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口语传播下民办高校播音主持教改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然而掀开光鲜的表面,教学手段单一、教育流于表面、学生思维固化等问题也逐渐显露。为适应社会需求,本文从口语传播视角探索民办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模式改革问题。在宏观层面,明确口语传播在播音与主持教育体系中的目标指向;在中观层面,适当调整培养体系,将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微观层面,适当增加口语传播课程,为学生奠定坚实的职业基础,旨在增强民办高校在同类高校中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口语传播;民办高校;播音主持;教学改革
口语传播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受众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口语传播获取信息,这要求播音员与主持人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然而现有的播音与主持教育体系侧重于基础语音教育,未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转换力、语言创造力,学生只能在固有的模式下进行语言表达,致使其脱离校园环境后,较难根据工作岗位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因此,在口语传播视角下,探索我国民办高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改革势在必行。
一、口语传播的溯源
“口语传播”一词由speechcommunication翻译而来。语言学家索绪尔将其翻译为“言语传播”;留美学者林灿初、鲁曙明等则将其翻译成“沟通交际”;我国学者将“口语传播”认定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人类运用语言手段组织信息、发送信息并反馈信息的互动行为[1]。口语传播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自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以说服为最终理念的语言艺术。到了20世纪初,口语传播成了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新兴的一门学科。西方大部分综合性大学逐渐成立独立的传播学院,教授口语传播学相关课程,其研究重点为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交流互动,以及人类交流互动的信息组织、反馈效果等。西方在口语传播方面的研究历史悠久、成果颇丰,在中国同时期,相同层面的教学专著和研究成果比较鲜见,但从已有研究中我们可窥见一斑。最先将口语传播列为学科进行专业研究的是厦门大学,其堪称我国口语传播研究的领军院校,但厦门大学的口语传播研究仅针对研究生开展,没有普及至本科教育阶段。2018年5月,暨南大学为了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顺应潮流,对该校播音专业进行重构、改造升级,成立全新的口语传播系,培养全方位的口语人才。在诸多改革的高校中,实践效果最好的莫过于中国传媒大学。该校立足市场,将口语传播系引入校园,把原本重视新闻播音的单一培养体系,转变为向全社会提供口语传播工作者的复合培养体系。在此体系下,中国传媒大学培养出了许多知名度高的职业播音员、主持人等,该校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好地与市场融合。
二、我国播音与主持教育的现状
口语传播成为西方国家研究热点的同时,播音与主持教育在我国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即使像欧美一些传媒产业高度发达、学科研究高度细化的国家和地区,也没有过将播音主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情况。部分学者认为播音主持是口语传播规范化、职业化的运用,所以播音主持应为口语传播的一个分支学科[2]。但资料显示,我国在1998年、2012年和2020年先后的3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都未将口语传播列为单独的专业或学科,只是将其置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门类之下,部分院校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开设口语传播课程。究其原因,大多数院校认为播音主持是通过语言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职业,是以口语传播为工具的人类活动。在口语人才持续短缺的今天,专业目录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逐渐凸显出口语传播研究的缺失。
(一)课程设置基础单一
纵观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院校关注学生在语音规范、语言技巧等微观方面的训练,如普通话语音基础、播音创作基础等,较少从口语传播学的视野对主持人进行观照。然而,若想培养学生的语言传播和人际沟通能力,课程设置更需要从口语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部分高校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开设即兴口语课程,以锻炼学生的即兴表达能力。该课程通过模式化训练,使学生们学习“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虽然模式化训练可以弥补学生们对“灵光一闪”的依赖,可以使学生们在面对即兴的口语表达时能有备而来,有话可说。但从另一方面看,模式化训练也会削弱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与学习的持续性,降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二)专业教材短缺严重
