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现状浅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政治课程已经转变为开放性的课程,它所面对的不止是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体系,还包括学生鲜活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生活背景和多样化的生活情景。因而,联系生活,回归生活世界是高中政治课程的发展方向。高中政治新教材在内容上增设了一个“亮点”——单元综合探究。“单元综合探究”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一个内容,其设置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它与本单元既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着紧密、必然的联系性,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升华与深化,能够为学生提供范围更广的讨论话题,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学习。教材上的这种变化,对我们一线的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上好综合探究课?综合探究课从无到有的过程,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文以宣化一中高一高二年级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以高一年级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问卷150份,其中146份为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为91%。在综合探究课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以学生为主,增强学生对政治的真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应该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却大相径庭。例如:当被问及“是否喜欢‘综合探究课’”时,146份调查问卷中,有48%的人选择了“不喜欢”,25%的人选择了“不了解”,选择了“喜欢”的人为25%,例如:当被问及“您认为‘综合探究课’的实施对您的工作有没有造成负担”时,70%的老师选择了“一般”,选择“很大”和“没有”的分别为14%和16%。例如当被问及“您认为‘综合探究课’对本学科教学的影响如何”时,56%的老师认为“影响不大”,44%的老师认为能“促进本学科教学”。当被问及“通过指导‘综合探究课’对您的专业成长是否有帮助”时,69%的老师选择了“有所帮助”,6%的老师选择了“帮助很大”,25%的老师选择了“没什么帮助”。可见,多数教师对“综合探究课”的功能价值是认同的,但也有相当比例的老师对“综合探究课”的实施保留自己的看法。从调查情况来看,每个模块4个“综合探究课”全部落实的教师占调查总数的8%,落实3个、2个、1个的分别为15%、38%、19%,还有20%的教师完全未排入教学计划中。可见,近一半的老师对“综合探究课”还没有充分地重视起来。在具体实施的空间上,我们的问卷有一问:您开展综合探究活动的地点一般在哪儿?统计结果显示,多数老师的选择比较单一,95%的老师会选择“在教室里”,5%的老师选择了“在校园里或校外”。由此可见,我校政治综合探究课确实存在一些列的问题急需解决。
1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常态化对策
(1)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认知程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的很多教师在新课改6年的时间中都没有认识到新课改的核心是什么,按照自己的一贯风格、思想、一成不变、信心十足。传统思想政治课堂强调知识本位,强调“灌输”教学和“接受”学习,教师照本宣科一灌倒底,学生昏昏欲睡神游四方,课堂忽视学生主体,缺少欢乐,缺少思想交锋,课堂乏味、沉闷、枯燥。很多教师认为我把知识给学生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新课改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活起来”,这种理念是对传统教学的冲击和创新,符合国家高中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们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可以发现端倪,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区都出现了综合探究题,我们的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上好每一节综合探究课,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有效整合资源,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模式。一节好的综合探究课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通过研究与实践,大致归纳了四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校外和校内资源。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每位课题组成员都对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有了新的认识,教师都精心设计了活动方案,形成了优秀的活动案例。其中,刘妍老师作为班主任还进行了一个创新,就是把政治综合探究课与主题班会课结合起来,在高二20班开展了“模拟联合国”主题班会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学生通过上政治综合探究课,首先在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渐渐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在考试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学生通过政治综合研究课,拓展了自己的课外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综合探究课已经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它可以与主题班会课、综合实践课相结合,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下面,以一节课为例进行分析:本单元的综合探究是依据课程标准——思想政治3第二部分“提示与建议”中的“学习型社会的特点”而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感悟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了解学习型社会的特点,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懂得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认识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教材内容及分析]①本综合探究设计的相关理论依据(1)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和作用(2)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和作用(3)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4)文化具有多样性(5)文化具有继承性(6)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②探究重点(1)从众多的职业、获得知识的方式等角度,感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理解文化传承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2)从人们接受教育方式、场所等方面的变化中,感悟学习型社会的特点。