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研究现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成功完成这项工作的有效方法。其中“人”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是工作的主要形式,“关怀”是工作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通过“文”来“关怀”教育中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不懈地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人的发展是人的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发展,在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向现实的转化,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感受到了自己无限创造的能动性,唤起了人们情感和认识相统一的审美愉快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哲学的宗旨则是追求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它代表了一种新的人类精神,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蕴,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人的个性的发展,二是社会关系的发展,三是人的本质的发展。用这些观点来考察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难发现,我们的工作重视集体能力而轻视个体能力;重视政治力、思想力而轻视知识力、情感力;重视现实力、调控力而轻视开发潜力[4]。这些不足的存在对我国的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思政工作者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对“人”的理解和尊重,逐步完善内容体系,纠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错位,重视大学生的自我需要,注重个性教育和过程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凸显它的个性价值,要具有人性化色彩,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引入现代的教学手段,活跃晦涩的政治课堂,讨论学生当前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开通微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课下互动,帮助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要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进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以和谐心理教育为基点,开展心理健康,生命科学教育;已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当今大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他们心理较为脆弱,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采用适当方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建立流畅的沟通机制,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一味“灌输”的方法,在进行显性教育的同时注重隐性教育,由单一的灌输走向双向交流,由传统的批评体罚式教育转向关怀激励法教育。尊重和理解学生,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个性才能,尽量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人文关怀为思政工作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提高提供了重要途径,也为思政工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创设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和良好的人际环境。高校的思政工作必须重视人文关怀,要认识到其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做到上述要求,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提升受教者的精神品味
现实的人有多种需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弄清楚受教育者的需求。人的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并不排斥人的物质需求。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是精神需要满足的重要保障。这两者并不矛盾,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也会追求精神的满足,精神世界的发展与丰富也会对物质的追求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马斯洛将人们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人的基本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其他需求产生和满足的基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的基本需求得到了不断满足,需要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转变日益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这一现实的变化,要关注人们对物质追求同时,也要重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通过教育激发人追求高层次精神,摆脱低级趣味,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加强受教育者的能动意识
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其对于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自我全面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一个主体意识越强的人,就越具有价值选择的能力。他能通过自己对人性、人的尊严、人的道德义务、人的价值和人的幸福深刻理解来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而这些正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依据。其二,获得主体意识的人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能通过对自身实践生活的反省,达到对主客观世界的深刻把握和准确理解,在此基础上确认自己的崇高人生追求。只有具备了这种追求的人,才会始终具有一种不断要求超越自身和超越现实的强烈愿望。其三,一个人的主体意识愈清醒,对自身的认识愈深刻,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就愈自觉,也就愈能体现出主体崇高的人格境界。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人,能自觉主宰自己的行为,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注重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地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自觉地将外在的规范内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应该是向受教育者灌输一些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或将一些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强加给教育对象。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与塑造人的独立人格是紧密相联的。强调独立人格的塑造,目的是要使人能够真正获得高度的主体自觉,获得独立人格的确立,焕发出人生的创造激情,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的人生精神与勇气。因此,从实践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对于塑造独立人格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建构受教育者的精神家园
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使命。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看,人重要的精神世界包括人生的精神信仰与精神归宿。一个缺乏理想、信念和信仰的人,常常只能受本能驱使,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一个心中有理想、有信仰,精神家园完整的人,则会感到充实有力,心有所依,面对人生的任何境遇都能保持一种健康的状态,并能真正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和解放。从人的精神内核来看,建构精神家园的具体表现就是建构人生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从而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所谓终极关怀,就是人类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追求无限,并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目标,同时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是人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人们渴望重建精神家园,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对终极关怀的需要。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人们在面临社会变革的一系列挑战的情况下,对于精神家园建构和完善的要求显得尤为迫切。
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视角来看,终极关怀有几层含义:首先,终极关怀实质上是人的一种信仰、信念,是直接指向人的精神世界的希望之光,更是人的生活实践的前导。其次,终极关怀是对人的生命的终极依托,是对人生价值和最高意义的探索和寻求。它不仅为人的全部活动提供深层的合理性基础,更在于为人性的高贵性及其不断发展性提供了一种解释。人作为一种有意识、有思想的物质性存在,终极关怀是他的内在的需要。再次,终极关怀是指向未来的,不是对当下现实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力求改变现实的一种“超前反映”。终极关怀所张扬的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生意义的追求,是人的终极理想,通过多样的方式蕴含着对未来的寄托、憧憬,为人的生命潜能的开发和生命力量的发挥而启蒙和指出路径。思政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通过人文关怀的培养,思政教育将会具有更加丰富的形式,也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对人性认识的不足,我国的思政教育工作常常忽略人文关怀的存在,没有充分意识到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刻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积极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最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为伟大祖国培养一批又一批斗志昂扬的建设者。
作者:王豪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