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铁道安全文化建构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铁道安全文化建构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铁道安全文化建构探究

本文作者:龚茜作者单位:济南铁路局党(干)校经管教研室

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在我国起步时间不长,总体上看,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一)铁路企业职工对安全文化的认知度普遍不高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加强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共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要达到这一目的,全体职工对安全文化的认知程度是一个重要前提。而以济南铁路局为例来看,目前铁路企业职工对安全文化的认知度普遍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上。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铁路安全文化的内容、功能和本质特征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对于多数普通职工而言,安全文化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即便是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准确回答铁路安全文化主要内容、功能和本质特征的也为数不多。二是对铁路安全文化的作用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很多人并没有把安全文化当成一种新的、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看不到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行为准则所产生的巨大内在力量,而是将其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文化知识等同起来。三是对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异同存在模糊认识。许多管理者不清楚两者既有相同的功能,又通过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认为既然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安全,只要安全不出问题也就意味着安全文化建设得到了加强。因此,往往采用相对简单的刚性制度约束取代柔性的安全文化建设,或者是将管理力度的加大作为提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主要手段。

(二)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关系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科学和完善的体制机制做保障,将很难有效地开展。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无论在管理体制还是在运行机制上,都尚未真正达到科学和完善的标准。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究竟在整个铁路管理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应当具有哪些必备的权限,如何界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及企业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各级组织和行政管理者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义务与责任等等,多数铁路局或者还没有以企业法规、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或者是有了相应的制度但不成熟、不完善。在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机构设置上,目前所有铁路企业均未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一般都将这项工作放在党委宣传部门,而由于铁路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党群工作机构和人员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精简,特别是在基层生产站段,宣传工作本身就面临着人员少、任务重、头绪多的困难,依靠现有的机构人员,很难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系统地开展起来。如何建立起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逐级落实,措施得力的管理机制、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考核评价机制、层层把关,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的协调机制等等,各铁路企业大都还没有统一、规范、具体和严格的做法与要求。

(三)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更多的体现在表层氛围的营造上

强化安全教育,形成浓厚的安全氛围,只是安全文化建设的表层内容之一,并非安全文化的全部内容,更不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铁路企业的基层站段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安全文化环境的营造方面,把安全文化看成是安全+文化或者是文化+安全,简单地认为只要将安全同文化融合在一起,以物态的文化形式表现安全的内容就是安全文化建设。因而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时,更加关注的是怎样营造出一个轰轰烈烈的氛围,更多投入的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张贴令人震撼的标语口号、摆放精心设计的各色展板。对从思想意识方面提高干部职工安全素质理解不深,在工作中缺乏深入全面的思考和扎实有效的措施,使得安全文化建设停留在表层阶段,各个层次和环节之间没有能够紧密衔接起来,影响了铁路安全文化功能作用的发挥。

(四)企业职工整体素质不适应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需要

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而职工的综合素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当前铁路企业职工整体素质还有很多不适应安全文化建设要求的地方。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业务素质都存在不适应。安全理念和安全行为规范就无法落到实处,安全文化的作用也只能成为空谈。(五)对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规模宏大,任务繁重,需要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作保障。根据目前情况看,铁路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在资金投入、人力投入、时间精力投入方面都有不足,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诸多具体措施也就很难落到实处。

加强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环境的对策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铁路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是安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为铁路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继续加强安全观念文化的建设,培育“安全至上”的共同价值观