(3)从课堂的延伸、学习者范围的扩大、学习方式的变化中,感受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4)在“课外活动设计”中,学生围绕我与学习型社会收集整理材料,为课堂交流或主题班会作好准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较多践行、体验的机会。③阅读材料解析“学习成就事业,知识创造未来”这一部分提供了“职业新变化”、“知识是什么”两则资料及两幅图片。第一则材料和图片介绍了职业的拓展和新变化,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对社会进步、个人发展以及丰富人们的生活有重要作用。第二则材料和图片告诉我们,知识不只是贮藏在头脑中的死知识,而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一部分提供了三则资料及多幅图片。第一组资料及一组图片告诉我们,人们接受教育的途径已远远超出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范围,逐步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第二组资料“活到老,学到老”和图片强调人需要终身学习。第三组材料和图片主要说明网络拓展了人们学习的空间,扩大了学习的交互性。④思考题提示问题1:古训“学海无涯”和“学无止境”在今天有什么新的意义?要点提示:第一,新知识不断出现,需要人们不断学习,第二,知识创新在不断进行,知识创新也是没有止境的,第三,知识在不断扩展,需要人们不断提高学习和运用能力。问题2:对于文化的传承来说,相对于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学习型社会教育的功能有什么拓展吗?要点提示:第一,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第二,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人类知识总量激增,必须改变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文化传承方式,促进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有机整合。第三,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总之,建立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3:根据上述材料,我们能否归纳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要点提示:从三则材料可以归纳出教材上的三个特点。问题4:综合上述思考,让我们共同着眼于文化传播、继承、交融、创新,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有什么意义。要点提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求从文化的传播、继承、交融、创新等不同的角度探讨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全部内容进行一次重新整理和综合概括。[探究过程和探究策略]本单元综合探究可分三个阶段完成。
1第一阶段。课前收集与整理
1.1全部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分成若干小组,组员多少自定,组长自定。
1.2提出探究主题(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怎样的作用?(2)为什么要建立学习型社会?(3)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什么?(4)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条件有哪些?(5)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的何在?(6)怎样做到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7)学习型社会有哪些特点?
1.3分工合作,各小组围绕主题通过书籍报刊剪辑、图书资料查询、电脑网上下载以及做一些社会调查等方式,搜集课本内外与建设学习型社会有关的信息资料。这一过程由小组长安排。
1.4按问题对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筛选,通过归类整理,形成可交流的材料(文本式、图片说明式或多媒体展示件),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能系统阐述所要表达的观点。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体验研究性学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心。
2第二阶段。课堂展示与交流
2.1各小组在上课前找好座位,同组的组员坐在一起,为讨论创设有利的环境。
2.2播放有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视频资料,全班统一观看。
2.3结合录像内容,各小组代表或组长上台展示和汇报本组探究成果,小组其他成员可以作补充。
2.4对小组阐述不清的问题或存在歧义的问题进行共同讨论探究,全班学生可自由发言。
2.5总结性陈词。这一阶段很容易出现这样一些情况,例如:学生的发言讨论的拓展偏离了教学目标,如果学生对此话题很感兴趣,积极发言,就可能出现时间不够的问题;反之,则可能会出现“冷场”情况,导致时间过多等等。教师对以上情况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对教学过程和内容进行相应调整。整个交流过程采取赏识性教学,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帮助他们扫除心理障碍,打开话匣,勇于表现自己。
3第三阶段。课后感悟与收获
3.1让学生以“走向学习型社会”为题,将在收集与整理、展示与交流两个环节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以心得体会的形式写一篇小论文。
3.2办一期专栏或黑板报,将优秀小论文作集中展示与交流。进行理论总结,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科学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增强学生的自信。
3.3多元评价。课堂成果评价是综合探究课的重要环节。一节综合探究课无论采取什么样子的模式,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一直传统采用的是量化评价,即分数定终身。综合探究课应采取多元评价,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这样的评价方式能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践,我编撰了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优秀案例,打造出高中政治综合探究标杆课,设计课程标准,可与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具体操作和应用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刘妍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