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思政教育中榜样激励效果差异性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思政教育中榜样激励效果差异性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思政教育中榜样激励效果差异性分析

榜样激励作用强度有差别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榜样的激励作用强烈,程度较深,可以影响到他们的认识、情感、态度、意志等各个方面并形成良好的固定的行为习惯。这部分学生能将榜样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方向,能将榜样的思想渗透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榜样的激励作用强度较弱,可能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上,不能形成强烈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更无法产生与榜样相似的行为。

榜样激励作用延续时间上有差异很多人能将榜样传达的信息作为自己终身信奉信念,将达到榜样标准作为自己长期的奋斗目标。例如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国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活雷锋”,雷锋精神影响了许多人的一生。但是还有一些人,榜样的事迹对他们也有影响,但是持续时间不长,出现了“当场感动,过后就忘”、“三分钟热度”的现象,激励作用持续时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榜样激励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1.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使榜样发挥激励作用时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世界范围内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政治观念的相互渗透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也给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现阶段大学生思想行为表现出心理困扰、态度中立、个体本位、物质领先、选择自主的特点。在行为选择中,“自己做主”的因素加大,“外部影响”的因素逐渐变小。对于同样一个事物,大学生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点等来自主决定取舍;有的人重视来自榜样的影响,有的人则可能忽视,呈现出对外界刺激作用的不同步,反应也就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2.榜样选择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激励效果榜样的特点直接决定着激励效果。首先,榜样的激励作用受认知因素的影响,如果树立的榜样具有清晰易辨的特点、突出典型的先进行为,就容易迅速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其次,榜样行为越简单、行为结果越容易得到验证和鉴定的,榜样行为就越容易得到模仿,激励效果就越明显,影响范围就越广。最后,榜样的先进思想和行为越适应受教育者自身认知水平与能力所及,就越具有效仿学习的可行性,也就越容易产生激励的作用。例如在研究生群体中评比“科技之星”,这些思想先进、科研突出的研究生就是生活在研究生群体中的一员,树立这样的榜样、宣传他们的事迹能够引起其他研究生学习的愿望。但是将“科技之星”们骄人的科研成果在本科生中宣传,也许只能带来认知上的震撼,难以激发他们对“科技之星”行为的模仿。此外,像具有创新精神的苹果首席执行官乔布斯;20年献了10身血的新时代道德模范郭明义,这些国内外榜样身上体现的闪光点符合社会进步的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较容易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共鸣。当然,如果榜样没有突出的特点,或者形象高、大、全,令人高不可攀、无法企及,就不能被大学生认同、接受,更谈不上有激励的效果了。

3.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影响着榜样的激励效果人总是根据社会与自身发展的需要,带有主观倾向和要求,带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反映客观世界,表现出鲜明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一方面,人的思想是一个自觉活动着的系统,能对榜样传递的思想道德信息加以认识、选择和接受,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判断,从而在不同程度上调节自己的思想活动,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人的思想发展具有自主性。这种自主性突出的表现为自主认知、自主选择、自主思维、自主控制以及自主完善等方面。大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意识的人,他们对榜样模范传递的信息的接受绝不是消极吸收、全盘拿来,而是一种主动地、有选择地吸收,即在感知信息的基础上自主的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筛选、接纳。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符合自己原来思想道德结构特性的内容,会予以同化和吸收,进而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强烈的影响;而对不符合自己思想道德结构特性的内容,则会在产生认知的矛盾运动后,或者吸收,或者拒绝,或者存在怀疑。可见,榜样的激励效果的差异性来源于受教育者的自主性的差异。受教育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千差万别,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个性特点,思想上的自主性的差异是客观的存在。所以,即使是同样的榜样模范典型,面对不同思想层次的教育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