我国播音主持艺术教育在口语传播方面缺失,除了上述主观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专业性教材的短缺,即使是被学界业界认定为领军院校的中国传媒大学,授课教材也仅为校内教师编纂的资料和讲义,暂未公开对外出版。目前市面在售的有“口语传播”字样的教科书主要有庚钟银编著的《口语传播范例与作品分析》,该书通过诸多实例分析口语传播的社会意义;来自台湾的李佩雯和秦俐俐共同编著的《口语传播》,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口语传播的历史与理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鲁景超根据校台合作获得的启示撰写的《电视口语传播理论和实践》;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於春编著的《主持人即兴口语传播》,从表达与理解、即兴修辞等方面建构主持人即兴口语传播理论框架。这些著作侧重于从理论角度对口语传播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与概念的厘清,对学生的口语传播实践指导意义略弱,且各高校可选择范围太过狭窄,资料不够全面,难以实现对学生系统的教育。
(三)人才培养脱离市场
身为媒介重要组成部分的播音员、主持人,其职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受众对节目的观感。因此,播音专业课程的开设更聚焦于直观外在的体现,通过普通话语音的矫正、副语言的训练等让该专业学生具备“主持感”,而一旦离开纸质稿件,其便陷入“失语”状态。另外,我国播音与主持教育事业的火热也与市场需求密不可分。目前,社会分工细化,各行业对口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反观我国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只能暂时满足媒体行业的需求,无法满足市场上其他行业对口语人才的需求,如礼仪、公关、销售、教育、导游、外交等行业。
三、口语传播视角下民办高校播音主持教育的革新
口语传播进入勃兴时代,社会及市场对播音主持教育产出的专业化人才需求旺盛,教育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需要革新。
(一)明确课程目标指向
在宏观层面,全国各高校需将口语传播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体系的重点学科研究方向。张政法从深层、中层、表层三重维度对口语传播进行分析,认为从深层看,口语传播应回归语言的思维、交际、审美三大功能,这是口语传播教育的根本依据;从中层看,口语传播教育的目标指向应该为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表层看,应正确认识语言样态的特点和价值,分析其不同并将其作为口语传播教育的手段与切口[3]。只有把握口语传播的三重维度后,才能明确口语传播教育的核心。
(二)调整人才培养体系
从中观层面看,应依据我国现阶段播音主持艺术教学的情况调整培养体系。民办高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时常呈现出课程理论支撑薄弱、实践机会缺乏、教学效果检验不明确等缺点,导致毕业生出现职业生命周期较短、后劲不足等情况。大量模式化训练只能锻炼学生在固定板块的口语表达,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与自我修正能力。播音主持绝非简单的稿件阅读,它是一项需眼耳口脑综合运用的复杂工作。播音前,学生需发挥信息整合能力;播音中,学生需发挥稿件处理能力;播音后,学生需进行反馈的搜集与纠正。这均要求播音员与主持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厚的社会积淀。高校可积极进行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用实践加深理论认识。
(三)增设课程顺应需要
从微观层面看,建议增设或调整课程以顺应社会需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区别在于,民办高校更容易与社会接轨,这要求学校与社会形成有机互动。例如,以市场为导向增设口语传播概论作为专业基础课,使学生在播音学习的过程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重视学生语言思维、听知能力、语用能力的应用。同时,应辅以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新闻伦理与法规等先修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逻辑体系与行业认知。就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来看,不仅有进入传统媒体行业的,更有绝大部分走进了教育行业、新媒体行业,从事中小学教师、网络主播等职业。民办院校可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增加教育心理学、广播电视行业分析、文稿写作、主持方法与技巧、新媒体运营等课程,辅助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编辑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全媒体运营师网络视听主播从业资格证等,将教育成果进一步落地,将高校播音主持教育探索改革落到实处。
四、结语
主持人、播音员言语形态的规范性在社会中具有引领作用。从口语传播的角度,对我国民办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在现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口语传播学科的建构既能繁荣传播学相关分支学科,也能满足时代和社会的迫切需求。在立足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口语传播的课程设置或许可以向前更进一步,发展为通识教育课程,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均能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李亚铭,王群.口语传播学:一个亟待建构的新学科[J].编辑之友,2014(07):65-69.
[2]孙雪薇.口语传播视野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2):220-221.
[3]张政法.正本清源:口语传播教育的三重维度[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9):153-155.
作者:郑巧 单位:武汉晴川学院