斯和弗洛伊德的研究,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主要是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的历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后来张春兴的《心理学大辞典》进一步解释为:认同是指“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社会学角度,席尔道逊的现代社会学字典认为:“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认同是一种“集体意识”,并提出“内化”概念: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可见,心理学中的认同含义侧重于个体一种情感、态度或认识的移入过程;而社会学中的认同主要看作是将群体的价值标准等内化于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之中的社会心理过程。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内容的认同主要是价值认同。根据对认同概念的理解,价值认同的本质就是价值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变化着的社会关系,将社会现实和需要与主体心理现实和需要相结合,使自身的价值观念或价值结构获得重新定位和重新调整,使某种共同价值观成为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对大学生这个价值主体来说,就是把教材包含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道德观等经由认知、模仿、同化、内化,形成为本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
(二)认同的逻辑过程
根据上述概念,认同是一个思想与心理的演变过程,是个体的思想观念与社会或他人的观念日渐磨合、逐步接近、实现“同一性”的动态过程。美国学者凯尔曼1958年曾提出态度形成的三阶段说:
(1)依从。或是出于主体意愿模仿;或是受到群体规范压力而产生的服从行为;
(2)同化。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等新的信息,但还没有同自已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
(3)内化。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情感和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态度体系中比较稳固的一部分。这三个程序与认同的一般过程本质上相类似,认同的机理也是分层渐进的。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认同”一般可分为认知、同化(或顺化)、内化三个阶段,是在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的进程中循环往复、长期操演才能实现的。首先是“认知”,这是认同的基础,即要把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概念、观点和思想有选择地“移入大脑”,在主体意识中进行复制、再现,形成与之相关或对应的形象和观念,这阶段是一种被动的“移入”。第二是“同化”(或顺应),这是认同的主要环节,是个复杂的过程,表现在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要对教育过程中“移入”或“传达”的内容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而后进行选择接受。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图式”理论,对于择取进入认知场的思想信息,与大学生思想结构中的观念体系指向一致时,新的思想信息就会被建构到原有的思想结构中(即同化);而当新的思想信息与原有思想观念指向不一致时,需要打破原有观念体系的边界,调整思想结构,使其适应思想信息客体的性质和要求(即顺应),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同一”,往往需要通过思想交锋才能使“原有的自我”提升和达到“新的自我”。第三是“内化”,这是认同的目标或标志,指大学生将已初步接受的思想信息纳入到了自己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之内真正确立,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比较稳固的一部分,并能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外部行为,进而形成行为习惯。由认同的逻辑过程可见,要提高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认同度,首先要讲清理论,使学生有正确的认知和思想形象,但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进一步同化与内化。
二、思政理论课认同的结构要素分析
如何提高认同度涉及到认同的结构要素,认同主体、认同客体和认同介体是认同机理的主要构成,须结合教学实际,对这三方面进行解构性分析。
(一)认同主体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认同主体当然是大学生,具有内在规定性、为我性和能动性。厘清认同主体的基本特质和新变化,是提高认同度的前提。目前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是在市场经济初见成效的年代出生的,新一代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拓展了他们的交往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所以这一代大学生有他们的时代新特点,总体上积极乐观、求变向新、个性独立,自我意识与能动性较强。我国教育部社政司组织的滚动调查和其他多方面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总体是健康向上的,拥护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崇尚爱国主义精神及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价值取向现代化,自立、竞争、民主、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但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中受到不少负面影响,人的物化、异化以及伦理-道德悖论在大学生中同样存在。突出表现为:理想意识多元化,相当一部分人信仰缺失,政治取向功利化,缺乏对事物应有的判断能力;价值观过分向“自我”倾斜,“我”成为中心词,张扬个性,追求功利实用与物质享受;道德认识与行为不一致,一方面痛恨社会道德失范现象,另一方面又对自己道德上的失范行为缺乏自律甚至放任自流;流行“嬉戏人生”,尤其是对传统及现实道德存在“嬉戏性”,表现为对思政理论课的应付态度。对思政理论课的认同相当一部分停留在“认知”阶段,后面的“同化”或“顺应”环节缓慢复杂,内化更困难。所以高校思政理论课必须选择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根据他们的成长需要,因势利导,激发内驱力,增进情感同化,才能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增加认同,积极地适应与融入社会。
(二)认同客体
认同客体就是我们要传授的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科学性、整体性、引领性和针对性。增强认同客体的吸引力十分重要,因为认同的内在动力还来自于理论体系自身本质的逻辑力量。首先它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同时还应该为大学生成长所需要,即具有现实性与针对性。虽然我们的教材是集全国之力统编的,体现了先进的理论体系,但并不是无懈可击,尤其是在针对性、现实性和引领性上。针对性就是要敢于正视因社会发展变化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深入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努力以科学的知识、精神和态度回答这些问题,使理论系统性和问题针对性相结合;现实性就是要反映国内外理论界的最新动态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最新实际、热点问题,反映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和现实思考,结合理论观点讲解,使理论具有鲜活力;引领性就是要以具有统摄力又符合大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而在针对性与现实性上教材还显得远远不够,在引领性上也有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渗透。也就是说,认同客体还需不断完善。应该围绕思想政治理论各门具体课程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结合学生极为关注但说服力较弱的现实问题展开重点研究,释疑解难,增加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内容,删除陈旧的、重复的内容,使认同客体体现时代特点、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以此提升思政理论课的理论魅力,增强亲和力、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认同介体
认同介体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桥梁”,指社会共同体相互交往的过程和方式。思政理论课的认同介体主要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思政理论课教材的系统性理论内容与学生的思想认识、社会现实问题是有距离和矛盾的,这个距离与矛盾需要由教师构建一个介于理论与现实间的教学体系来解决,而不是照本宣读。也就是说,思政理论课教材内容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总体性,它必须转化成具体的易接受的观念,并通过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说理教化,“传道解惑”,才能促进学生的认同。所谓教学体系,就是由教学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的结构和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合理组合而形成的运行系统或操作样式,它一方面应充分体现教材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到课程内容的可理解性和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成为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桥梁。它包括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环境的设置、现代技术的应用、教师素养的提高等多方面内容,尤其是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教学能力如何,对认同介体的作用发挥十分重要。认同介体强大,就能促进认同主体与认同客体的相互融合,进而提升认同程度。