铁路和安全相伴而行,铁路安全关乎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危。培育“安全至上”的企业价值观,就是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立身之本,强基之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培育“安全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安全第一”是一个相对、辩证的概念,它是在人类活动的方式上(或生产技术的层次上)相对于其它方式或手段而言,并在与之发生矛盾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安全优先。安全既是企业的目标,又是各项工作(技术、效益、生产等)的基础。建立起辩证的安全第一哲学观,就能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能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二是培育重视生命的情感观。安全维系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是人生之本”,反之,事故对人类安全的毁灭,则意味着生存、康乐、幸福、美好的毁灭。由此,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强化“善待生命,珍惜健康”的“人之常情”之理,是我们社会每一个人应以建立的情感观。不同的人应有不同层次的情感体现,员工或一般公民的安全情感主要是“爱人、爱己”、“有德、无违”。而对于管理者和组织领导,则应表现出:用“热情”的宣传教育激励教育职工;用“衷情”的服务支持安全技术人员;用“深情”的关怀保护和温暖职工;用“柔情”的举措规范职工安全行为;用“绝情”的管理严爱职工;用“无情”的事故启发人人。以人为本,尊重与爱护职工是企业法人代表或雇主应有的情感观。三是培育安全效益的经济观。实现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不仅是企业的工作责任和任务,而且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企业效益实现的基本备件。“安全就是效益”、安全不仅能“减损”而且能“增值”,这是企业法人代表应建立的“安全经济观”。安全的投入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间接的回报,而且能产生直接的效益。安全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安全的经济规律有:事故损失占GNP2.5%;发达国家的安全投资占GNP3.3%,我国现阶段占1.2%;事故直接损失系数可达1:4-1:>100;合理条件下的安全投入产出比是1:6;安全生产的贡献率达1.5-6%;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关系是1与5的关系;安全效益金字塔表明:系统设计考虑了1分安全性可带来系统制造时的10分安全性,而实现系统运行和使用时的1000分安全性。四是培育预防为主的科学观。要高效、高质量地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走预防为主之路,必须采用超前管理、预期型管理的方法,这是生产实践证实的科学真理。现代工业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这种客观实际给预防事故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所以说,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因此,人类应该通过各种合理的对策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把工业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限度。采用现代的安全管理技术,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管理的对象为管理的动力;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动态主动管理,实现本质安全化。这是我们应建立的安全生产科学观。根据安全系统科学的原理,预防为主是实现系统(工业生产)本质安全化的必由之路。五是培育人、机、环、管的系统观。保障安全生产要通过有效的事故预防来实现。在事故预防过程中,涉及两个系统对象,一是事故系统,其要素是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机———机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环境———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人的行为和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管理─管理的欠缺。二是安全系统,其要素是:人———人的安全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物———设备与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使用安全性);能量———生产过程能的安全作用(能的有效控制);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是安全的基础保障。认识事故系统要素,对指导我们从打破事故系统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意义,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劫、滞后的,而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具有理性的意义,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二)丰富管理文化,制定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重要的内容之一。所谓管理文化就是法制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称。管理文化丰富了安全文化的内涵,安全文化水平的提高,与安全管理文化齐头并进。首先,在安全管理理念上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事故管理转变到隐患管理。过去我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显然仅仅围绕事故本身作文章,安全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强化了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能高效。二是由事故后管理转变到超前和预防型管理。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环诸因素,管理不仅是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协调。三是由从建立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的管理,转变到现代的科学管理。四是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转变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技巧与方法。其次,要建立健全各种安全制度。主要包括安全检查制度、责任制、工艺及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报告制度、现场管理制度、用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机构工作制度、事故处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

(三)开展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营造实践安全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文化,以规范管理为基础的行为文化,以人为本的环境文化的氛围,不断丰富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别是通过系统化、模式化、规范化的方式来总结归纳安全生产活动,对于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改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具有现实的意义。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方式、方法包括如下:事故防范活动、安全技能演习、安全宣传活动、安全教育活动、安全管理活动、安全科技建设活动、安全检查活动、安全报告活动、安全审评活动等。安全活动方式通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目的、活动对象、组织部门、关键点等项目系统地表达。在实际组织时,每种活动方式可采用定期组织操作或非定期组织操作的方式进行,如定期组织操作,就可能成为:安全宣传月;安全教育月;安全管理(法制)月;安全活动月;安全科技月;安全检查月;安全总结月等。

(四)抓执行,注重引导职工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

不良习惯的产生有三个根源,一是源于“自然”养成,二是源于环境影响,三是源于管理不严。为此,管理者要做到从安全管理、自我培养和安全教育上引导员工良好习惯养成。一要强化安全管理。作为管理者要学会把握原则、方向、框架,制定游戏规则让职工有章可循,促进职工把安全观念转化为安全行动,且升华为自觉、稳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进而有效地促进安全生产进入“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状态。二要强化自我培养。广大职工既要努力学习文化、科普知识,在工作之外多些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增加对高品位生活的认知和良好习惯养成的动力,又要钻研规章制度及业务知识,不折不扣地执行规章制度,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三要强化安全教育。一是进行规范教育,对各种规章制度、必须遵守的规定、相关的要求等要达到人人应知应会,着力从安全预想、安全责任、安全管理、作业方法和质量等环节抓规范落实;二是进行案例教育,最好的学习是从痛苦的经历中领悟,要让以往的痛苦经历变成大家共同的宝贵财富,消除随时可能出现的“健忘”症状;三是进行细节教育,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应当放在对安全细节和安全生产习惯的培养上,放在良好的安全纪律的养成上,要把一个个看似简单而实际非常重要的环节抓好,把安全教育的基础打牢;四是进行业务知识教育,要通过安全技术、安全知识、标准化应用、IS09000、OSHMS等管理模式的推广,以文化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促使职工筑牢安全第一的思想防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确保安全文化的持久力。在强调安全刚性管理的同时,企业管理者要意识到,安全管理更要重视柔性管理的引导作用和催化作用,并逐步向柔性管理转变。要做好群众工作,“一切为了职工”,关心和改进职工的生活福利,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解决职工安全生产的后顾之忧,使职工真正感到企业这个大“家”的温暖,进而增强职工爱企业、爱岗位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