4.宣传方式也会影响榜样的激励效果宣传的方法和艺术是发挥榜样激励作用的重要因素。方法得当,艺术高超,可以使得榜样传达的教育内容更好的为大学生所接受;反之,不但会事倍功半,而且还可能弄巧成拙,浪费教育资源。目前,在教育实践中,思想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榜样的树立和宣传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育效果。例如:大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或新闻媒体的强大宣传攻势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容易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在榜样学习中表现出实用主义,青睐没有教育反馈的“观赏式”的学习活动;信息资源共享度不高,出现了“榜样出在哪个学院,学习宣传就在本学院落户”的现象;即使有一些资源共享,也只是停留在几个学院之间巡回作几场报告、展示几张海报等层面,对来自社会的榜样典型更是无法深入宣传;有些生动的资料,如榜样的日记、思想汇报、工作记录、科研成果等“原汁原味”的资料被束之高阁,不能利用;榜样宣传缺乏一些有效地载体,宣传的艺术性不强,缺乏吸引力。因为宣传方面的缺憾,很多朴实无华的先进典型在改变了教育对象后,便无法充分展示,其教育激励的作用更是大打折扣。

提高榜样激励效果的思考和对策

实践证明,树立榜样激励学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针对榜样激励效果存在差异性这个现实,教育者要采取措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榜样激励的效果,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1.担负社会责任,树立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榜样在社会转型时期,要想发挥榜样的激励效果,实现榜样的教育作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自觉承担政治责任的意识;在多元文化中发挥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通过树立榜样、学习榜样的过程,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上来,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带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要实现榜样模范引领社会潮流,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与时俱进。被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榜样典型,可以包含来自校内或校外的先进典型;也可以是国内或国外的潮流人物;更应该有平凡而闪光的“草根”一族。教育者必须具有广阔的胸怀和包容的力量,允许不同类型的先进模范典型走进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们感受到榜样们实实在在存在,真真切切可信,确确实实能学。

2.以人为本,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康德把自由和自律联系在一起,他认为“自由即自律”,“自律即自由”。康德指出,凭借自由的自律,人就是道德法则的主体。因此,在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时,必须尊重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保留学生学习榜样的权利和自由,只有尊重人性,尊重自由,才能够真正的吸引青年学生对先进典型的注意力,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实现榜样激励效果的最大化。尽量避免在进行榜样宣传学习时采取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因为利用行政手段复制和推行榜样的做法,不仅无视人的权利和自由,并且消解了学习主体自觉自愿的能力,极不利于教育对象独立人格的培养,并最终阻碍了榜样激励教育作用的发挥。同时,在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时,应该且必须是建立在理性与个人自觉意识统一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这样才能将榜样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或善的意志内化为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形成自觉自愿的意识。另外,思想教育工作者还要注意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受教育者,才能充分实现榜样学习的自主性,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3.加强规划指导,不断完善榜样的培育与宣传学习模式对榜样的敬重不能最终发展成为个人崇拜,不能蜕变为盲目的模仿。因此,教育者在树立和宣传榜样时要遵从客观事实和事物的本真;受教育者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体验,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提升、超越。在选择榜样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榜样的激励教育的力量首先来自于真实。不能为追求榜样的激励效果的一致性,而盲目塑造榜样人物的完美和崇高。以“高大全”的标准树立的榜样将游离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之外,难以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得到学生们的普遍认可。被树立为榜样的模范必须经得起生活和现实的考验,经得起理性的思辨,这样的榜样也才能展现其应有的魅力,才能真正走进受教育者的心里。在宣传上要尽可能的让先进人物现身说法,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让守纪律的人讲纪律,让会学习的人讲学习,让会实践的人讲实践,这样的宣讲将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更能打动人心。另外,还要注意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创新宣传方法开展榜样宣传工作,向大学生们呈现生动的榜样的形象,为大学生开展榜样学习提供立体的平台。总之,树立榜样激励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教育者要充分挖掘大学生与生俱来的社会学习能力,科学理性对待榜样激励效果的差异性,利用榜样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塑造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统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

作者:谢云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