三、提升思政理论课认同度的致思理路
高校思政理论课认同度不够高的关键是存在主客二元对立思想指导下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使得认同主体与客体相分离。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一)明确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与理论依据
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激发大学生的内驱力,促进认同由“认知”向“同化”与“内化”转变。内驱力来自哪里?来自大学生正当需要的满足以及需要层次的提升,这就要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认同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认同主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关于认同主体、认同客体和认同介体的相关学说与理论,是认同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他们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价值认同的概念,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只是一种真理性论证,还包含了一种价值性论证,以其特有的哲学价值研究方法,即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生存状况和现实社会矛盾,探讨了价值认同问题。马克思们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又是实践性的,实践是人类所有本质特征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人的本质还是发展变化的,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这种社会性与发展可变性,才使人们可能去认同某种理论,才使大学生可能真正完成认同。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提出了人的主体性思想,还提出了认同的利益权衡,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告诉我们要重视主体的利益需要。对于认同客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关系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实关系,客体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主体认同的范围和程度;关于认同介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相互交往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又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等等。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促进价值认同具有指导意义。
(二)坚持教学方法改革的正确原则
依照上述理论,我们须确立教学改革的原则:一是突出认同的主体性建构,让学生变客体为主体。应该看到,“在今天,长期和平建设和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的环境,使那种易于从情感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已不复存在”。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的成长需要放在首位,同时抓住他们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心态和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奋斗精神,因势利导,在尊重满足主体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确立共同的理想目标,在共同理想实现过程中体现个人价值。要做到这些,必须以恰当的方法改变教学中学生习惯的客体地位,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参与中激发内驱力和主动性,改“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明确认同的客体定位,充分发挥认同客体的引领性和针对性。从根本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倾向的理论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所以须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的引领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全面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对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应用教材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科学的引导与解答,才能发挥认同客体的引领性和针对性。三是完善认同介体和教学方法,促进从认知向同化、内化的转变。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教学中的师生双向互动性,从“单向灌输”向“平等对话”转变;坚持“外推”与“内生”相结合,既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经受锻炼,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总之,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改革,把理论的系统性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促进认同进程。
(三)选择有助认同程度提升的教学方法
选择既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能力提升需求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认同程度,是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我们的思路是:导入“基于调研的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使认同主体、认同客体相互融合。“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是现代教育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改革的方法,指以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师生主动参与、双主体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我们将之引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并创新发展为“基于学生调研的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就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学生的深度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人生,促进知识的同化与内化。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列出调研题,通过组织调研把学生放入某个有意义的任务执行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再通过调研结果统计分析、调研文稿撰写、课件制作,最终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作品演示与讨论的形式来自主地完成知识的构建,在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充分而协同的发挥、发展中达到目标上的一致性和功能上的统一性。它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在自身社会化过程中正确看待社会发展、正确感悟人生,提升需要的层次;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认同的内驱力,提升学生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有助于改善课堂氛围,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还能有效的防止课堂互动前知识准备不足、互动中组织不完善或流于形式的弊端,真正体现出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相互作用的统一,教与学的统一,教学的确定性与实际问题不确定性的统一,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学生认知结构现实发展的统一。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能促进学生从认知到同化(或顺应)再到内化的转变,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具有向实践迁移的价值,进而提升认同程度与教学效果。当然,提升认同程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基于学生调研的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案例教学法、问题探讨法、情感渲染法、逻辑推理法、分析归纳法、实践体验法、情景教学法、视听共振法、学生演讲答辩法等等,因事而宜、因理而宜、因人而宜,还可以多种方法交叉共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与改革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提升认同程度,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郭维平 单位:嘉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